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人文類常識盤點
2、四大民間:蜀錦、云錦、宋錦、壯錦
3、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4、戲曲四大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黃腔
5、中醫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6、四大民族英雄:岳飛、戚繼光、鄭成功、林則徐
7、四大國粹:京劇、中醫、國畫、烹飪
8、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
9、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
10、四大發明家:張衡、蔡倫、畢升、杜詩
11、四大名扇:杭州檀香扇、蘇州絹扇、肇慶牛骨扇、新會葵扇
12、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3、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
14、四大神話小說:《封神演義》、《鏡花緣》、《西游記》、《八仙傳》
15、四大奇志小說:《搜神記》、《山海經》、《封神演義》、《聊齋志異》
公務員行測考試人文類常識盤點精選篇2
一、“撥云見日”掀開“言語”面紗
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與表達均考查40道題目。其中文章閱讀只在省級中考查;國考中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差別加大,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個題型題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洞若觀火”直擊考查重點
(一)選詞填空
1.考查重點: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兩空、三空為重點;從考查的詞語類型看成語是重點;從考點上看語境分析是重點。
2.備考策略:選詞填空題目是易錯題型,需長時間備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語境分析、詞語辯詞等解題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蘊”積累。
(二)片段閱讀
1.考查重點:從題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觀點題目。從材料結構上主要考查總分、分總、轉折、因果文段。
2.備考策略:片段閱讀是國考中復習重點。要求考生系統性學習、掌握行文脈絡分析方法,重點分析句義及句間關系,準確選項定性,建立正確解題的思維路徑。
(三)語句表達
1.考查重點:排序題與銜接題目平分秋色。省級每年考查3或4題,市地級每年考查4或5題。
2.備考策略:重點提升句間關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題原則,熟練運用解題技巧解題。
(四)文章閱讀
1.考查重點:文章類型為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題型重點為主旨觀點題、細節判斷題、及特殊小題型。
2.備考策略:面對文章閱讀不要“慌”,核心考查的還是基礎題型。備考中重點從解題順序和閱讀方法上下功夫。
公務員行測考試人文類常識盤點精選篇3
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2.《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大量運用了賦、比、興表現手法,開創了中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
3.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司馬遷。《史記》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總結了我國古代3000年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歷史,被稱為我國第一部“正史”(二十四史為史記到明史),在史學、文學等方面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書,作者班固。《漢書》記載西漢230年間的歷史。《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記載了從戰國(三家分晉)到五代(后周世宗征淮南)16朝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大型編年體通史。
4.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