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方陣問題指導
大家都不難發現在簡短的題目中往往會出現很多用以銜接文段的關聯詞語,比如說和、與、且、雖然,但是、卻等等,有了這些關聯詞語我們就會發現句子或者文段表達的意思就會隨之改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雖然,但是這一類關聯詞連接的段,生活中我們也會比較常用,如果我說考試的緊張感大家都是相同的但是考試的結果卻是_____的。不難發現我們空處應該填不同。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轉折關聯詞,前后語義相反,也就意味著咱們在做題的之后如果看到這一類關聯詞選擇前后意思相反的詞就可以,具體有哪些詞語呢?給大家總結如下:
【標志詞】:但是、可是、然而、卻、其實、實際上等
【應用】:前后語義相反
接下來我們用一個例題感受一下:
例:交流是復雜的藝術,有聲語言并不是表達意義的唯一方式,輔以動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達生動形象,也折射出歷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各民族間的形體語言,有的形式和意義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雖然形式相同,意義卻_____。如果不能正確解讀就可能產生誤會,甚至引起嚴重的后果。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南轅北轍
B.針鋒相對
C. 截然相反
D. 紛繁復雜
如果大家做題很熟練的話我們要知道片段閱讀題目做題順序是先看提問之后看文段,最后看選項,但是對于咱們的邏輯填空、語句排序這樣的題目后期可以不用看提問。咱們來分析題干,大家會發現空前有個詞——卻,轉折詞一出現它的前后意思應該要?相反對吧,所以說大家觀察前文告訴我們雖然形式相同,意義卻”和其后所導致的后果可知,所填詞語應表示“不同”,但語義更重。C項“截然相反”的“截然”一詞形容界限分明,用在此處既能夠表達不同,又恰好加深了語義,與文意相符。A項“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合題意;B項“針鋒相對”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側重強調觀點與立場的不同;D項“紛繁復雜”形容頭緒多,情況復雜,側重于復雜,用在此處不恰。故而綜合辨析選C。
公務員行測考試方陣問題指導篇2
1. 常識判斷
題量一般為15至20題,建議分配5分鐘
常識判斷不像數量關系可以花時間解出答案,常識判斷這類題只要你不會就算是花上一天也不一定能做多,所以這類題,遇見不會的就要馬上蒙一個,不要過多思考以致于浪費時間。
2. 言語理解
題量一般為35至40題,建議分配35分鐘
做這類題要學會分析給出文段中體現的關系,且語感很重要。
3. 判斷推理
題量一般為35至40題,建議分配35分鐘
這一部分分成了四個部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邏輯判斷。除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大家在這個階段要注意訓練自己的薄弱項。
4. 資料分析
題量一般為15至20題,建議分配20-25分鐘
資料分析是不能放棄的部分,雖然有些麻煩,但資料分析題很簡單而且分值也比較高,所以,我們要讓自己沉下心來,不防多花5分鐘時間仔細答題。
5. 數學運算
題量一般為10至15題,建議分配10分鐘
數學運算是最難的模塊,計算量也比較大,也很難得分,所以建議考生把數學時間列為機動時間,放在最后解答,時間不夠就可以蒙上。
公務員行測考試方陣問題指導篇3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么樣的問題才是方陣問題,方陣其實是一種隊形,一個隊伍排隊,橫著排叫行,豎著排叫列,若行數與列數都相等,正好排成一個正方形,這種隊形就叫做方陣。將一些物體按照這樣的方式排列起來,也叫做方陣。方陣分為實心方陣和空心方陣兩種,無論是哪種方陣在考試中都是圍繞方陣的層數、每層人數、總人數來展開問題的。
方陣問題主要對應以下幾條規律,同學們一定要牢記:
1、每層人數=4×(每邊人數-1)
2、每層每邊人數依次增加2
3、每層總人數依次增加8(行人數為奇數的最內層除外)
4、實心方陣總人數=最外層每邊人數的平方
那么具體如何應用呢?實心方陣與空心方陣的區別再哪兒?我們來看下面的例題。
【例題1】若干學校聯合進行團體操表演,參演學生組成一個方陣,已知方陣由外到內第二層有104人,則該方陣共有學生( )人。
A.625 B.841 C.1024 D.1369
【解析】此題是一個實心方陣的例題,已知由外到內第二層有104人,通過每層總人數依次增加8可知最外層有104+8=112人,又通過每層人數=4×(每邊人數-1)可知該方陣最外層每邊有29人,所以總人數為29×29=841,故選擇B項。
【例題2】同學們排練團體操,排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多出9人,如果在空心部分再增加一層又差7人。問有多少名學生參加了團體操比賽?
A.89 B.93 C.105 D.121
【解析】此題是一個空心方陣的例題,根據排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多出9人,如果在空心部分再增加一層又差7人,可知空心方陣再加的一層共16人,根據規律每層總人數依次增加8可知,原來的三層空心方陣每層認識分別為24人、32人、40人,所以總人數為24+32+40+9=105人,故選擇C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