2024年初一上冊語文月考試卷及答案
月考考試是檢測教師教學成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基本方式。那么初一上冊語文月考試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初一上冊語文月考試卷,僅供參考。
初一上冊語文月考試卷
一、語文知識及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寒顫(zhàn) 抹淚(mǒ) 嫩芽(nèn) 粼粼(líng)
B.并蒂(bìng) 慈憐(cí) 徘徊(huái) 瑞(ruì)
C.欹斜(qī) 絮叨(xù) 逮著玩(dài) 拆散(chāi)
D.霎時(shà) 憔悴(cuì) 癱瘓(huǎn) 匿笑(nì)
2.下列詞語中有4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禱告 委曲 瑟縮 蔭蔽 分歧
驚呀 爛漫 決別 信服 翻來復去
錯別字
改 正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忍受,艱苦支持。)
B.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 伴隨,陪同。)
C.我們倆形影不離,語文老師管我倆叫“合二而一”。(形容彼此關系親密,經常在一起。)
D.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比喻不愉快不順利的事情。)
4.下列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隨著經濟的發展,路子會越走越寬,人們各得其所,這是毫無疑義的。
B.今天下午足球開賽了,小張都沒收到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C.有資料顯示,北京市父母自作主張給孩子用藥造成嚴重后果的患兒與日俱增。
D.區區一條生命,在他們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馬糞一般,是滿不在乎的!
5.根據語境,仿照畫線句,仿寫一個句子,要求語意連貫,句式相同。(2分)
牽掛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有了媽媽的牽掛,樸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滿了溫馨的記憶; 。
6.綜合。(5分)
剛剛跨進中學的大門,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校園,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教室,新的課桌,新的目標,也結識了新的朋友等等,你一定有許多新的感受,請完成下列任務。
(1)校園美景駐心中。踏進新的校園,優美舒適的校園風光映入眼簾,請把你感覺最美的一處用一句話描述出來,用上一種修辭手法,30字以內。(1分)
(2)推銷自我。進入中學的第一堂課,班主任讓大家互相認識,主要是讓同學們作自我介紹,并美其名曰“推銷自我”。你躍躍欲試,急切地想把自己的優點展示出來,希望贏得同學的好感,結識更多的朋友。請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80字以內。(2分)
(3)競選科代表。班會課上,老師讓同學們自薦和競爭各學科科代表,你很想當某學科(任選一科)科代表,但你這個學科的成績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說才既得體而又能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持呢?(40字左右)(2分)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15分)
(一)古詩文積累(5分)
7.默寫填空。
(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2)綠樹村邊合, 。(孟浩然《過故人莊》)
(3) ,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4)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用“ , ”的詩句表達自己想把思念托付明月帶給遠方朋友的情感。
(二)閱讀下面文段,完成8~11題。(10分)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8.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1)陳太丘與友期( ) (2)相委而去( )
(3)去后乃至( ) (4)元方入門不顧( )
9.翻譯句子。(2分)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0.“下車引之”與“入門不顧”各自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活動?(2分)
11.用文中詞句填空。(4分)
全文批判的核心是 和 ,作者強調了 和 對于修身為人的重要性。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2~15題。(16分)
雙腿癱瘓以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窗外天上北歸的雁群,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母親這時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啦唰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時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開得正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2.文中一、三兩段反復寫母親要推“我”去看北海的菊花,母親為什么要這么做?(3分)
13.文中對母親形象的刻畫頗具匠心,請細心品析。(4分)
(1)請分析第三段畫線句中“我”的回答為何讓母親喜出望外?
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2)文中寫到“我”坐在窗前看落葉,“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你怎樣理解母親擋住落葉的行為?
14.文中母親說的“好好兒活”和“我”說的“好好兒活”各有什么含義?在結構上又有什么作用?(5分)
15.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作者從“看花”中獲得了哪些人生感悟。(4分)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6~20題。(14分)
開在記憶深處的花
記憶,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們所經歷的絕大多數人和事,都被淹沒了、遺忘了,而能讓我們記住的,只有那些開在記憶深處的花。
小學時,我在加拿大生活學習過兩年,經歷過很多新鮮事,見過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買魚的經歷,令我至今難忘。
那是一個星期日,媽媽帶我去一家新開張的寵物店買魚。水族箱里養著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魚讓人眼花繚亂。左挑右選,我看中了一種非常漂亮但價格不菲的魚,一條就需要20加元。
工作人員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樣:一頭很短的黃發,一雙淺藍色的眼睛,一個尖尖的鼻子,一張總往上翹的嘴,這張臉充滿了友善。
我指著那條漂亮的魚說:“麻煩你給我撈一條。”
讓我意外的是,他問了一個似乎無關緊要的問題:“你養魚的缸大嗎?”
我疑惑地說:“不大,比較小。”我一邊比劃魚缸的大小,一邊說。“抱歉,我不能把這條魚賣給你,你的魚缸太小,會把魚養死的,我幫你另外選一種吧。”他笑著說。
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按我們中國人的思維,賣東西的主要是把東西推銷出去,才不會管其他的。在國內,經常會遇到一些賣魚人,為了牟利,專門推銷那些價格昂貴卻難養活的魚。
我滿臉疑惑,媽媽認為,可能是這種魚不好養,魚缸小容易死,怕我們找上門來,他才不愿意賣給我們。
于是我說:“您放心,如果養死了,我們不怨你。”
“這種魚本來能活40多年,現在它還是一個嬰兒,但它對生活空間要求比較高,如果魚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難道你忍心看一條本來能活40多歲的魚,在嬰兒期就死掉嗎?”
沒有唯利是圖,也沒有高深的理論,有的只是再普通不過的道理:對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話深深震撼了,我覺得自己無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議下,我選了很好養卻最便宜的一種魚:斗魚。一種幾乎可以在一個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魚,價錢僅需3加元。
從此以后,我對自己所養的一切動物有了另外一份關懷:尊重每一個生命,而不僅僅是讓它們吃飽喝足。
開在這記憶深處的花,歷久彌新,永遠艷麗、清晰,吸引著我,指引著我。
(選自《讀者》2012年第18期)
16.請在下面括號里填入表示“我”心理變化的詞語。(3分)
意外→( )→( )→疑惑→( )
17.品析第⑦段劃線句,說說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8.賣魚店工作人員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3分)
19.下面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把一次買魚經歷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記憶深處的花”,形象生動。
B.對賣魚人運用了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
C.文章結構完整,開頭和結尾互相照應,主題突出。
D.“難道你忍心看一條本來能活40多歲的魚,在嬰兒期就死掉嗎?”使用的是反問句,強調了賣魚人不忍心魚在嬰兒期死掉,為揭示小說主題埋下伏筆。
20.品析第 段劃線句,說說“尊重每一個生命”在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讀了這篇文章,你有怎樣的啟示?(3分)
四、作文(40分)
生命如花,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無論是美麗的自然風光,經典的藝術形象,神秘的科學世界;還是刻骨銘心的故事,激動人心的場面,怦然心動的瞬間;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傾心的交談,一句深情的叮囑,一個鼓勵的眼神……點點滴滴,都如同清純的甘露,滋潤心田。
什么是滋養你心靈的甘露呢?
請以“我心靈的甘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初一上冊語文月考試卷答案
1.B(A粼lín;C逮dǎi;D瘓huàn)
2.委曲——委屈 驚呀——驚訝 決別——訣別 翻來復去——翻來覆去
3.D
4.B(“喜出望外”指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別高興,這里應用“大失所望”)
5.示例:①有了爸爸的牽掛,人生成長的旅途便邁出了堅定的步伐。②有了孩子的牽掛,平淡悠長的日子便充滿了幸福的笑意。③有了朋友的牽掛,寂寞跋涉的路上便收獲了遙遠的希冀。④有了家庭的牽掛,漂泊在外的日子便孕育出鄉愁的美麗。
6.(1)示例:進入校園,兩旁的行道樹像站立的衛士一樣挺立,好像在向我們敬禮似的。
(2)示例:我名叫__×,今年12歲。我性格開朗,心胸開闊,喜歡交朋友,也樂于助人,愿意為朋友兩肋插刀。我成績較好,特別喜歡數學。我愛好廣泛,喜歡唱歌、繪畫、打籃球和乒乓球等。希望同學們喜歡我,和我交朋友。
(3)示例: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__×,我熱愛語文,責任心強,有你們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會為同學們服好務,做好老師的助手。請大家給我一個機會!(只要說出自己的優點,表達自己的愿望和點出競爭學科并表達得簡明得體即可)
7.(1)老驥伏櫪 (2)青山郭外斜 (3)何當共剪西窗燭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8.(1)約定 (2)丟下、舍棄 (3)才 (4)回頭看
9.友人感到很慚愧,走下來拉他(的手),元方(徑直)走進了家門,連頭也不回。
10.“下車引之”表現了友人內心的慚愧。“入門不顧”表現了元方對父親友人的言行極為不滿。
11.無信 無禮 信 禮
12.她想讓“我”看看外面的世界,希望“我”變得像菊花一樣堅強,綻放出自己的美麗。
13.(1)這是因為:①兒子同意“看花”,說明兒子消沉的情緒有所好轉。②讓兒子能夠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母親的心愿,這一愿望終于要實現了。
(2)“檔”是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母親怕癱瘓的兒子看到落葉觸景生情,對生活失去信心,她擋住的是絕望,帶給兒子的是希望,生動形象地體現了母親細心周到,處處為兒子著想,突出母愛的偉大。
14.母親說“好好兒活”,是頑強性格的體現,既指自己要不屈地與病魔抗爭,更是鼓勵身患病痛的兒子戰勝病魔,勇敢地生活下去。母親的話是她對“我”的希望和囑咐;“我”的話,是“我”對母親的承諾,對自己人生的堅定信念。在結構上形成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15.①身患重病的母親,一直熱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現母親對兒子細膩的呵護和關愛,“我”從中感受到母愛的偉大。②母親病逝后,“我”終于在“看花”時,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領悟到人要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道理。(意合即可,抓住兩個要點:感受母愛;懂得積極面對不幸的人生)
16.疑惑 懷疑 震撼
17.他問了一個似乎無關緊要的問題。
18.友善 熱情(耐心) 尊重生命
19.B
20.意思:注入情感,并根據飼養動物的特性,恰當地喂養,保證它們活得好,活得長。(或:尊重生命,把動物當人一樣喂養。) 啟示:
①我們應該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類的利益凌駕于其他生命之上。
②賣魚人不唯利是圖、熱情友善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③我們要勇于認識到自已的不足,及時改變自我。(能答出其中一條的主要意思,即可得滿分)
七年級上冊語文基礎知識點
七年級上冊“讀一讀寫一寫”重要注釋
第1課散步
1、信服xìnfú:相信,佩服
2、嫩nan芽:初生而柔弱的芽苗
3、分歧fynqí:差別;不相一致的地方
4、取決qǔju: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種情況決定
5、拆散chüisàn:使家庭、集體的成員,或者成套的東西分散
6、委屈wtiq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難過;讓人受到冤屈
7、粼粼lín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凈
8、一霎時shàshí:極短的時間,片刻,一會兒
9、各得其所gadqísuǒ: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個都得適當的安排。
第2課秋天的懷念
10、癱瘓tünhuàn:身體任何部位運動的或感覺的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比喻機構渙散、混亂,不能正常工作。
11、暴怒bàonù:大怒;亦形容水勢兇猛激蕩
12、捶打chuídǎ:用拳頭或錘子敲打。
13、憔悴qiáocuì:黃瘦;瘦損。形容人臉色不好。
14、央求yüngqiú:懇求,乞求
15、敏感mǐn’gǎn:感覺敏銳;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
常識
1、《散步》:作者莫懷戚。
2、《秋天的懷念》:作者史鐵生。
3、《羚羊木雕》:作者張之路。
4、《金色花》:作者泰戈爾,印度詩人,諾貝爾文學家獎獲得者。
5、《荷葉。母親》:作者冰心。
6、《世說新語》:南朝劉義慶編著。
7、魏巍,散文作家、小說家,代表作有《誰是最可愛的人》。
8、海倫凱勒,美國盲聾女作家,在十九個月時因一次高燒而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
9、丘吉爾,英國政治家,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者。《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13、《觀滄海》選自作者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朝代)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詩人王灣。
15、《錢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16、《天凈沙秋思》作者元朝戲曲作家馬致遠,“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
背默
1、《論語》十二章
①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②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③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④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⑤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⑥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⑦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觀滄海》曹操
《觀滄海》中通過豐富奇特的想象創造宏偉意境,抒發了作者寬廣胸懷和豪邁氣概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王灣
①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寫長江潮平岸闊,和風吹拂,風帆高懸的詩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4、《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仰視角度描寫禽鳥的優美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②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俯視角度描寫花草的優美詩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①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描寫景物的氛圍是蕭條、冷落、凄涼的詩句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②表明游子飄泊在外思鄉心情(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曹操
①最能體現詩人慷慨激昂,壯懷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②運用比喻表明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句子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7、《過故人莊》孟浩然
①描寫友人家優美的自然環境的詩句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②表現對朋友、對鄉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①描繪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詩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②以動顯靜,因情生景、含蓄雋永的詩句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①《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借物以抒發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詩句是: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②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李商隱
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以會晤的歡愉襯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轉化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初一語文學習方法
1、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計劃,哪怕只做一點兒但只要堅持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每天可以認真的練幾個字,每周背幾首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周能熟練的背幾首詩,看幾篇文章,每學期讀一本名著。
2、熟讀精思。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3、自求自得。端正讀書的態度,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4、博研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5、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注意觀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領悟語文,把語文學習帶出課堂。
初一語文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三角中學本學期工作計劃的安排和初一備課小組的統一教學方案,結合五位語文和所任班級學生及語文學習的具體情況,本著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語文能力為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在不增加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進一步爭取初一級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復習時間:
18周和19周共兩周12節課。
三、復習內容:
初中語文第一冊,其中平等班涉及少量課外現代文閱讀,特類班多進行一些課外現代文和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另外再進行兩次作文訓練。
四、具體安排:
(一)基礎知識復習:
1、時間:2課時。
2、形式:專題復習和訓練評講相結合。
3、內容:本冊書的生字詞的音形義,詞的感情色彩,同義詞,反義詞,多義詞,文學常識,句子正誤,常用修辭,默寫,形聲字,詞性(實詞)。
4、措施:
(1)編寫訓練題一套,進行堂上練習。包含以上內容。
(2)根據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地進行單項專題復習,重點是感情色彩,形聲字,實詞的詞性。
(3)文學常識和默寫縮小范圍,盡量要求堂上解決。
(4)適當指導解題技巧。
(二)現代文閱讀復習:
1、時間:6節。
2、形式:以學生練習為主,老師有針對性地重點評講。
3、內容:教讀課文及其及重點文段的閱讀理解,普通班兩個課外記敘文閱讀。特尖班五篇課外記敘文閱讀。
4、措施:
(1)教會學生復習方法,先全面復習每一課,再重點攻有關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
(2)采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3)平行班降低要求,重點解決重點的問題,力求收到實效,特尖班就提高要求,適當涉及一些超綱的要求。
(4)優幫差,加強合作與督促。
(5)輔差工作不放松。
(6)課堂上教會學生抓住每篇課文的'知識要點,重點突破,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7)加強檢查的落實,必要時動用小組長和班干協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過關。
(三)文言文閱讀的復習:
1、時間:2節。
2、形式:以練習和檢查為主。
3、措施:
(1)先進行常識過關(記憶,聽寫,抽查)
(2)將重點段落整理出來,盡量人人過關,老師給予適當指導再進行一些做題訓練。
(3)詩詞背誦務必首首過關,字字過關,杜絕錯別字。
(4)輔差。
(5)對于平行班縮小任務面,務求抓主要矛盾。但效果一定要落實。
(四)作文復習;
1、時間:兩課時。
2、形式:糾錯和臨場指導。
3、內容:日常生活的記敘文寫作。
4、措施:
(1)對于中下生加強寫得出的個別指導。
(2)書寫習慣的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