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7市聯考作文
梅汝璈就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東京審判時,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的梅汝璈面對外國人的刁蠻行為,始終不卑不亢。在審判的座位排序上,他堅持要求按受降書簽定的順序來排位,否則“無顏去見中國人民”。在事關中國的正當權力方面,他沒有屈服,始終據理力爭,直至贏得尊嚴。梅汝璈在外國人面前,所表現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骨氣,更是一個民族的骨氣,他的行為,讓當時國際社會對中國刮目相看。
縱觀古今,像梅汝璈這種有骨氣的人難道還少嗎?晏子出使出國,不從“狗洞”(小門)入,義不受辱;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李白不愿“事權貴”,“天子呼來不上船”;曾子墨在美國打拼,面對外國人的刁難,不卑不亢,據理力爭;普通工人孫天帥,不給韓國女老板下跪,高挺胸膛,飯碗被砸,卻站得筆直。這些人,不都是有骨氣的人嗎?因為有骨氣,他們不卑不亢;因為有骨氣,他們不畏強勢;因為有骨氣,他們活出尊嚴,贏得尊重。
“錚錚鐵骨”固然值得景仰,先忍而后起,忍辱負重,也是大丈夫,也是有骨氣的人。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擄進宮中為仕多年。勾踐為夫差嘗大便,做馬夫,博得夫差信任,得以回歸故里。他臥薪嘗膽,苦心建國,三千越甲,吞滅強吳,除去心頭惡氣,成就一代霸業。我們能說勾踐是沒有骨氣的表現嗎?不能。骨氣,有時候不是挺出來的,是人忍出來的。那份忍辱負重的精神,那份壓不平,折不斷,嚇不倒的精神,同樣稱之為骨氣!
然而,生活中卻不乏得了“軟骨病”的人。他們整天談論韓國、日本的某影星,“帥呆了!”、“酷斃了!”掛在嘴邊,卻不知我國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從事什么職業;他們迷戀于“萬圣節”“愚人節”“圣誕節”,卻不知“端午節”“中秋節”是哪一天;他們以穿外國名牌為榮,以吃洋快餐為美,以用日貨、美貨為傲,“月亮是外國的圓”,卻把國貨貶得一文不值。更可恨的是,個別人居然把討好洋鬼子、取悅洋鬼子當作一種榮耀,甘愿低聲下氣做了一條哈巴狗。這些人是可悲的,因為他們的做法只會引起外國人的反感。試想,一個連自己的國家與民族都不愛的人,一個沒有骨氣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嗎?
錚錚傲骨,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有骨氣的中華兒女,曾經為中國的屈辱抗爭過,曾經為中華的崛起奮斗過。新一代的青年更應該銘記:人生在世,必須活得有骨氣!
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7市聯考作文篇2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自古英雄多傲骨,自古傲氣多無果。
往事多有浮華,去留不過彈指。史冊之載,萬世拜崇,當以錚錚鐵骨,傲勇之輩。
牽?;ㄊ峭祦淼陌蚕?,雖美,卻也離不了依附。我華夏者,當以有傲骨,前朝多少,今朝后浪。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寧愿餓死不受他人施舍,高風亮節,當為世人所記。生逢亂世,千秋更迭,我華夏不知多少豪杰,一身傲骨,從不為敵人所“掠”,他們忠于祖國,不畏犧牲,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撐起這方天空蔚藍。
前夕多少,英雄豪杰,寧死未屈,雖死猶存。
翻開歷史扉頁,看成錢學森棄美回國,毅然決然;看朱自清寧死不受美國救濟糧......哪一個不是一身傲骨!哪一個不是國之棟梁!哪一個不為世人所容!他們如夜空中隱耀的星輝,在蒼穹上照耀他們的子子輩輩,砥礪前行。
自負者多自果其負。
傲氣是什么?是目空一切,晴空一目;是坐井觀天,鼠目寸光;是福所禍兮不自知。驕傲的人在鮮花與掌聲中,在一個個奉承的笑臉中,在生活的一時風順中逐浪隨波,迷失自我。
可做無名之輩,也不失錚錚鐵骨;可載盛世之名,也不具傲氣迷心。人一旦有了傲氣,就會不斷迷失自我,以至于后來在歷史長河中模糊不清。且說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自己人生最光鮮的時候跌臺,高處跌落,再難成就,一切只是因為他們耐不住他人奉承而內心膨脹,心中多了一樣東西——傲氣,那么他們后來一次次作為只在為自己的衰落埋伏筆,都說自傲者多無果。
英雄者,傲骨也。
自古英雄人物多,多賦一身傲骨,他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一身傲骨,滿身榮耀。
若有一身傲骨,當不為茍且偷生,亦不該攀權附貴,應以清浪隨流,記萬世英明,后世高崇。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活在千萬人的心中,即使有一天在歷史長河中自己模糊不清了,總會有人幫他記得,英雄多有傲骨,傲骨多于英雄。即使平凡也偉大,即使渺小也偉岸。
心有傲氣終無果,身有傲骨萬世崇。
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7市聯考作文篇3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也?!薄按笳煞颉北闶且袑帪橛袼?,不為瓦全的高風亮節,便是我們在世界上為人處世的準則。
一個人若沒有傲骨,必定前路漫漫,寸步難行。古時有位才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懷才不遇,屢試不中。為維持生計只得出賣自己的字畫。一日,一位官員被他的才華吸引,便買了幾幅畫。那官員給他幾兩銀子,道:“不用找了?!笨刹抛訄桃鈱⒍嘤嗟你y兩歸還。官員驚,不信世上還有這般高尚實誠的人。為了考驗他,官員把錢袋丟在攤上,便快步離開。剛走幾步,便聽得才子喚他并將錢袋歸還。官員深深為他的骨氣所折服,回到府中,便向他人大力宣傳。后來才子名氣大增,成為了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便是唐伯虎,一個有才華有骨氣的人。人可以窮,但不可志短。即使一無所有,骨氣仍是一個人身上最珍貴的東西,它會為你鋪好前行的道路,所以你從來不必擔心。
一個人若沒有傲骨,必定苦海難渡,最終迷失。戊戌變法失敗后,譚嗣同沒有選擇逃走,他認為,各國的變法沒有不流血就能取得成功的。他曾說:“變法流血者,請自嗣同始?!?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譚嗣同英勇就義?!拔易詸M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边@是譚嗣同在獄中所作的詩,表達了他愿為理想獻身的壯烈情懷,更可以看出他的傲骨,是多么令人欽佩!
有多少人在這慌亂的世界上不安的活著。他們或許為了某些物質而屈服于世界,屈服于他人,更屈服于自己。他們舍棄自己的傲骨,臣服于物質,最終忘記了理想,迷失了自己。也許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心儀已久的東西,是快樂的??桑谝股钊遂o,在夢的最深處,他們,真的是快樂的嗎?誰知道呢……
是否渡過了那蒼??嗪?,是否最終堅定了自己,只有自己知道。只有你那消散的或堅定著的傲骨為你見證。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記得挺起自己的傲骨。
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7市聯考作文篇4
在這個大世界里每天都發生著許多事情,總有一些人或是在不經意間打動了我們,悄悄地影響著我們。曾經有一個老婦就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難以忘懷。
那是有一天中午,我和幾個朋友去公園玩,因為沒吃午飯,走到公園門口,大家的肚子都有些不滿了,“咕嚕咕嚕”地提抗議。我提議說:“我們先買幾個手抓餅吃吧!”我的提議立刻獲得全票通過。公園門口的小廣場上有三四家買手抓餅的,大多是年輕姑娘,生意都很不錯,只有一個老婦頭發花白,背有點兒駝。她低著頭專心的做著手抓餅,偶爾抬起頭看看周圍,生意很是冷清,但是她的攤子看起來卻很干凈。
我忽然覺得她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要出來賣手抓餅維持生計,真可憐!于是我掏出20塊錢向她買了幾個手抓餅。還不等她找錢,我就帶著朋友們走了。有人不解的問我為什么不找錢我示意他們別問,等走遠了,我才說:“你們看她多不容易呀!就當是我們給她的贊助吧!”大家都贊同的點了點頭。等走進了公園,我們三口兩口就吃掉了手抓餅,像飛進樹林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開心的玩了起來……
我們都玩得很盡興,不知不覺時間就晚了。當我們興高采烈地準備回家時,發生了一件令我們都想不到的事情。我們走出公園大門已經是5:00多了,正當我們聊著今天的趣事時,那個老婦跑了過來把應找的幾塊錢塞到我手里,說:“這是找你的錢!”然后就轉身離去了。公園的守門人告訴我們,老婦為了給我們還錢,獨自在門口等了我們好長時間!我不禁呆住了!回想起來,我突然為我類似施舍的行為感到羞愧,我來到她的攤位前真誠地說:“謝謝你為了找錢一直等我們,您做的手抓餅很好吃!”老婦開心地笑了!
她維護自己自尊的行動打動了我,使我明白了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人可以隨意看低和施舍別人!我要向她學習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7市聯考作文篇5
為什么不得有傲氣?為什么不可無傲骨?
“傲氣”是絕對不能有的;“傲骨”是絕對不可以失去的。因為一旦有了傲氣,就開始自命不凡,自負使人有好勝的心理,抱著絕對要贏的心理,其事是失敗的先兆希望得到過于實際的社會肯定,一旦失敗或被貶低,就會久久不能振作,好像一下子從天堂摔到了地獄;那“傲骨”又是什么?是人本身就不可缺失的東西,就是應當有志氣,有自信心,有頑強不屈的性格。
就像我們有的同學,身上有一股傲氣,他總是認為這是別人干不來的,并且夸大其實,貶低其它的同學,最后的結果顯而易見;也有的同學身上有著傲骨,面對冷眼、諷刺,在失敗的事情上,他們尋找原因,迎著困難而上,最后結果也是顯而易見。
怎樣做到無傲氣,有傲骨呢?“傲氣”是自傲;“傲骨”卻是一個人的尊嚴。人的尊嚴是不可以貶低與踐踏的,不做一些庸俗卑賤的事,在失敗的時候,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面對冷眼不氣餒。“傲氣”通常在成功之時產生的,在成功之時,我們要正確面對,不要自大,居安思危,思考下一次我還是否會成功。
總的來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有傲骨,有信心的人,失敗后并不氣餒,相反,他們會在新的基礎上不斷探索。
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7市聯考作文篇6
縱觀歷史,試看天下有識之士、開朝君王、歷代英杰,哪個是唯唯諾諾、人云亦云之輩?撇去此不看,人活當世,又怎能對別人言聽計從,若無此骨氣,則枉為丈夫。
當年吳王為夫差所敗。“敗者為寇”卻見舉國,未見眾叛親離。勾踐三年臥薪嘗膽“無所事事”,仍舉國一心對敵對外。面對已然戰勝過自己的對手,仍無畏心,勇往直前,最終創下“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神話,這是君王的骨氣,是一個國家的骨氣?!鞍П貏佟?,勝的關鍵是他們有骨氣,能忍辱負重。要不然如一盤散沙,草木皆兵,又怎能扛起一片江山?
聞一多先生大家都為其傲骨所折服。他是個明白人,本可以不作聲,卻毅然決然地在追悼會上做了最后一次演講。試想一下,面對黑森森的槍口,聞一多先生的笑容,沒有恐懼,沒有怯懦,是正氣,是大義,包含嘲諷!這是一個愛國人士的骨氣。聞一多死了,但人民并未被嚇倒。老子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弊罱K取得勝利的不是手中拿著槍的,是人民!這是人民的骨氣。只待這一個晴天霹靂,爆一聲“我們的中國!”
韓信受胯之辱,看似懦弱,實則不然。聽著似乎有自欺欺人的意味,但韓信卻用自己的成功來證明了自己不是懦夫!受奇恥大辱的又何止韓信一人。司馬遷受大刑,卻最終寫出《史記》,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一個人的骨氣!
給自己留一點骨氣。我不敢夸下??谡f什么有骨氣。事竟成,但也能氣勢如虹,一輩子活得浩浩蕩蕩。雖不能做到,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倒也能橫刀向天,血薦軒轅,留丹心在世。
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7市聯考作文篇7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世界唯一保留著古文明的國家,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悠長的歷史河流中,中國也如同其他三個文明一樣,不斷地經歷朝代的變換,中原大地的主人也不斷地變更著,有強盛的漢朝、繁榮的唐朝,卻也有被少數民族統治的元朝和清朝。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卻沒有消失,這與我們中華民族的骨氣有關、這與傳承于漢人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明朝的骨氣有關。
公元1279年蒙古滅宋建立元朝,經歷了元朝九十七年的殘暴統治,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在這時,天選之子朱元璋橫空出世先后打敗各路起義軍并最后將元朝政府趕進了草原。隨后建立明朝使中原大地重回漢人之手,并于草原徹底消滅了元朝殘余勢力。而明朝也由此體現他的骨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是明朝的真實寫照。
而明朝人民的骨氣是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具有。明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圍困并俘虜,但明英宗寧死不降并且明朝也斷然拒絕蒙古索要財物換取英宗的要求并另換新君打敗敵國。明朝最后的崇禎皇帝寧死不屈最后走上煤山自縊身亡。
其實明朝骨氣最明顯也是最多體現在明朝的大臣身上。由于明朝的內閣制度所以在明朝,官員的權力十分大有時還可制約皇帝。那么權力那么大了后該怎樣呢?于是明朝大臣們對于名聲的重視簡直到了一種令人發指的地步。為了使皇帝接受自己的諫言不惜在寒冬臘月在宮門外跪上好幾天,更有甚者會在朝會上頭撞柱子逼迫皇帝答應,就算皇帝大怒要誅其九族,大臣們也只會不屑的說:“誅我十族又如何?!比缓罂粗H人被屠殺也絕不放棄。明朝的一代大儒方孝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明永樂皇帝在靖難成功后急需一位有名望的人為其起草登基詔書,又欣賞方孝孺的文采,于是希望方孝孺為其起草詔書,但方孝孺誓死不從并加以諷刺,惹得永樂帝大怒并誅其十族。然而方孝孺在刑場面不改色的觀看了自己的親人連同學生一共十族被無情屠戮卻仍不妥協。這便是明朝骨氣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事實上明朝皇帝的骨氣也是十分強硬的。明朝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一旦受到入侵,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明英宗當年被蒙古俘虜卻寧死不屈。崇禎皇帝當年,北京形勢很危急,有人勸他遷都他不肯,有人勸他逃到南京他也不逃,最終登上了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于江山社稷。盡管這種做法并不為人稱道,卻也顯示了明朝皇帝寧死不屈的一種態度。
從明朝面對危機從不放棄,也可看出明朝人民的骨氣。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更沒有和親。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起義軍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愿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
正是由于明朝先輩們將中華傳統中的骨氣發揚光大,令我們如今還不忘做人要有骨氣,讓我們保留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應對明朝先民心懷感恩,正是由于他們的堅強使我們知道什么是尊嚴,讓我們知道什么是骨氣。我們應為歷史中有明朝的存在而自豪,也應為他們的骨氣而驕傲。隨著中華民族的不斷強盛,明朝的骨氣將會被世界所記得,更將會被歷史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