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必背之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知識點一:
②原因: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③影響: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洋務運動近代工業的創辦及影響
①背景:面臨內憂外患,出現洋務派和頑固派;
②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③時期:19世紀60-90年代
④口號:"師夷長技以自強"
⑤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⑥歷程:前期興辦軍事工業以"自強"為旗號
2、后期興辦民用工業以"求富"為旗號
⑦失敗標志: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戰敗
⑧失敗根本原因:只引進技術而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
⑨積極作用:
ⅰ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
ⅱ在客觀上既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對外國經濟勢力擴張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ⅲ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知識點二:
1、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①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②原因:洋務企業的誘導作用;外商企業的刺激作用;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
③分布地區:東南沿海地區
④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⑤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特點: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內地很少,絕大部分是輕工業,重工業很少。
⑥評價: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促使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
但由于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同時又遭受本國封建勢力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導致民族資產階級既革命又妥協的兩面性。
2、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
①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
A辛亥革命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
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和實業救國的影響
C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
②主要表現:
A各種發展實業的團體紛紛涌現,出現了興辦實業的浪潮。
B紡織業和面粉業發展最快,重工業也有一定的增長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知識點三:
1、南京國民政府前十年(抗戰前夕)民族工業的發展
①原因:南京國民政府采取了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②表現:民族工業發展較迅速。
2、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民族工業
(1)抗戰時期
①表現:遭到沉重打擊
②原因: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官僚資本的壓榨
(2)解放戰爭時期
①表現:日益萎縮
②原因:美國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官僚資本的摧殘
通貨膨脹嚴重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知識點四:
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A.歷史地位:(1)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2)是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B.歷史作用:
①經濟上:它是中國社會未曾有過的新的生產方式,它的產生和發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股新氣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國經濟侵略的作用
②政治上: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動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辛亥革命等。
③思想上:促進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君主立憲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運動等。
看了“高中歷史知識點必背之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