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生學習習慣方法九項匯總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二:聽課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三:做筆記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四:復習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五:做作業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六:自習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七:讀書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八:記憶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九:作息
初中生應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
課前預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明顯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整體結構以至優化課堂細節的作用。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預習時間 初中和小學生的預習目的有很大差別。初中生預習不僅要理清知識體系和聽課的條理,初步掌握知識內容,還應做到將知識前后聯系、橫縱對比、歸納總結、形成體系。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在每節課的空檔時間預習,而應該更加細致和深入一些,應在提前一至三天就進行。
二、預習過程 堅持每天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去預習新的學習內容,把書本內容詳細看一遍,插圖、插圖下面的標題或解說、每頁底部的注腳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預習的過程中先找出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地方,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過程。有遇到疑難和問題時,力求自己獨立思考、解決疑難,對于無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鉛筆畫上記號,提醒自己在上課時注意聽老師在這一點上的講解。
預習時的思考是預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預習不思考就等于沒預習。預習時要把精力投入在對知識的思考上而非僅僅對書上知識的瀏覽、記憶,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在預習的時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課或課下的時候,把還不太懂的地方趕緊找老師或同學詢問,消滅這些學習上的障礙。
三、預習結果 怎樣才算預習好了呢?那就是預習之后,對知識的體系和知識本身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對知識的應用方法也有一個初步的感覺。同時還能做出相應的一些簡單題目,能把相應章節的課后題目做完。作為初中生,還應弄清本章知識在整冊知識體系中的位置、作用。
總之,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預習的興趣,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還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檢查措施,讓學生在適度的壓力之下形成預習的好習慣。事實證明:預習是上好課的重要條件,預習是自學的演習,它對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有很大作用。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教學質量。
看了初中生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還看:
1.初中生如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2.初中生如何培養學習習慣
3.初中生如何養成好的聽課習慣
4.初中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復習學習習慣
5.如何培養初中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