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核心淺談
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核心淺談精選篇1
一、綜合分析題的答題技巧
綜合分析題題目包含三種類型,分別是觀點型、詞句理解型、對比型。對于觀點型的題目,考生要結合資料表達自己的態度,然后提出觀點,之后就是論證自己的觀點。也就是結合材料表明自己提出該觀點的原因,可以結合材料的事例也可以結合材料的觀點。論證完觀點之后,考生下一步就是得出結論,通常結論都是表達意義,最好是實際性的意義,有關現實生活的。而詞句理解型的題,考生也是先表明觀點,但是需要解釋清楚詞、句的含義。然后同樣也是論證自己的觀點。但如果材料中沒有啟發或者是意義性的句子,考生就需要自己通過問題反推。最后就是對比型的題了,這種題就是基于兩者之間比較的題,主要是對比各自的好壞、異同以及觀點步驟。
二、歸納概括題的得分技巧
這類題是比較注重技巧的,考生答題的時候就要記住五點,分別是有條理、有層次、簡潔、有特點、注意美觀。有條理指的就是,內容進行整合之后,按序號答題。有層次就比較難了,考生需要分清問題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和主觀原因,還需要表述清楚影響,可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等等。在回答對策的時候,考生也需要從多角度去揣測,包括體制機制、法律機制、技術創新、政府監督等等。不過主要是根據題干要求回答。而有特點,指的就是提出的對策,考生可以概括為幾個重點,幾個強化等等。至于簡潔,就是答題表達的時候不要說廢話,不要說多余的內容。最后,美觀就是答題要有規范,保持整齊工整。
三、對策題該怎么答?
答對策題考生首先要確定答題的對象,分別是主體、方式、具體做法、目的。那作答的時候每一個涉及的對象都要答到,而且在表達的時候考生的邏輯思維要清晰,每一點回答的關鍵點都要出來。
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核心淺談精選篇2
結尾技巧一:前后呼應,點題深化
結尾扣題,呼應上文,強調開篇與正文主體所提出的問題,為何必須解決與怎樣解決,概括解決的意義和能夠產生的影響、效果,緊扣政策背景、聯系本地或本職實際,目光深遠,視野開闊,深化對全文主題的闡釋與論述。
示例: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敬畏群眾并親近群眾,是我們處理復雜問題的根本,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力量來源。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沒有一種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從群眾中汲取更強大;沒有一種執政資源,比贏得民意更珍貴持久。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堅持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我們一定能以更加堅強的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化解危機和矛盾,贏得群眾信任,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的新局面。
結尾結構為:重申論點——排比升華——展望未來。
結尾技巧二:言簡意賅,總結全篇
用簡潔的文字、生動的語言,有力地總結全文主旨。強調指出,在某一領域或某一工作中,重點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或深遠意義。
示例:
資源改革是應對資源危機和產業升級潮流的必然選擇。推進煤炭資源整合重組,堅持以煤補林、以黑補綠,讓黑色的礦山重新披滿蒼翠的綠衣,必將讓華夏大地呈現一派勃勃的生機!
結尾結構為:總結意義——重申對策——高亢抒情。
結尾技巧三:引用名言,提升境界
引用黨和國家領導人或專家學者、經典名著中的權威論述,聯系本文主題進行闡釋論述,借題發揮,有引有闡,開掘文章的內涵思想,提升全文的理論層次,展現政策、道義高度與人文情懷,提升文章的立意境界。
示例:
《禮記·學記》有教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孟子也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者應有公平之心,讓每一所學校平等發展,對每一個學生平等看待。溫家寶同志曾說,教育的目標就是讓每一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人民對政府辦教育的期待是無止境的,政府要切實履行這個職責,與教育者一道,推進改革創新,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讓公平的陽光照進教育領域的每一個角落,切實實現每一個孩子上好學的目標!
結尾結構為:引用名句——闡釋講話——呼吁升華。
結尾技巧四:展望未來,抒情倡議
以堅定有力的語氣指明事物未來的發展方向、政策走向,問題必然解決、情況必然改善的趨勢與前景,描繪藍圖,闡述事物能夠在經濟社會和群眾心理等各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以感嘆句、陳述句、設問句等抒發感情,發出倡議,呼吁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公眾或干部個人遵循政策方向、響應改革號召,支持政府工作,自覺履行責任和義務等。
示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是如此,樹更益人。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人類之肺的衛士。呵護森林健康,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健康。過去我們向這只肺索取良多,今后要用生態文明的意識和舉措給予它更多的呵護,讓地球之肺永葆活力,努力建設森林資源強國,讓人民世世代代健康生活在這片美好家園!
結尾結構為:引用詩詞——推物及人——類比升華。
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核心淺談精選篇3
一、把握文章結構的的重要性在申論考試中,文章寫作所占分值非常高,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文章閱卷當中,文章結構是考官第一眼就能直接看見,并且留下第一印象的部分,因此文章在落筆之前一定要做好謀篇布局,在寫作中呈現出結構的美感。
二、把握文章結構的核心方法
(一)清楚了解要求。
第一就是要完整,從中、高考到公務員考試都一樣,所有的文章都遵循總分總結構,因此,在議論文寫作當中也不例外。文章需要包含著開頭、中間論證及結尾三部分。第二應做到勻稱,“中間大,兩頭小”,在開頭結尾的部分要做到語言簡潔有亮點,分論點論證的過程中則要豐富充實,做到“龍頭、鳳尾、豬肚”。
(二)了解文章構成方法。
五段三分式——最常用的文章寫作方式,顧名思義,一共有五個段落、三個分論點。
開頭部分:負責引入主題、簡單分析、重在亮明觀點,做到觀點明確。
結尾部分:對全文進行總結和概括,同時升華主題,對未來加以展望。
中間分論點:從不同的角度剖析、論證主題,中間三個分論點須要呈現出并列或遞進的邏輯關系,全面分析主題。
三、靈活運用首先,該方法需要靈活運用,除了常見的三個分論點以外,寫四段兩分、六段四分也是可行的。其次,妙用過渡段。文章寫作中常見分論點內容不夠充實、字數不足,或開頭對主題解釋不夠透徹等情況。此時就可以添加一個過渡段,充實文章內容。一方面,將過渡段放在開頭之后,可以利用過渡段深入解釋主題,同時對首段進行拓展,從而幫助更加透徹的分析主題,為后文的分論點論證進行鋪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將過渡段放在結尾之前,總結全文內容,針對前文提出的觀點給出合理的措施,針對對策方面進行補充說明。
四、文章寫作之基——把握結構脈絡文章寫作基礎之所在,是要把握文章整體寫作框架文脈,因此以點帶面、宏觀把握、的基礎上,
一是要注重邏輯層次;從文章結構看整體文脈和中心思想是議論文寫作的核心,文章結構就是文章的骨架,支撐文章整體脈絡和中心思想,確立結構之時須考慮其內部邏輯結構,要么總分總,要么遞進,以保證文脈的通暢。
二是要觀點明確,作答時盡量做好文段內部邏輯結構的安排,一般為總分,即亮明觀點加論述觀點,以保證核心觀點明確,內容邏輯清晰。
三是要言之有理,簡潔精煉,體現文采,新穎特色。呈現核心內容,讓議論文寫作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