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
1 .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古詩文名句。( 任 選 其 中 6· 句 , 不 得 多 選 )(6分)
①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②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蘇軾《水調歌頭》)
③ 秋草獨尋人去后, 寒林空見日斜時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④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⑤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范仲淹《岳陽樓記》)
⑥ 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⑦ 面對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像李白《行路難》(其一)里說的 “ 長風破浪會有時 , 直掛云帆濟滄海 ” 那樣,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2)默寫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前四句。(4分)
巴山楚水凄涼地 , 二十三年棄置身 。
懷舊空吟聞笛賦 , 到鄉翻似爛柯人 。
2 .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C )(3分)
A.直掛云帆 濟 滄海(渡) B.暫憑杯酒 長 精神(增長,振作)
C.湖中焉得 更 有此人(更加) D.雜然而前 陳 者(陳列,擺開)
(解析:C. “ 更 ” 是 “ 還 ” 的意思。)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B )(3分)
A.玉盤珍羞直萬錢 B.山肴野蔌
C.百廢具興 D.屬予作文以記之
(解析:A. “ 羞 ” 同 “ 饈 ” ,美味的食物; “ 直 ” 同 “ 值 ” ,價值;C. “ 具 ” 同 “ 倶 ” ,全、皆;D. “ 屬 ” 同 “ 囑 ” ,囑咐。)
4 .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B )(3分)
A.予嘗 求 古仁人之心 B. 去 國懷鄉
C.上下一 白 D.太守 歸 而賓客從也
(解析:B. “ 去 ” 古義 “ 離開 ” ,今義 “ 跟 ‘ 來 ’ 相反 ” 。)
5 .下列加點詞意義及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 )(3分)
A.上下一 白 余強飲三大 白 而別
B. 然 則北通巫峽 滿目蕭 然
C.前人 之 述備矣 四時 之 景不同
D.云 歸 而巖穴暝 太守 歸 而賓客從也
(解析:A.白色/代指酒;B. “ 然則 ” 連用,雖然如此,那么/ …… 的樣子;C.助詞,的;D.聚攏/返回。)
6 .走進一個寧靜的鄉村,村莊道路寬闊平坦,古樸而又充滿新農村建設的現代化氣息。遺憾的是,門上的對聯已經被雨水沖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聯的上半部分,請你根據下面給出的詞語,運用所學的對聯知識補全對聯。(2分)
扮靚 鋪就 鄉村 道路 康莊 美麗
上聯:勤勞和汗水 鋪就康莊道路
下聯:智慧與真情 扮靚美麗鄉村
7 .學完本單元后,語文老師擬召開以 “ 面對困境·樂觀豁達 ” 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請你積極參與。(11分)
(1)請你為本次活動擬寫一段開場白。(4分)
[示例]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與磨難。而在有的人眼里,困難好像無底的深淵,掉下去就再也沒有了希望;而在有的人眼里,困難則好像萬能的磨刀石,越磨越快,越挫越勇。俗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親愛的同學們,面對困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吧 …… (4分 , 言之有理即可)
(2)請從下列備選人物中選擇一個,參照示例,用簡潔的語言從人物所處的時代、人物的精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 (3分)
備選人物:諸葛亮 文天祥 袁隆平
示例:蘇軾——宋代詞人,雖屢遭挫折但依然豁達樂觀。
[示例] ①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雖行將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 文天祥——南宋愛國詩人,雖身陷敵營但依然正氣凜然。
③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雖屢遭打擊但依然堅持理想。
(3)班會上,語文老師讓同學們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對 “ 面對困難·樂觀豁達 ” 的看法。下面是小玲的即席發言,有幾個問題,請你按要求幫她修改。(4分)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 [A] 當面對困難時 , 你會怎樣?是止步不前 , 自我埋怨?還是勇敢向前? [B] 其實 , 困難能克服完全在于你怎樣看待它。 如果你以憂愁、抱怨的心理去對待 , 困難就是一面巨大的墻 , 是通向成功之路的絆腳石 , 是讓你信心消失的致命毒藥。可如果你樂觀向上、豁達、不抱怨 , 困難就會變成一座連接成功彼岸的橋 , 一條使你從平庸通向成功的路。
① [A]處畫線句子標點符號有誤,應將 “ 第二個問號 ” 改為 “ 逗號 ” 。(2分)
② [B]處畫線句子有語病,應修改為: 其實 , 困難能否克服完全在于你怎樣看待它 。(2分)
二、閱讀(5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
【一】(8分)
行路難(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 , 行路難 , 多歧路 , 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 直掛云帆濟滄海。
8 .任選一個角度分析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兩句詩的作用。(3分)
[示例一]運用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1分),極言朋友為李白所設宴席的豐盛華美,營造出歡樂的氣氛(2分)。[示例二]運用反襯的手法(1分),形容場面非常盛大,以樂景寫哀情,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2分)。
9 . “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表達了作者對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1分),對未來仍抱有希望(1分)。
10 .分析最后兩句詩中的 “ 破 ”“ 掛 ” 妙在何處。(3分)
“ 破 ”“ 掛 ” 富有動感,充滿氣勢(1分),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2分)。
【二】(15分)
湖心亭看雪
張 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 ,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 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 , 余 拏 一小舟 , 擁毳衣爐火 ,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 , 天與云與山與水 ,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 惟長堤一痕 , 湖心亭一點 , 與余舟一芥 , 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 , 有兩人鋪氈對坐 , 一童子燒酒 , 爐正沸。見余大驚喜 , 曰: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 , 是金陵人 , 客此。及下船 , 舟子喃喃曰: “ 莫說相公癡 , 更有癡似相公者! ”
11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是日 更 定 矣 更定: 晚上八時左右
(2)余 拏 一小舟 拏: 撐(船)
(3)霧凇 沆 碭 沆碭: 白汽彌漫的樣子
(4)舟中人兩三粒 而 已 而已: 罷了
(5)湖中 焉 得 更有此人 焉得: 哪能
12 .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霧凇沆碭 , 天與云與山與水 , 上下一白。
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云、山、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莫說相公癡 , 更有癡似相公者!
不要說相公您癡迷,還有比您更癡迷的人!
13 .作者開篇即寫 “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 ,這里的 “ 俱絕 ” 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 俱絕 ” 指全部消失(1分);這句話為后文寫更定起身前往湖心亭賞雪景做鋪墊(2分)。
14 .選文用語簡潔精練,意蘊豐富。請品味 “ 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中量詞使用的精妙之處。(3分)
圍繞 “ 量詞準確地寫出了雪之大,人、物之微小,人和物在遼闊天地間的渺小感 ” 回答。(3分)
【三】(14分)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或異二者之為 , 何哉?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 , 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 “ 先天下之憂而憂 , 后天下之樂而樂 ” 乎!噫!微斯人 , 吾誰與歸?
(節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至于負者歌于途 , 行者休于樹 , 前者乎 , 后者應 , 傴僂提攜 , 往來而不絕者 , 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 溪深而魚肥 , 釀泉為酒 , 泉香而酒洌 , 山肴野蔌 , 雜然而前陳者 , 太守宴也。宴酣之樂 , 非絲非竹 , 射者中 , 弈者勝 , 觥籌交錯 , 起坐而喧嘩者 , 眾賓歡也。蒼顏白發 , 頹然乎其間者 , 太守醉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5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或 異二者之為 或: 或許、也許 , 表示委婉的語氣
(2)居 廟 堂 之高 廟堂: 指朝廷
(3) 先 天下之憂而憂 先: 在 …… 之前
(4)泉香而酒 洌 洌: 清
(5)宴 酣 之樂 酣: 盡興地喝酒
16 .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 , 吾誰與歸?
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蒼顏白發 , 頹然乎其間者 , 太守醉也。
容顏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17 .【甲】文與【乙】文都表達了作者的政治思想。【甲】文著眼于 “ 憂 ” 字,并以此作為進退的原則;而【乙】文則寄情山水,將 醉與樂 統一起來,抒發自己的情懷。(2分)
18 .范仲淹的 “ 先憂后樂 ” 與歐陽修的 “ 與民同樂 ” 在本質上有什么聯系?請談談你的看法。(3分)
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相同)的,他們都心系天下,關心百姓。(1分)。范仲淹無論處境如何,都掛念國家和百姓(1分);歐陽修雖遭貶謫,仍積極施政,與百姓同樂(1分)。
【四】(18分)
【甲】至于負者歌于途 , 行者休于樹 , 前者呼 , 后者應 , 傴僂提攜 , 往來而不絕者 , 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 溪深而魚肥 , 釀泉為酒 , 泉香而酒洌 , 山肴野蔌 , 雜然而前陳者 , 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 , 非絲非竹 , 射者中 , 弈者勝 , 觥籌交錯 , 起坐而喧嘩者 , 眾賓歡也。 蒼顏白發 , 頹然乎其間者 , 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 , 人影散亂 ,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 , 鳴聲上下 ,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 , 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 ,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 , 醒能述以文者 ,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選自《醉翁亭記》)
【乙】永和九年 , 歲在癸丑 , 暮春之初 ,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 修禊事 ① 也。群賢畢至 , 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 , 茂林修竹 , 又有清流激湍 , 映帶左右 , 引以為流觴曲水 ② , 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 一觴一詠 , 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 , 天朗氣清 , 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 , 俯察品類 ③ 之盛 , 所以游目騁懷 , 足以極視聽之娛 , 信 ④ 可樂也。
(節選自《蘭亭集序》)
【注釋】 ① 修禊(xì)事:為了做禊事。禊事,一種祭禮,到水邊洗濯、嬉游,并舉行祈福消災的儀式。 ② 流觴: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從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誰的面前,誰就取來飲酒。曲水:引水環曲狀成為水渠。 ③ 品類:指萬物。 ④ 信:實在。
19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5分)
(1)雜然而前 陳 者 陳: 陳列 , 擺開
(2)樹林陰 翳 翳: 遮蓋
(3)太守 謂 誰 謂: 為 , 是
(4)少長 咸 集 咸: 全 , 都
(5)茂林 修 竹 修: 長 , 高
20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傴僂提攜 , 往來而不絕者 , 滁人游也。
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是滁州人在游玩。
(2)是日也 , 天朗氣清 , 惠風和暢。
這一天,天空晴朗,空氣清新,春風和煦,舒心暢快。
21 .【乙】文中與【甲】文畫線句子所描寫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2分)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2分)
22 .歐陽修雖被貶滁州,卻能夠與民同樂,這給你怎樣的啟示?(3分)
圍繞 “ 面對困難和挫折能夠豁達樂觀、恬然自適、積極向上、有所作為 ” 回答即可。(3分)
23 .【甲】【乙】兩文均體現了 “ 樂 ” ,兩文之 “ 樂 ” 有什么不同?(4分)
【甲】文的樂是與民同樂。(2分)【乙】文的樂是與友賞景飲酒賦詩之樂(或與友同游之樂)。(2分)
附【乙】文參考譯文:
永和九年 , 正值癸丑 , 暮春三月上旬 , 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 , 舉行消災祈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 , 有年輕的 , 也有年長的。這里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 , 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 , 又有清水急流 , (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里來 , 讓酒杯漂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 , 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 , (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 , 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
這一天 , 天空晴朗 , 空氣清新 , 春風和煦 , 舒心暢快。仰首可以觀覽浩大的宇宙 , 俯身可以考察眾多的物類 , 縱目游賞 , 胸襟大開 , 可以極盡耳目視聽的歡娛 , 實在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三、寫作(55分)
24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誠信 , 自古就是一種美德。欺詐、造假等不講誠信的現象歷來為人們所深惡痛絕。
請以 “ 談誠信 ” 為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
【提示與要求】
(1)自定立意,寫出你的經歷、感悟、認識。
(2)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
(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5)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作文略
四、卷面書寫(5分)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篇2】
基礎知識題
這一塊包括語音、字形、詞語運用、標點符號、病句辨析等。做這一塊題的基本原則是信語感,多比較。我們已經作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已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我們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們應付該相信自己看到這題時的直覺。其次,一定要克服還沒有看完整道題就急于選出答案的習慣,因為語文題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
科技文閱讀
科技文不是考察我們對這個知識的掌握,不是考察了解這個內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們的語文能力——篩選信息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快速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義和作者寫作思路,做題時把每一個選項返回文章,認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文言文選擇題
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一定是在課本中出現過的,考察的意義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復習要著重課本中的文言文的復習,做題時也一定要聯系課本做判斷。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傳記類的文章,這類文章故事性強,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上下文來推測詞語的意義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