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三語文真題及答案(3)
福建省高三語文真題答案
一、(9分)
1.(3分)B (B項整合了第2段的有關內容,對買撲承包的經營行為進行轉述,原文說競標價太高低,“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贏利,甚至虧損”。轉述說競標價低承撲者在經營過程中就“不會有”虧損破產的擔憂,過于絕對,邏輯上不成立。因此B項是錯誤的。)
2.(3分)D (D 項根據原文最后一段的相關內容進行轉述、整合和推斷,“要求估價適中,立價公當”的目的是為了“不致公私虧損”,而非“嚴防官吏營私舞弊”;只有“嚴防官吏營私舞弊”,才能“估價適中,立價公當”。二者是條件關系,而非目的關系。因此D項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3分)C (C項對第5段中二八抽分制的相關內容信息進行篩選、整合和轉述,其中“最大的優點”夸大其辭,“課額不減”是弊端之一,不是優點;在實行二八抽分制時,課額已經調整,而非“課額不減”。因此C項是錯誤的。)
二、(36分)
(一)(19分)
4.(3分)A
5.(3分)C (C項的“尚書”是一種官職,比如南北朝設尚書省都官曹長官,即都官尚書(或稱尚書) ,屬于三品;文中“弘入為相,舉鮮之為尚書右仆射”這句話說明當時的尚書之上還有宰相。)
6.(3分)D (D項先用“隱厚篤實,贍恤親故”來概括鄭鮮之為人和性情,后面用乘車出游和參加宴會兩件事進行分析;但按原文的意思,坐車出游這件事體現他為人隱厚篤實;參加宴會這件事則體現他與皇帝關系的親近,不能體現他為人隱厚篤實,所以D項的概括與分析不能對應。)
7.(1)現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卻被加上罪名,違背道義傷害事理(的事情) ,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譯出大意給2分;“省”“悖”“大”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鄭公道德純樸,受先朝禮遇,如同前代鐘元常、王景興等人一樣。(譯出大意給2分;“素”“禮”“方”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鄭鮮之字道子,滎陽開封人。鄭鮮之閉門讀書,專心致志,杜絕與人交往。起初做桓偉的輔國主簿。宋武帝興起義兵后,他逐步升為御史中丞。他性格剛直,很合乎司直的職務特點。他的外甥劉毅在當時權力很大,朝野人士無不歸附,鄭鮮之盡心于武帝,唯獨不肯屈從劉毅,劉毅非常憤恨。因為他和劉毅是舅甥關系,制度規定不能互相彈劾,他便讓治書侍御史丘洹奏表彈劾劉毅擅自赦免傳召的羅道盛。當時的新制度規定,長吏因為父母的疾病離職,三年內不準做官。山陰令由于父親生病探望而離職,鄭鮮之因此上奏說:“現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卻被加上罪名,違背道義傷害事理的(的事情),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我以為應該依從舊章規定,在理義上才恰當。”朝廷采納了他的建議。武帝少年時就從軍了,不曾涉獵學問,等做了宰相,很羨慕風流文采。有時談古論今,人們都是順著他的意思說,不敢辯駁。而鄭鮮之總是要駁難,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寬容他。與武帝說話,一定讓他理屈詞窮,然后才罷休。武帝有時慚愧變了臉色,但還是感激他能誠心相待,當時的人們稱贊他是“糾正諂媚的人”。義熙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他為右軍長史。等入了咸陽,武帝遍看了阿房宮、未央宮故地,凄愴動容,前行走到渭水旁邊,武帝又慨嘆說:“此地難道還會有呂望么?”鄭鮮之說:“從前葉公好龍而真龍出現,燕昭買骨而駿馬到來。明公您只要以誠懇態度待士人,還用擔憂海內沒有人才前來嗎?” 武帝登基以后,他升任太常、都官尚書。當時傅亮、謝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范泰曾經當眾譏諷鄭鮮之說:“您與傅、謝都跟隨圣主在關中、洛陽立功,您還位居首席幕僚,今天不振作,距離別人那么遠,多么無能啊!”鄭鮮之一直看著他,并不回答。鄭鮮之雖為人通達直率,但他敦厚實在,對親朋故友都能贍養撫恤,乘車出游,有時自己也不知要去何處,任隨駕車的人走向哪里。他特別被武帝親近。皇上曾在內殿設宴飲酒,朝廷顯貴全都到了,唯獨不請鄭鮮之。眾人坐定以后,武帝對群臣說:“鄭鮮之一定會自己跑來。”果然,過一會兒,外面稟報尚書鄭鮮之來到神獸門請求奏事,武帝大笑引他進入宴席。景平年間,徐羨之、傅亮當權,把他調出京城任豫章太守。當時王弘為江州刺史,私下對人說:“鄭公道德純樸,受先朝禮遇,如同前朝鐘元常、王景興等人一樣。現在徐、傅調他出京為郡官,或許當有原因。”元嘉三年,王弘入京為宰相,舉薦鄭鮮之擔任尚書右仆射。元嘉四年去世。
(二)(11分)
8.(5分)頸聯主要從側面來描寫江漲之景。借助高鳥發愁、老龍受困,從側面突出江水上漲后江面變闊以及江水激蕩高涌之勢。
(答出主要從側面來描寫的,給1分;進行簡要分析的,給4分。)
9.(6分)本詩表現的情感,有寄跡天涯之愁,更有與友人同觀江漲之景的舒暢。身在“天邊”,客居他鄉,面對江漲壯闊、雄偉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開朗,心情變得愉悅;遠離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賞壯景,倍感欣慰。
(三)(6分)
10.(6分)
(1)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豈余心之可懲
(2)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3)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三、(25分)
11.(25分)
(1)(5分) E(3分) A(2分) C(1分)
(2)(6分)
①有故園之情。清明記得回家掃墳,還記得從前的路。②習慣按交易規則處理事情。給一千元錢要求老人讓“他”的車通過麥地,把莊稼簡單地視同商品。③漠視莊稼,不理解老人對莊稼的感情。把越野車開進麥地感到興奮,碾過麥地不顧老人的感受。
(3)(6分)
①出乎讀者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老人的還錢改變了事情的結局,能引發讀者對老人遲遲不伸手接錢等細節的回憶,品味情節藝術的巧妙。②強化老人的寬厚淳樸的性格。老人在清明節下午就急切地把冒雨錢當面送還給“他”,并做解釋。③深化了小說的主題。還錢說明了老人讓“他”的車開過麥地不是為了錢,深化了小說“在商品化的進程中,生活在農村的農人身上的傳統優秀品質更顯珍貴”的主題。
(4)(8分)
①不愿意。擔心“他”的車陷在麥地禍害麥苗,表現了老人對麥地的愛惜。②猶豫不決。在收取賠償與護住莊稼兩者之間難以抉擇,表現了老人對莊稼被損害的不舍情感。③同意。為了讓“他”早點回家和湊足孫女的生活費答應了“他”的要求,表現了老人經不起別人的反復請求而成全別人的心理。④后悔自責。看到“他”的車子軋掉麥苗太多,老人難過,罵自己真混,表現了他對答應“他”要求的悔恨。
四、(25分)
12.(25分)
(1)(5分) E( 3分) D( 2分) C( 1分)
(2)(6分)
①始終對科學葆有熱情。因為身體的原因,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從事科學研究,但對科學的熱愛并未消退,主動拿起筆進行科普創作。②勇于創新科普創作。率先倡導并踐行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創作理念。③自覺地服務時代和社會。抗戰期間,順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創作很多科普佳作,服務時代和社會。
(3)(6分)
①佳作眾多,受到公眾的普遍歡迎。他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科普作品,奠定了科學小品在科學文藝中的歷史地位,是科普作家的領頭人。②理念先進,影響廣大科普作者。他的創作實踐和創作主張,勇于突破傳統,對廣大科普作者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是科普界的典范。③人格高尚,是科普界的精神楷模。他身殘志堅,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獻身科普事業,是其他科普作家學習的榜樣。
(4)(8分)
①要創新科普形式,要善于從其他文學藝術中汲取營養,融科學知識與社會人文于一體。②要積極順應科技發展,更新科普內容;同時,要關注永恒的主題,創作出像《菌兒自傳》那樣的跨越時代的佳作。③要加強受眾的研究,努力滿足不同受眾的心理期待,創作的形式和內容要能為受眾喜聞樂見。④要有扎實的科學素養、雅正的美學品位和高尚的情趣,練就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認識和生動的文筆。⑤要胸懷祖國,情系人民,熱愛科普事業,創造出更優秀的新作奉獻給社會和時代。
五、(20分)
答:C(這三個成語都含有“費心考慮”的意思,但又有差別。其中,“處心積慮”是指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強調蓄謀已久,多用于貶義語境;“苦心孤詣”指苦心鉆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也指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殫精竭慮”強調用盡心思,多用于褒義語境。)
答:D (A項的錯誤是成分殘缺。“品味”之后缺少賓語中心詞,應在“心曠神怡”后加上“的滋味”。B項的錯誤是動賓搭配不當。“規范了……問題”“解決了……亂象”這兩處表述,謂語動詞與其后的賓語中心詞搭配不當。C項的錯誤是重復累贅或句式雜糅,可以刪去“導致的”;或者將最后一個分句改為“‘能識不能寫’這一尷尬局面是由觸屏操控和電子輸入方式導致的”。)
15.(3分)B
16.(5分)
示例:
①大腦里含有足夠的磷
②就會使整個機體衰弱下去(或“生命體就會衰弱下去”)
③其他生物也需要(或“其他生命體也需要”)
17.(6分)
示例:
圖形由四顆心組成,它們環環相扣,構成一個中國結。整個圖形象征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同根同源,同心協力,在公益慈善領域緊密合作,為促進社會和諧而努力。
六、(60分)
18.(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