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考試概括題應對方法
公務員申論考試概括題應對方法精選篇1
一、基本考情
歸納概括題是省考中的必考題型,從近六年的考試情況來看歸納概括都有出現,還出現了考察兩道題的情況,一般來說分值為15~20分每道題,給定字數相對較少,曾出現過“問題、原因、概念、特點、經驗”等類型,相較而言省考中比較喜歡考察“原因”概括和“經驗”總結。
從題型重要性程度來說,歸納概括是所有題型的基礎,例如綜合分析的本質就是“歸納+邏輯”,如果歸納概括能力較好,其他的幾個題型基本都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因而在實際答題中,關鍵是需要將歸納概括的精髓掌握。
二、應對策略
應對歸納概括,建議大家三個字“準、全、簡”,掌握此精髓,讓大家在申論中“行云流水”:
準即精準。作答歸納概括題之時,首先需要明確題干中的答題對象,例如第二題“假定你是有關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準備將‘比逗咖啡館’的創業經驗向大學生進行推介。請跟進給定資料4~6,歸納總結‘比逗咖啡館’的主要成功經驗”,其中的答題對象需要明確兩個關鍵詞“比逗咖啡館”和“成功經驗”,精準定位題干對象是抓準要點的關鍵,然后回到材料4~6有關“比逗咖啡”的材料中尋找要點。
簡即簡練。“準”和“全”是拿下歸納概括分值的關鍵,而“簡”是做到更優的表現。如果想在概括題中更勝一籌,需表達簡潔,畢竟概括題所給定的字數較少,需要將所有的得分點在限定的字數內完成就需要以更為簡練的語言表達所有的要點,可以根據要點之間的關系進行合并,以動賓搭配的方式組織語言,規范表達。
歸納概括題簡而言之就是“歸納+概括”,從材料中歸納出相關的要點再次進行提煉簡化即為概括,將兩者結合即為“準、全、簡”,這也正是歸納概括題的精髓所在。各位朋友,趕緊開始備考行動吧,從起跑線開始趕超。
公務員申論考試概括題應對方法精選篇2
1、練習不夠
面對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備考,很多考生都知道刻意練習的重要性。大量練習題目,可以更多地熟悉各種題型,做到心中有數,在考場上答題反應速度更快,答題準確率更高。但是,面對申論考試,因為是主觀題考試,有很多考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復習。每一次做申論題目,總是會發現自己寫的答案和參考答案差得很遠,因此,總是自信不足。久而久之,有很多考生在備戰公務員考試的時候,主要精力和心思都放在行測方面,對申論備考采取放棄的態度。
面對申論,沒有實戰經驗、缺乏做題的技巧,又怎么可能得高分呢?不管自己的答案與參考答案差距有多遠,都要不斷地進行刻意練習,不斷熟悉各種申論題型,對比參考答案的套路,不斷加以借鑒和提高。一開始,你的答案可能和參考答案差別太遠,久而久之,你會學到套路、學到方法,和參考答案的差距會縮小。
2、總結不夠
有的考生備戰申論,簡簡單單做幾套題就算復習完了。而且,做完了一套題目,根本不知道總結。備戰申論復習,一定要學會總結。只知道做題、不知道總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那里,自己的優勢在哪里,自己的缺點在哪里,又怎么能夠提高呢?與其做10套申論考試題卻沒有進行一次總結分析,不如只做3套題然后每套題都好好總結,你的體會會更多,對于備考的幫助更大。
3、交流不夠
有些同學對申論這個科目的復習,本身就感覺很吃力,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與別人進行交流。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果你自己摸不到申論備考門道,可以和別人進行探討和交流,大家取長補短、分享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訣竅,說不定申論的備考效果會更好。
公務員申論考試概括題應對方法精選篇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呂氏春秋》
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庾信《徵調曲六》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白居易《策林二》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荀況《荀子·天論第十七》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漢.王符《潛夫論.釋難》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我們要攜手行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環境污染,那樣會得不償失,給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沉重的包袱。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生態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如果任憑環境無休止地惡化,人類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