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學初一語文期末題
巴蜀中學初一語文期末題
?、?(xián)______接 ②裝(huáng)_____ ③含辛(rú) 苦 ④力挽狂(lán)
2.名句默寫。(10分)
①足蒸暑土氣,_______,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_______》)
?、赺_________,關山度若飛。 (北朝民歌《術蘭詩》)
③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頤《愛蓮說》)
④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 (王維《_______》)
?、萃栏呗曌赃h,___________。 (_______《蟬》)
⑥了卻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 ??蓱z白發生! (辛棄疾《破陣子》)
?、達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3.名著閱讀。(6分)
?、?ldquo;孫悟空大戰紅孩兒”的故事中,最能體現紅孩兒“聰明狡黠”性格的是哪三件事情?
(每件事不超過16個字)(3分)
?、趯O悟空取經途中首遇六位強盜搶奪師徒行李,一怒之下盡數殺之。在銅臺府再遇強盜搶奪寇員外家財物并嫁禍師徒時,孫悟空卻施法術保全賊人性命。回憶原著,思考孫悟空為什么會改變對待強盜的態度和做法。(3分)
二、閱讀理解(4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4-8題(15分)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搖尾人言①日:“我善獵,與若中分②。”越人喜,引而俱歸,食以粱⑧肉,待之以人禮。狗得盛禮,日益倨④,獵得獸,必盡啖乃已?;蜞驮饺嗽唬?ldquo;爾飲食之⑤,得獸,狗輒盡啖,將奚以狗為?”越人悟,因與分肉,多自與⑥。狗怒,嚙其首,斷領⑦足,走而去之。 (選自鄧牧《伯牙琴》)
【注】 ①人言:像人一樣說話。 ②中分:對半分。 ③粱:細米。 ④倨(jù):傲慢。 ⑤爾飲食之:你喂養它。 ⑥多自與:自己多拿多占。 ⑦領:脖子。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我善獵,與若中分( ) (2)引而俱歸( )
(3)必盡啖乃已( ) (4)或嗤越人曰( )
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爾飲食之 牡丹之愛(《愛蓮說》) B.食以粱肉 待之以人禮
C.因與分肉 多自與 D.引而俱歸 而日中時近也(《兩小兒辯日》)
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爾飲食之,得獸,狗輒盡啖,將奚以狗為?
(2)狗怒,嚙其首,斷領足,走而去之。
7.越人的悲劇值得人們反思,想一想,越人錯在哪里?請用一句話加以概括。(2分)
8.閱讀這則寓言,我們可以從越人與狗兩個角度悟出不同的寓意,如果從批判狗的角度思考,你認為這則寓言諷刺的是哪些人? (3分)
閱讀下列文章,完成9-11題。(10分)
維生素A的是非(方舟子)
?、庞行┤艘坏搅送砩暇涂床磺鍠|西,醫學上叫夜盲癥。我們現在知道,夜盲癥是由于體內缺乏維生素A。不過,古人很早就發現吃動物的肝臟可以有效治療夜盲癥。因為動物的肝臟是儲存幾種維生素的地方,其中一種就是維生素A。
⑵維生素A參與了人體諸多生理功能,除了視力,對骨骼生長、生殖、細胞分裂 、細胞分化和免疫功能也很重要。所以缺乏維生素A除了夜盲,還有其他的癥狀,例如皮膚干燥。⑶維生素A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是吃得過多也會有不良反應,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死亡。歷史上,就有北極探險家因為吃了北極熊的肝臟導致維生素A中毒差點死掉的。那么一天攝入多少維生素A合適呢?推薦量是男性每天900微克,女性每天700微克,安全量的上限是每天3000微克,超過了這個量,就有導致肝中毒、畸胎和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等不良反應的危險。
?、葘蕚渖膵D女或孕婦來說,尤其要注意避免攝入維生素A過量導致胎兒畸形。吃動物肝臟很容易就導致維生素A攝入過量。此外,由于肝臟是解毒器官,重金屬、農藥、獸藥會在肝臟中積蓄,并不是健康食品,孕婦應該避免吃肝臟。
?、蓳烙?,全世界5歲以下的兒童大約三分之一患有維生素A缺乏癥。每年有幾十萬名兒童由于維生素A缺乏癥而失明、死亡。所以也不能因為擔心維生素A中毒而忽視了補充維生素A。要補充維生素A,有比吃肝臟更安全的方式,例如雞蛋、牛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但是量又不至于高得離譜。此外,植物中的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而且吃胡蘿卜素是不用擔心過量的。這是因為人體對胡蘿卜素轉化成維生素A存在負反饋控制,如果維生素A的量夠了,就不再轉化了。所以吃胡蘿卜素,是不用擔心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的,如果吃得實在太多,也只是讓皮膚暫時變黃色而已,并無害處。
?、食撕}卜,還有菠菜、哈密瓜等蔬菜、瓜果也富含胡蘿卜素。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可以通過轉基因技術讓大米也能生產胡蘿卜素,這樣即使不吃別的食物,也足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徹底消滅維生素A缺乏癥,挽救無數兒童的生命了。
9.通讀全文,說說維生素A的“是 ”與“非” ?(4分)
10.說說第⑶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
11.第⑸段中加點詞語“據估計”能否刪去,說明理由。(3分)
閱讀下列文章,完成12-16題。(15分)
坐在艾煙里的母親
出差正好路過老家,雖然已是晚上八點多了,我還是想來個“突然襲擊”,回家看一眼母親。
一起出來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車里說:“回來一次不容易,跟老媽媽多待一會,我睡在車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點了點頭,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著月光,我摸索著到了自家的屋前??蓜偟介T口,便聞到一股嗆人的煙味,我趕緊敲門,但卻無人應答。
“不會是家里失火了吧?”我連忙扒開門縫,瞇上一只眼,朝里面看
——屋內,燈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濃的煙霧。再仔細一看,濃煙之中竟然坐著一個在打盹的人,正是母親。在她的腿下面,放著一大堆“半燃半滅”的枯枝葉。
我一邊使勁地搖晃著門,一邊大聲叫著“媽,媽……”母親這才猛地驚醒了過來,連忙給我開門。
對于我的突然到來,母親既驚又喜,“我,我,我在用艾葉熏腿……”母親有些慌張地回應道。
“腿上的關節痛又犯了?”我忙問道,“去年寄給您的進口止痛膏藥,您不是說貼過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嗎?”
“是管用,但天冷一不貼就又痛了。”母親吞吞吐吐地說,“我舍不得貼,多貴呀,十多元錢一張。用艾葉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聽后生氣地問:“有什么舍不得的?貼完,我再幫您買。再說,您要是真想用艾葉灸,那也得去中藥店里買制作好的艾條卷呀,哪能自己燒這么一大堆艾葉。”
“藥店里的艾條得花錢買。”母親反駁道,“錢得省著用。”
“錢重要,還是命重要?”我氣憤地說,“這濃煙對身體有傷害不說,倘若失火了,可怎么辦?”
“不會的……”母親雖然嘴上不服輸,但能看出來她已經認識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葉枝是母親在端午時從山上砍回來,然后曬干,以便在冬季關節痛時,點燃焚熏……
清理完艾葉枝后,我來到村口,告訴同事讓他先回去,并幫我請個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帶母親去醫院……”
如果這次不是來了個“突然襲擊”回家,我是怎么也不會知道母親居然用這種方式來給自己治關節痛,她一直都在電話里騙我說,腿已經不痛了,讓我安心工作……
一生勤儉節約,只為能把兒女們培養成人、成才,可等孩子們成才,遠走高飛后,她還只愿待在鄉下,并依然獨自過著勤儉節約的生活,不愿讓兒女們為她多花一分錢,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滅的枯枝葉中,任嗆人的煙霧一點點侵蝕自己日益蒼老的身體。
12.文章記敘了一件怎樣的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2分)
13.假如把文題改為“說謊的母親”好不好?為什么? (3分)
14.文章樸素的語言里情感豐富,請品味下面句中加點詞語所蘊含的情感。(4分)
(1)對于我的突然到來,母親既驚又喜,“我,我,我在用艾葉熏腿……”母親有些慌張地回應道。
(2)“錢重要,還是命重要?”我氣憤地說。
15.記敘文中運用敘議結合的寫作形式一般有三種情況:先敘后議、先議后敘、夾敘夾議。本文屬于哪種形式?請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本文這樣寫的好處。(3分)
16.有讀者認為,在文章結尾處加上一個精煉的語段,才能把文章表達得更全面。如果你來加,你會寫點什么?(不超過30個字)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