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考 > 高考試題 >

高考語文試卷真題及答案解析

時間: 小龍 高考試題

一、論述類文章閱讀

1、是鎖定題目的閱讀區間,在第幾段第幾行,特別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詞語、句子的理解題。

2、是一般第1、2題比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據題干指向。表述一般與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確。

3、是第3題的設題難度稍微大一點。設題的錯誤項大都與原文有些偏差。細微處要搞清楚。

二、古詩鑒賞

1、古詩鑒賞重在字句的理解。要從詩中找答案,各種方法要學,但關鍵是對本詩的理解,特別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寫這首詩表現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揚、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實到詞句中。

2、記住的關鍵一點就是:答案在詩歌內,在字句內在作者表達的情景內,如“冷、清、寂、絕、暗、陰、鬧、箋、淚”中。

3、詩歌鑒賞的表述,要緊貼詩句展開,可貼標簽,不可夸大或縮小,實實在在的表述為好。

三、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閱讀

1、打破現代文閱讀的神秘感,要有“答案都在原文中”的觀點。

2、緊緊抓住文中的一些帶有提示性的詞語,如“因此”“所以”“但是”“尤其”;或概括總結性的較理性的詞語,如思想、意識、現實主義、浪漫氣息、奧秘、象征等。來具體推斷其理性內涵和層次含義。

3、現代文閱讀的核心是“概括”內容,這一點解決的辦法。就是在閱讀的段落內,以句號為單位,每一句概括一個意思,分條列出,不要被有些題目的“意思”“作用”“好處”所迷惑。

談“作用”“好處”“意義”,也要依托內容去淡,不可簡單地說“強化了主題,深化了中心,增強了效果,十分生動形象”等詞語,就應付了事。

4、多答。因為現代文閱讀字數逐漸放開,那么多答一點,就會多得分。況且答多了也不扣分。多答要注意兩點:

(1)分條列出,概括作答,一般分數多的題,答案要與分數一致,即6分題。答3個小點即可。

(2)答案不要重復或從反面去說,正面作答即可,不要用形象或描寫的語言。

高考語文試卷真題及答案解析【篇2】

一、現代文閱讀(9分)

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書”本是指文字符號,現在提到的“書”不是從文字符號講,也不是從文字學“六書”來講,而是從書法藝術講。書法對中華民族有很深遠的影響,“書”與“金”、“石”與“畫”并稱,在中國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書法是一種藝術,而且是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中國的漢字剛一出現,寫字的人就有“寫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雖然字形繁難復雜,但是不論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要好看。可見,自從有寫字的行動以來,就伴隨著藝術的要求,美觀的要求。

不論是秦隸還是漢隸,都是剛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所以到了晉朝后,真書(又叫楷書、正書)開始出現并逐漸定型。真書雖然各家寫法不同、風格不同,但字形的結構是一致的。在歷史上篆書、隸書等使用的時間都不如真書時間長久,真書至今仍在運用,就是因為它字形比較固定,筆畫轉折自然,并且可以連寫,多寫一筆少寫一筆也容易被人發現。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再寫得快一點就是草書。草書另一個來源是從漢朝的章草,就是用真書的筆法寫草書,與用漢隸的筆法寫章草不同,到東晉以后與真書變來的草書合流。

真書的書寫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涌現,藝術風格多樣,出現了各種字體,比如顏體、柳體、歐體、褚體等。在這以前沒有人專門寫字并靠書法出名的,就連王羲之也不是專門寫字的人,古代也沒有“書法家”這個稱呼。當時許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寫的,到了唐朝開始文人寫碑成風。唐太宗愛寫字,寫了《晉詞銘》《溫泉銘》兩個碑,還把這兩個碑的拓本送外國使臣。當時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以及后來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寫碑,這樣書法的流派也逐漸增多,他們的碑帖一直流傳至今。其實,今天看見的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文書、寫經等,其水平真有超過傳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書里,也有書法比《晉詞銘》|《溫泉銘》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寫出來的就被人重視,許多無名書法家的作品就不為人所知了。

古代稱好的書法作品為“法書”,是說這件作品足以為法,“書法”、“書道”、“書藝”是指書寫的方法;現在合二為一了,一律叫做“書法”。書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從書法作品、藝術裝飾到書信往來都要用到書法,同時書法活動既可以培養藝術情操,又可以調心養氣,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經說過:“尺牘素書,千里面目”。看到一封來信,感到很親切,如見其人。書法被人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摘編自啟功《金石書畫漫談》)

(1)下列關于“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漢語中,“書”既可以指文字符號,也可以是文字學的“六書”之“書”,本文則是從書法藝術上來講,所謂“書”就是書法。

B.在甲骨文中,不論是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已經很好看了,可見漢字剛一出現,就有了“書”這一方面的要求。

C.在歷史上,“書”與“金”、“石”與“畫”并稱,它們同樣因為影響深遠,而在中國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書書寫方便,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出現,形成顏體、柳體等不同的字體,這些字體是依據“書”的藝術風格劃分出來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行書再快一點就是草書,這是草書的一個來源。草書的另一個來源是章草,是用漢隸筆法寫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隸和漢隸都是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于是到了晉朝后,真書應運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沒有專門寫字并且因為書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寫碑成為風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由此成為書法家。

D.在古代“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法書”是指好的書法作品,到現在則把這兩者合而為一,都稱為“書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在字形的繁難復雜方面,秦隸和漢隸要超過真書,甲骨文又要超過秦隸和漢隸,可以說這是真書使用時間特別長久的根本原因。

B.古時候書法流派不多,當時甚至沒有“書法家”這一稱呼,而到唐代書法大盛,流派逐漸增多,看來書法的發展跟社會的崇尚有很大的關系。

C.中國人自古就把書法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謂“尺牘素書,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謂“見字如見其人”的意思。

D.在唐代有些無名書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書法其實并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只是因為它們是皇 帝、大官所寫,才為世人所推崇。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

2.(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花云,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濟。既克太平,以忠勇宿衛左右。擢總管,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過馬馱沙,劇盜數百遮道索戰。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殺之。太祖立行樞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趨寧國,兵陷山澤中八日,群盜相結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還駐太平,陳友諒以舟師來寇。云與元帥朱文遜結陣迎戰,文遜戰死。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賊縛云,云奮身大呼,縛盡裂,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曰:“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賊怒,碎其首,縛諸檣叢射之,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吳王位,追封云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戰急,云妻郜祭家廟,挈三歲兒,泣語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義不獨存,然不可使花氏無后,若等善撫之。”云被執,郜赴水死。侍兒孫瘞畢,抱兒行,被掠至九江。孫夜投漁家,脫簪珥屬養之。及漢兵敗,孫復竊兒走渡江,遇僨軍【注】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逾年達太祖所。孫抱兒拜泣,太祖亦泣,置兒膝上,曰:“將種也。”賜兒名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贈郜貞烈夫人,孫安人,立祠致祭。

(節選自《明史?花云傳》)

【注】僨軍:潰敗的軍隊。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劍謁太祖于臨濠

杖:拿著

B.猝遇賊數千,云太祖

翼:保護

C.賊非吾主敵,盍

趣:歸順

D鎮江、丹陽、丹徒、金壇

徇:掠取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

①拔劍躍馬沖陣而進 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

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 ④賊縛云,云奮身大呼

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 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花云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花云駐守太平時,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朱文遜戰死,他被俘;花云臨危不懼,在被殺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難;此后又多次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花云妻子看到戰況緊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險,表示自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沒水而死。

D.花云的兒子花煒歷盡艱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兒將他托養在漁家,后來又帶他渡江,一年后才來到太祖身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

譯:

②遇僨軍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

譯:   。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3.(11分)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完成問題。

雨雪曲

江總①

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注】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 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么意思?

(2)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4.(6分)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繩則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荀子?勸學》)

(2)千里馬常有,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不以千里稱也。(韓愈《雜說(四)》)

(3)莫笑農家臘酒渾,   。山重水復疑無路,   。(陸游《游山西村》)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5.(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保護人

【法】莫泊桑

瑪蘭做夢見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官運!

有天早上,他從報上看到從前一位同學新近當了議員。瑪蘭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學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議員搖身一變當了部長,半年后瑪蘭就被任命為行政法院參事。

起初,他簡直有點飄飄然了。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來走去,仿佛別人只要一看見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來出于一種有權勢而又有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壓抑不住要去保護別人的欲望。無論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興地迎上去,不等人家問,就連忙說:“您知道,我現在當參事了,很想為您出點力。如有用得著我的地方,請您甭客氣,盡管吩咐好了。我在這個位置上,是有權力的。”

一有機會,他對任何人都主動給予無限慷慨的幫助。他每天都要給人寫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紹信,他寫給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無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準備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經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個房門口躲雨。那兒已有個老神父。在當參事前,他并不喜歡神父。自一位紅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氣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對他們也尊敬起來。他看看神父,關切地問:“請問您到那一區去?”

神父有點猶豫,過了一會兒才說:“我朝王宮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這把傘。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參事。”

神父抬起頭,望望他:“多謝,我接受您這番好意。”

瑪蘭接著說:“您來巴黎多半是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嗎?如果您用得著我,盡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為難。吞吞吐吐地說:“啊!是一件無關緊要的私事……一點小誤會。您不會感興趣的。是……是一件內部的……教會方面的事。”

“哎呀,這正屬行政法院管。您盡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腸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見勒爾佩、薩翁兩位先生。說不定還得見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懇切地去替您托托關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著說了許多感恩的話。

瑪蘭高興極了。“哼!您可碰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決起來一定非常順利。”

他們到了行政法院。瑪蘭把神父領進辦公室,請他坐在火爐前面,然后伏案寫到:“親愛的同事:請允許我懇切地向您介紹德高望重的桑蒂爾神父,他有一件小事當面向您陳述,務請鼎立協助。”

他寫了三封信,那受他保護的人接了信,千恩萬謝地走了。

這一天平靜地過去了。瑪蘭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來,吩咐人送來報紙。他打開報紙念到:

有個桑蒂爾神父,被控告做過許多卑鄙齷齪的事……誰 知他找到一位叫瑪蘭的行政法院參事做他的熱心辯護人,該參事居然大膽地替這個披著宗教外衣的罪犯,給自己的同事們寫了最肯切的介紹信……我們提請部長注意該參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為……

他一下就蹦起來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對他他說:“唉!您簡直瘋了,居然把那老陰謀家介紹給我。”

他張皇失措地說:“別提了……您瞧……我上當了……他這人看上去那么老實……他耍了我……卑鄙可恥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設法狠狠地懲辦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寫信。請您告訴我要辦他,得給誰寫信?……對,找總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寫道:“總主教大人:我榮幸的向閣下報告,最近有一個桑蒂爾神父欺我為人忠厚,用盡種種詭計和謊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語哄騙,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轉頭對同事說:“您看見了吧,親愛的朋友,這對您也是個教訓,千萬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

(據郝運譯文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由于同學的幫助,瑪蘭才當上了行政法院參事。因此他無論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動 向對方提供幫助,這是他回報的方式。

B.在當參事前,瑪蘭并不喜歡神父,但是在一位紅衣主教向他請教以后,“他對他們也尊敬起來”。這樣描寫達到了照應上文的目的。

C.瑪蘭被珀蒂帕訓斥后,急于為自己辯解,并馬上歸罪于桑蒂爾神父。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護別人,但實際上更關心自己的利益。

D.給總教主寫信后,瑪蘭告誡同事要牢記自己的教訓,“千萬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這表明他力圖文過飾非,變被動為主動。

E.桑蒂爾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麻煩瑪蘭,因此他回應瑪蘭的請求時吞吞吐吐,這種神情表現了他內心的猶豫。

(2)小說中的瑪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3)小說后半部分引用了報紙上的一段報道,作者這樣寫對情節安排有那些作用?

(4)這篇小說以“保護人”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并作分析。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6.(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雜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個秋日,馬尼拉洛斯巴洛斯鎮國際水稻研究所的學術報告廳里,正在舉行國際水稻科技界的盛會座無虛席。會議開始,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農業部前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莊重地引領袁隆平走上主席臺。這時,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頭像,下方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體英文字。報告廳里頓時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國際同行的推崇,確實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與汗水的價值,以及來自光明正大的競爭對手的真誠友誼和溫暖。想到國內學術界某些權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滾出來的土老冒,把雜交水稻技術視為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袁隆平內心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

會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納森博士開玩笑說:“您今天這樣‘突然襲擊’,大張旗鼓地‘販賣’我,可真叫我有點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給您一個驚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應邀來合作研究時,您竟然給我定了個每月800美元的實習研究生工資!”袁隆平笑著說。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納森提出嚴正抗議,準備拂袖而去。經斯瓦米納森反復道歉,極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為特別研究員,每月工資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來。

“哈哈,您還記得那件事哪!說實話,那時候我們看您在國內地位也很低似的,這里給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們丟份。加上那時我們畢竟還沒有親眼見過成功的三系配套雜交水稻,所以給您定工資估計為您在國內的10倍,想來您該可以接受。沒想到您還很有氣派!而第二年我們就看到中國政府給您頒發了科技特等發明獎,而且您的偉大成果也讓我們親眼看到了。所以我們后來一直為那件事感到慚愧。今天,也算是我們正式為您正名吧!”

“哈哈,原來閣下您也曾親自參與歧視我的‘勾當’啊!坦率地說,我們在國內是從來不爭經濟利益的。可是,到了您這里,拿多少錢可就關系到中國科學家的尊嚴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爭’到底啊。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打不相識’.這就像我們國際科技界的朋友們,實際都是同一陣地上的競爭對手。但是也正因為在同一陣地上競爭,才有機會成為朋友啊!我和您一見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們的友誼也將更加長久。是不是?”袁隆平說。

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使水稻平均畝產比原先增加20%以上。這項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不僅有助于中國已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為此,他被美國科學院選聘為外籍院士,院長西瑟羅納先生介紹袁隆平當選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發明雜交水稻技術,為全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湖南郴州農民曹宏球專門花錢雕了一尊漢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紹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攻讀博士學位,這些研究生學成后都選擇留在外國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開玩笑說:“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飛了,您可是白費心血了!”袁隆平則認真地回答說:“你們不要見識短淺。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未來,需要大量超過袁隆平的人才。優秀的人才的成長需要廣闊的自由天地,讓他們通通窩到我的手下萊,受著我的思想束縛,而且我還無法給他們提供一流的研究條件。怎么能使他們成長為超過我的杰出學者呢?一旦祖國有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他們隨時都會回來的。相反,如果他們回來而又無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來干什么呢?”

(摘編自莊志霞《袁隆平傳》)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斯瓦米納森博士在他主持召開的一次國際水稻科技界會議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為世界著名水稻專家而廣為人知。

B.袁隆平因為發明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為全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被美國科學院選聘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農民曹宏球為了感謝袁隆平給他送來了好種子,專門花錢請人雕了一尊漢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經他介紹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攻讀博士學位,為了成為超過老師的杰出學者,學成后都選擇留在外國工作。

E.本文通過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關事跡的描述,表現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博大胸懷以及勇于探索、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

(2)盡管被國際同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內心卻“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這是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3)有人說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飛了”,他是“白費心血”,袁隆平卻認為這種看法是“見識短淺”。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4)袁隆平和斯瓦米納森是同行,可他們一見面就為尊嚴“打了一仗”,最終又成為朋友,而且認為彼此的友誼“將更加長久”。請你就對“同行”、“尊嚴”、“友誼”三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7.(3分)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有些人取得一點成績,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這樣的人終究不會有大的作為.

B.看到果農家里汗牛充棟的黃燦燦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為這說明我們開發的新品種產量高,品質好.

C.對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多加指導,還要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盡快地成熟起來.

D.開發商們對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式一直諱莫如深,由此導致的開發商與業主之間的經濟糾紛經常發生.

8.(3分)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最近相關部門對兩個小區的住房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結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標,而引發甲醛超標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適的裝修造成的.

B.李先生認為服飾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將之訴至法院,要求停止傷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幣的經濟索賠和元人民幣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C.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設的啟動,對道路、交通、媒體、通訊等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相關,長沙商業圈無疑也將面對重新洗牌的機會.

D.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形成10個左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較強、知名度較高、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份額的世界級品牌.

9.(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玉樹藏族自治州 , , , , , ,玉樹既是“三江源頭”,也是“藏獒之鄉”和“蟲草之鄉”。

①東南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連

②是長江落差最大的標志點

③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點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氣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10.(5分)下面是關于“感恩教育”的評論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請根據上下文,補寫畫線處的內容。要求緊扣主題,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5個字。

近年來,不少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都要求學生給父母洗一次腳。這引發了有關人士的質疑: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知恩圖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年齡以及生理與心理的差異和特點,只是簡單地采取   ,恐怕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

11.(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內容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同。

種子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芽;

雛鷹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遠不能高飛;

鉆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遠不能生輝。

六、寫作(60分)

12.(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種熱帶觀賞魚,在小魚缸里不管養多長時間,也只能長到3寸來長。然而,將這種魚放到大水池中,兩個月就可以長到一尺長。

狼是一種有極強好奇心的動物,它們對周圍的環境總是充滿興趣,不斷體驗,從而躲避危險,發現實物,頑強地生存下來。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隨機挑選出一些學生作為“最有前途者”,然后將名單交給班主任。由于老師對這些學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個月后,他們的成績明顯提高。

以上現象啟發人們認識到人才成長是有一定規律的。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全國統一高考語文試卷(新課標)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現代文閱讀(9分)

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書”本是指文字符號,現在提到的“書”不是從文字符號講,也不是從文字學“六書”來講,而是從書法藝術講。書法對中華民族有很深遠的影響,“書”與“金”、“石”與“畫”并稱,在中國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書法是一種藝術,而且是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中國的漢字剛一出現,寫字的人就有“寫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雖然字形繁難復雜,但是不論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要好看。可見,自從有寫字的行動以來,就伴隨著藝術的要求,美觀的要求。

不論是秦隸還是漢隸,都是剛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所以到了晉朝后,真書(又叫楷書、正書)開始出現并逐漸定型。真書雖然各家寫法不同、風格不同,但字形的結構是一致的。在歷史上篆書、隸書等使用的時間都不如真書時間長久,真書至今仍在運用,就是因為它字形比較固定,筆畫轉折自然,并且可以連寫,多寫一筆少寫一筆也容易被人發現。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再寫得快一點就是草書。草書另一個來源是從漢朝的章草,就是用真書的筆法寫草書,與用漢隸的筆法寫章草不同,到東晉以后與真書變來的草書合流。

真書的書寫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涌現,藝術風格多樣,出現了各種字體,比如顏體、柳體、歐體、褚體等。在這以前沒有人專門寫字并靠書法出名的,就連王羲之也不是專門寫字的人,古代也沒有“書法家”這個稱呼。當時許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寫的,到了唐朝開始文人寫碑成風。唐太宗愛寫字,寫了《晉詞銘》《溫泉銘》兩個碑,還把這兩個碑的拓本送外國使臣。當時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以及后來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寫碑,這樣書法的流派也逐漸增多,他們的碑帖一直流傳至今。其實,今天看見的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文書、寫經等,其水平真有超過傳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書里,也有書法比《晉詞銘》|《溫泉銘》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寫出來的就被人重視,許多無名書法家的作品就不為人所知了。

古代稱好的書法作品為“法書”,是說這件作品足以為法,“書法”、“書道”、“書藝”是指書寫的方法;現在合二為一了,一律叫做“書法”。書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從書法作品、藝術裝飾到書信往來都要用到書法,同時書法活動既可以培養藝術情操,又可以調心養氣,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經說過:“尺牘素書,千里面目”。看到一封來信,感到很親切,如見其人。書法被人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摘編自啟功《金石書畫漫談》)

(1)下列關于“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C

A.在漢語中,“書”既可以指文字符號,也可以是文字學的“六書”之“書”,本文則是從書法藝術上來講,所謂“書”就是書法。

B.在甲骨文中,不論是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已經很好看了,可見漢字剛一出現,就有了“書”這一方面的要求。

C.在歷史上,“書”與“金”、“石”與“畫”并稱,它們同樣因為影響深遠,而在中國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書書寫方便,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出現,形成顏體、柳體等不同的字體,這些字體是依據“書”的藝術風格劃分出來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A.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行書再快一點就是草書,這是草書的一個來源。草書的另一個來源是章草,是用漢隸筆法寫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隸和漢隸都是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于是到了晉朝后,真書應運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沒有專門寫字并且因為書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寫碑成為風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由此成為書法家。

D.在古代“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法書”是指好的書法作品,到現在則把這兩者合而為一,都稱為“書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D

A.在字形的繁難復雜方面,秦隸和漢隸要超過真書,甲骨文又要超過秦隸和漢隸,可以說這是真書使用時間特別長久的根本原因。

B.古時候書法流派不多,當時甚至沒有“書法家”這一稱呼,而到唐代書法大盛,流派逐漸增多,看來書法的發展跟社會的崇尚有很大的關系。

C.中國人自古就把書法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謂“尺牘素書,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謂“見字如見其人”的意思。

D.在唐代有些無名書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書法其實并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只是因為它們是皇 帝、大官所寫,才為世人所推崇。

【考點】4A:一般實用類閱讀.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科普文的閱讀考查,其側重點往往在信息的篩選和分析綜合上.因此,往往要對原文信息進行綜合梳理.從文章中辨別、篩選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須在閱讀時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內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內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識,對重要概念和知識的解釋和闡述,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即文章主旨的語句等.

【解答】(1)C項說“它們(指“金”“石”“畫”)同樣因為影響深遠”無中生有,也不是對“書”的表述.

(2)A項“草書的另一個來源是章草,是用漢隸筆法寫章草而形成的”錯誤,原文是“草書另一個來源是漢朝的章草,就是用真書的筆法寫草書,與用漢隸的筆法寫章草不同”.

(3)D項“唐人碑版的書法其實并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錯誤,文中說“其水平真有超過傳世碑版的”并不是對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陳述一個事實,確實有超過傳世碑版的書法,只不過不為人所知了.

答案:

(1)C

(2)A

(3)D

【點評】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著眼于文章的整體,注意理清內部的相互關系,從宏觀上居高臨下地駕馭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內涵.其次還要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后的注釋等,特別要瀏覽一下后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測文章的主旨,明確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這樣解題就心中有數了.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

2.(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花云,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濟。既克太平,以忠勇宿衛左右。擢總管,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過馬馱沙,劇盜數百遮道索戰。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殺之。太祖立行樞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趨寧國,兵陷山澤中八日,群盜相結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還駐太平,陳友諒以舟師來寇。云與元帥朱文遜結陣迎戰,文遜戰死。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賊縛云,云奮身大呼,縛盡裂,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曰:“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賊怒,碎其首,縛諸檣叢射之,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吳王位,追封云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戰急,云妻郜祭家廟,挈三歲兒,泣語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義不獨存,然不可使花氏無后,若等善撫之。”云被執,郜赴水死。侍兒孫瘞畢,抱兒行,被掠至九江。孫夜投漁家,脫簪珥屬養之。及漢兵敗,孫復竊兒走渡江,遇僨軍【注】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逾年達太祖所。孫抱兒拜泣,太祖亦泣,置兒膝上,曰:“將種也。”賜兒名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贈郜貞烈夫人,孫安人,立祠致祭。

(節選自《明史?花云傳》)

【注】僨軍:潰敗的軍隊。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劍謁太祖于臨濠

杖:拿著

B.猝遇賊數千,云太祖

翼:保護

C.賊非吾主敵,盍

趣:歸順

D鎮江、丹陽、丹徒、金壇

徇:掠取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 B

①拔劍躍馬沖陣而進 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

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 ④賊縛云,云奮身大呼

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 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花云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花云駐守太平時,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朱文遜戰死,他被俘;花云臨危不懼,在被殺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難;此后又多次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花云妻子看到戰況緊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險,表示自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沒水而死。

D.花云的兒子花煒歷盡艱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兒將他托養在漁家,后來又帶他渡江,一年后才來到太祖身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

譯: 賊寇進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著漲水,沿著船尾攀爬城墻的垛口上去.

②遇僨軍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

譯: 遇上敗軍搶走船只把他們丟棄在江中,靠著斷木漂浮進入蘆洲中,采摘蓮子喂養小兒,七天都未死去. 。

【考點】51:文言文閱讀.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文言文閱讀的答題,最關鍵的是能夠翻譯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針對具體題型,采用不同的答題方法,解決相關的問題.

(1)解答此題可采用語境分析推斷、鄰字幫助推斷法.

(2)本題從分析人物特點的角度考查刪選文章信息的能力.

(3)本題從時序顛倒的角度設誤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把握.

(4)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補”,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

【解答】(1)C項,根據句子“賊非吾主敵,盍趣降”,“降”是“投降、歸順”的意思.趣,通“趨”,立即、趕快.整個句子翻譯就是“你們不是我主公的對手,還不快快的投降!”.故選C

(2)此題最好用排除法,答題時要圍繞“藝高膽大”四個字.④沒有引出“縛盡裂”一句,故只有“膽大”,沒有“藝高”的內容,排除A、D;⑥寫花云臨死不屈,排除C,故選B.

(3)A項,根據語境“文遜戰死.賊攻三日不得入”可知朱文遜是在城破之前戰死,不是在城破之后戰死.這是命題者故意錯亂時間.故選A.

(4)①要點:“乘”解釋為“趁”;“緣”解釋為“沿著”;“堞”解釋為“城上如齒狀的矮墻”.

②要點:“僨軍”解釋為“潰敗的軍隊”;“葦洲”解釋為“長滿蘆葦的沙洲”;“哺”解釋為“喂養”.

參考答案:

(1)C

(2)B

(3)A

(4)①賊寇進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著漲水,沿著船尾攀爬城墻的垛口上去.

②遇上敗軍搶走船只把他們丟棄在江中,靠著斷木漂浮進入蘆洲中,采摘蓮子喂養小兒,七天都未死去.

參考譯文:

花云,是懷遠人.面貌奇偉粗黑,驍勇善戰,無人能敵.至正十三年他提著寶劍在臨濠拜見太祖.太祖賞識他的才能,他率軍打仗攻城,所到之處都是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太祖打算拿下滁州,率領數名將士騎馬前行,花云也隨從前往.突然遇上了賊兵有好幾千,花云在太祖身邊護衛著他,拔劍躍馬沖破敵人的陣地而進.賊兵大驚叫道:“這個黑將軍太勇猛了,抵擋不住他的勇猛.”大軍來到,即拿下了滁州.太祖渡江,花云先濟.在拿下了太平后,花云憑借著他的忠誠和勇猛在太祖身邊隨身護衛.升任總管,到了鎮江、丹陽、丹徒、金壇,都攻取了下來.過馬馱沙,劇盜數百遮道索戰.花云一邊前行一邊和勇戰連著進行了三天三夜,最終把賊匪全部消滅.太祖立行樞密院在太平,升任花云做了樞密院的院判.命令他去寧國,兵陷入亂山中達八日,群盜相結梗道.云拿起長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上卻沒有中一箭.回到太平后,陳友諒以水軍前來進攻.花云與元帥朱文遜結好陣勢迎戰,文遜戰死了.賊兵攻打了三日沒有攻入,后來就憑借著大船隨著水漲起來的機會,通過船尾攀爬到城垛上攻入城內.城池陷落,賊兵把花云綁縛了,云用盡力氣大喊,綁他的繩子全被掙斷了,花云乘機奪下看守他兵士的刀,砍殺了五六個人,罵道:“你們不是我主公的對手,還不快快的投降!”賊兵大怒,打破了他的頭,又把他綁緊了被用亂箭射他,但花云依然大罵賊兵,到死他的罵聲還十分雄壯,年齡只有三十九.太祖即位吳王,追封花云為東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用來祭祀他.在戰斗緊急的時候,花云的妻子郜祭祀了家廟,拉著三歲的孩子,哭著對家里人說:“城被攻破,我丈夫必定會死,我也決不一個人活下去,但不能使花氏家族沒有了后人,你們一定要好好撫養他啊.”花云被殺死后,他的妻子郜投水而死.侍從孫瘞畢,抱著花云的孩子出走,被劫掠到了九江.孫瘞畢在晚上乘晚上投奔到一個漁家,脫下她的簪子珥環等囑托漁家撫養這個孩子.到漢兵敗了,孫瘞畢又把孩子個人偷偷地帶回來去渡江,遇上了潰敗的軍隊,把她們的船奪走,把她和孩子扔進江里,趴著浮在江里的斷木頭進入了葦洲,采摘蓮花的果實喂養孩子,經過了七日孩子沒有死.過了一年到了太祖所在的地方.孫瘞畢抱著孩子兒哭泣著拜見太祖,太祖也跟著哭泣,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說:“這是將軍的后代啊.”賜孩子名字叫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追贈郜為貞烈夫人,孫瘞畢為安人,修立祠堂祭祀.

【點評】此題考查的考點有以下幾個: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篩選信息;3、歸納內容要點;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培養閱讀淺易古代詩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積累,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技巧.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3.(11分)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完成問題。

雨雪曲

江總①

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注】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 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么意思?

(2)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

【考點】52:古詩詞閱讀.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這道題既是考查理解、概括作品內容的能力,又考查分析、綜合作品藝術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1)本題考查景物形象分析.先找到寫景句,然后概括其特點.

(2)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結構和思想情感分析.好處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考慮.

【解答】(1)詩歌的前四句是對邊塞環境的描寫,不僅交代了從軍的地理位置,還通過“雨雪”“狐跡”“馬蹄”這些意象展示邊塞環境的荒涼苦寒的特點.詩歌最后兩句“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抒發詩人赴塞離家之苦,“蒼蒼”和“別”都用來修飾“路”,不難推知“別路”指戍卒離別家鄉到邊關的路.回答時注意從“雨雪”“天寒”等詞語揣摩環境.對“別路”的理解重在“別”字上.

(2)第五、六兩句是詩中的精彩之處,“天寒”“地暗”和“旗彩壞”“鼓聲低”看似不具因果關系,而詩人把它們先后排列在一起,獲得了特殊的效果,讓人體會到戍卒在寒冷、陰暗的天氣中產生的視覺、聽覺上的通感.能夠通過外在環境的描寫,生動細微地傳達人物的內心感受,不僅是這兩句詩的好處,也是整首詩的好處.

答案:

(1)這首詩描寫了邊地雨雪交加、荒涼苦寒的環境.“別路”的意思是戍卒離別家鄉到邊關的路.

(2)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僅點明了邊塞“天寒”、“地暗”的環境,也真實生動地透露出戍卒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旗彩壞”、“鼓聲低”的心理感受.這首詩表現了戍卒身處遼遠而艱苦的邊塞的思鄉之情.

譯文:

雨雪紛飛成了邊塞的隔離,跟著軍隊度過了隴西.繞著營地能看見狐貍留下的蹤跡,在山旁還依稀能看見雪地上馬蹄的印記.天寒地凍,連彩旗也黯然失色,鼓聲也顯得低沉.烏云漫漫愁緒綿綿,路途蒼茫迷失了回家的路.

作品賞析: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首聯破題,交代了時間、地點、事件,為下文營造了特定的氛圍.首尾照應,前說下雪隔斷了邊塞,指隔斷了回家的路,后說不要忘了回家的路.隴西一語雙關,一指隴西邊關要塞,可見戍邊之寒遠,隴又有墳墓之意,所以又指戰爭之殘酷.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頷聯承接首聯,進一步寫出了邊塞的荒涼景象.“狐“字,使人聯想到狐死首丘,傳說狐之將死,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對家鄉的思念,與荒涼形成對比突出戍卒的思鄉之情.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頸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邊地的寒冷、陰暗、蕭條與士卒壓抑、沉悶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尾聯總結全詩,點出了戍卒思鄉這個主題.正因為有了這個主題,則前幾句詩的蕭條之景也找到了落足點.“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內心情緒的傳達.

【點評】古詩詞的鑒賞的答題,最關鍵的是要讀懂詩歌,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針對具體題型,采用不同的答題方法,解決相關的問題.要根據詩歌題材答感情.

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①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于不滿現實,常寄情于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于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②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③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④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4.(6分)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

金就礪則利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 ,不以千里稱也。

(韓愈《雜說(四)》)

而伯樂不常有 駢死于槽櫪之間

(3)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豐年留客足雞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考點】39:名篇名句默寫.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古詩文默寫首先要能夠背誦相關古詩詞,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夠正確書寫,只要有錯別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題時書寫一定要仔細,不能出現書寫錯誤.

【解答】(1)金就礪則利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重點字:礪、知、矣)

(2)而伯樂不常有 駢死于槽櫪之間 (重點字:而、駢、槽櫪)

(3)豐年留客足雞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點字:豚)

【點評】此題考查點為“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平時學習中一是要認真背誦考綱規定的篇目,二是對考綱沒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積累,三是要注重正確書寫,注意一些易錯的字.總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5.(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保護人

【法】莫泊桑

瑪蘭做夢見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官運!

有天早上,他從報上看到從前一位同學新近當了議員。瑪蘭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學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議員搖身一變當了部長,半年后瑪蘭就被任命為行政法院參事。

起初,他簡直有點飄飄然了。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來走去,仿佛別人只要一看見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來出于一種有權勢而又有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壓抑不住要去保護別人的欲望。無論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興地迎上去,不等人家問,就連忙說:“您知道,我現在當參事了,很想為您出點力。如有用得著我的地方,請您甭客氣,盡管吩咐好了。我在這個位置上,是有權力的。”

一有機會,他對任何人都主動給予無限慷慨的幫助。他每天都要給人寫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紹信,他寫給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無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準備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經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個房門口躲雨。那兒已有個老神父。在當參事前,他并不喜歡神父。自一位紅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氣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對他們也尊敬起來。他看看神父,關切地問:“請問您到那一區去?”

神父有點猶豫,過了一會兒才說:“我朝王宮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這把傘。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參事。”

神父抬起頭,望望他:“多謝,我接受您這番好意。”

瑪蘭接著說:“您來巴黎多半是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嗎?如果您用得著我,盡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為難。吞吞吐吐地說:“啊!是一件無關緊要的私事……一點小誤會。您不會感興趣的。是……是一件內部的……教會方面的事。”

“哎呀,這正屬行政法院管。您盡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腸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見勒爾佩、薩翁兩位先生。說不定還得見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懇切地去替您托托關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著說了許多感恩的話。

瑪蘭高興極了。“哼!您可碰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決起來一定非常順利。”

他們到了行政法院。瑪蘭把神父領進辦公室,請他坐在火爐前面,然后伏案寫到:“親愛的同事:請允許我懇切地向您介紹德高望重的桑蒂爾神父,他有一件小事當面向您陳述,務請鼎立協助。”

他寫了三封信,那受他保護的人接了信,千恩萬謝地走了。

這一天平靜地過去了。瑪蘭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來,吩咐人送來報紙。他打開報紙念到:

有個桑蒂爾神父,被控告做過許多卑鄙齷齪的事……誰 知他找到一位叫瑪蘭的行政法院參事做他的熱心辯護人,該參事居然大膽地替這個披著宗教外衣的罪犯,給自己的同事們寫了最肯切的介紹信……我們提請部長注意該參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為……

他一下就蹦起來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對他他說:“唉!您簡直瘋了,居然把那老陰謀家介紹給我。”

他張皇失措地說:“別提了……您瞧……我上當了……他這人看上去那么老實……他耍了我……卑鄙可恥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設法狠狠地懲辦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寫信。請您告訴我要辦他,得給誰寫信?……對,找總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寫道:“總主教大人:我榮幸的向閣下報告,最近有一個桑蒂爾神父欺我為人忠厚,用盡種種詭計和謊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語哄騙,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轉頭對同事說:“您看見了吧,親愛的朋友,這對您也是個教訓,千萬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

(據郝運譯文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DE

A.由于同學的幫助,瑪蘭才當上了行政法院參事。因此他無論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動 向對方提供幫助,這是他回報的方式。

B.在當參事前,瑪蘭并不喜歡神父,但是在一位紅衣主教向他請教以后,“他對他們也尊敬起來”。這樣描寫達到了照應上文的目的。

C.瑪蘭被珀蒂帕訓斥后,急于為自己辯解,并馬上歸罪于桑蒂爾神父。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護別人,但實際上更關心自己的利益。

D.給總教主寫信后,瑪蘭告誡同事要牢記自己的教訓,“千萬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這表明他力圖文過飾非,變被動為主動。

E.桑蒂爾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麻煩瑪蘭,因此他回應瑪蘭的請求時吞吞吐吐,這種神情表現了他內心的猶豫。

(2)小說中的瑪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3)小說后半部分引用了報紙上的一段報道,作者這樣寫對情節安排有那些作用?

(4)這篇小說以“保護人”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并作分析。

【考點】41:小說閱讀.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2)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緊抓住小說的故事情節.通過情節中的人物語言、動作等,來認識人物形象.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作用題是現代文閱讀中的重頭戲,經常會考到,一般這種題要從兩方面去回答,一個是內容,一個是結構,二者缺一不可.

(4)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分析作品結構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D級.此題是一道開放題,針對這些評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的觀點定然不會相同,有贊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無論哪種見解,都要圍繞文章的內容說出相應的理由.

【解答】(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項“這是他回報的方式”錯.第四段中有“為了炫耀”“后來,出于一種有權勢而又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等內容,可知瑪蘭“主動向對方提供幫助”,只是出于虛榮心,而不是“回報”.B項“照應上文”錯誤,應是交待下文他主動幫助桑蒂爾神父的心理根源,即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C項桑蒂爾神父“被控告做過許多卑鄙齷齪的事”,可知他的“吞吞吐吐”“表現了他內心的猶豫”有誤,應是心虛和難以啟齒.

(2)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的能力.瑪蘭是小說的主人公,對其形象的把握,可以從小說的情節入手,從小說對人物的具體描寫中概括其形象特征.如第四段中有“為了炫耀”“后來,出于一種有權勢而又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等內容,可知瑪蘭“主動向對方提供幫助”,是出于虛榮心,可見瑪蘭愛慕虛榮.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答題時可以從情節安排、讀者感受等方面思考;同時需要緊扣小說情節和主題,從文本出發思考.小說寫到瑪蘭幫助桑蒂爾神父寫了三封介紹信,那么結果如何呢?小說沒有直接交代,而是引用報紙上的話告訴讀者那個很壞的惡果:他幫了一個壞人,并被通報批評了.引用報紙上的報道,有如下作用:增強了表達效果,既交代了三封信的結果,也表明了事態的嚴重后果,節省了篇幅,使情節緊湊集中,行文簡潔;與開頭部分的瑪蘭飄飄然炫耀形成呼應,還與前文瑪蘭的高興形成反差,造成強烈的對比,且為后文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4)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分析作品結構的能力.本題要求考生對小說為什么以“保護人”為題做出探究,命題人給了“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探究角度,只要考生抓住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做言之有理的探究,都能得到較高的分.關鍵是選好角度有條理地作答.答題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比如,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以“保護人”為題,能更好地突出小說人物的心理特征,想處處以保護人的姿態去保護其他人,實現自己的虛榮心;以“保護人”為題,還有諷刺的意味.分析應重點講標題是如何起到這方面作用的.

參考答案:

(1)DE

(2)①自私,趨炎附勢,見風使舵;②偽善,愛慕虛榮,自高自大;③天真,熱心,卻沒有原則.

(3)①補充敘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間的矛盾關系,使情節的內在邏輯更加合理;②加速情節發展,為下文瑪蘭的言行提供依據,使小說進入高潮;③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強化情節平中見奇的效果.

(4)觀點一:使主題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以小見大,揭露當時法國上層社會的不良風氣和多種黑暗現實;②諷刺官場中趨炎附勢、官官相護、相互推諉的丑惡現象;③揭示出一個道理:如果社會需要保護人,如果大家都尋求保護人,社會就會失去“保護”,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公正的思考與追求.

觀點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①抓住“保護人”時刻想要保護他人的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張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惟妙惟肖地刻畫人物性格;②以“保護人”為線索,使對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過“保護人”含義的變化,淋漓盡致地集中呈現小說的諷刺特色.

觀點三:使情節結構更加緊湊、有序.

①以“保護人”的故事構成情節發展的主體,使結構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護”與“被保護”為紐帶,聚攏各種人物矛盾,使結構層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圍繞“保護人”安排相輔相成的明暗兩條敘事線索,使結構收放自如,平中見奇.

【點評】小說閱讀與解題步驟

閱讀步驟:

1、標序號2、抓文脈(按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3、邊讀邊劃關鍵詞,適當點評(尤其是有關人物的)

解題步驟:

1、審題干;2、定考點;3、根據模式醞釀;4、準確答題,力求準、全、通.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6.(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雜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個秋日,馬尼拉洛斯巴洛斯鎮國際水稻研究所的學術報告廳里,正在舉行國際水稻科技界的盛會座無虛席。會議開始,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農業部前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莊重地引領袁隆平走上主席臺。這時,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頭像,下方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體英文字。報告廳里頓時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國際同行的推崇,確實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與汗水的價值,以及來自光明正大的競爭對手的真誠友誼和溫暖。想到國內學術界某些權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滾出來的土老冒,把雜交水稻技術視為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袁隆平內心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

會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納森博士開玩笑說:“您今天這樣‘突然襲擊’,大張旗鼓地‘販賣’我,可真叫我有點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給您一個驚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應邀來合作研究時,您竟然給我定了個每月800美元的實習研究生工資!”袁隆平笑著說。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納森提出嚴正抗議,準備拂袖而去。經斯瓦米納森反復道歉,極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為特別研究員,每月工資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來。

“哈哈,您還記得那件事哪!說實話,那時候我們看您在國內地位也很低似的,這里給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們丟份。加上那時我們畢竟還沒有親眼見過成功的三系配套雜交水稻,所以給您定工資估計為您在國內的10倍,想來您該可以接受。沒想到您還很有氣派!而第二年我們就看到中國政府給您頒發了科技特等發明獎,而且您的偉大成果也讓我們親眼看到了。所以我們后來一直為那件事感到慚愧。今天,也算是我們正式為您正名吧!”

“哈哈,原來閣下您也曾親自參與歧視我的‘勾當’啊!坦率地說,我們在國內是從來不爭經濟利益的。可是,到了您這里,拿多少錢可就關系到中國科學家的尊嚴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爭’到底啊。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打不相識’.這就像我們國際科技界的朋友們,實際都是同一陣地上的競爭對手。但是也正因為在同一陣地上競爭,才有機會成為朋友啊!我和您一見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們的友誼也將更加長久。是不是?”袁隆平說。

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使水稻平均畝產比原先增加20%以上。這項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不僅有助于中國已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為此,他被美國科學院選聘為外籍院士,院長西瑟羅納先生介紹袁隆平當選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發明雜交水稻技術,為全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湖南郴州農民曹宏球專門花錢雕了一尊漢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紹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攻讀博士學位,這些研究生學成后都選擇留在外國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開玩笑說:“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飛了,您可是白費心血了!”袁隆平則認真地回答說:“你們不要見識短淺。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未來,需要大量超過袁隆平的人才。優秀的人才的成長需要廣闊的自由天地,讓他們通通窩到我的手下萊,受著我的思想束縛,而且我還無法給他們提供一流的研究條件。怎么能使他們成長為超過我的杰出學者呢?一旦祖國有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他們隨時都會回來的。相反,如果他們回來而又無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來干什么呢?”

(摘編自莊志霞《袁隆平傳》)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BE

A.斯瓦米納森博士在他主持召開的一次國際水稻科技界會議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為世界著名水稻專家而廣為人知。

B.袁隆平因為發明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為全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被美國科學院選聘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農民曹宏球為了感謝袁隆平給他送來了好種子,專門花錢請人雕了一尊漢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經他介紹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攻讀博士學位,為了成為超過老師的杰出學者,學成后都選擇留在外國工作。

E.本文通過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關事跡的描述,表現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博大胸懷以及勇于探索、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

(2)盡管被國際同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內心卻“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這是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3)有人說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飛了”,他是“白費心血”,袁隆平卻認為這種看法是“見識短淺”。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4)袁隆平和斯瓦米納森是同行,可他們一見面就為尊嚴“打了一仗”,最終又成為朋友,而且認為彼此的友誼“將更加長久”。請你就對“同行”、“尊嚴”、“友誼”三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考點】43:傳記閱讀.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傳記的閱讀要求:

1.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

2.分析傳主的性格、情感,把握傳主的性格、情感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

3.理解作者的評論、思想,分析作者的評論、思想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

4.通過分析作品的選材、表現手法、修辭技巧、語言特色等藝術形式,了解作者這樣處理的意圖;

5.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題方法:觀點+文本的材料+總結)

【解答】(1)A、B、C、D四個選項是對傳記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E項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和概括。B項最符合原文意思,是第一正確選項,給3分;E項中的“不計名利”雖然符合袁隆平的實際,但在原文中表現并不充分,所以是第二正確選項,給2分;C項曹宏球“為了感謝袁隆平給他送來雜交水稻種子”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所以只給1分;A項“斯瓦米納森博士在他主持召開的一次國際水稻科技界會議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為“雜交水稻之父”而非“世界著名水稻專家”廣為人知。D項“袁隆平的研究生…學成后都選擇留在國外工作”的原因并不是“為了成為超過老師的杰出學者”,因而A、D兩項均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為錯誤選項,所以均不給分。

(2)居第二段末,袁隆平內心的“悲哀”來自于“把雜交水稻技術視為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據第三段只給袁隆平800美元的實習研究生工資,據第四段開頭“那時候我們看您在國內地位也很低似的”,可知袁隆平盡管在國際上有了地位,在但國內還沒有什么聲望。

(3)需要弄明白袁隆平為何要送他們出去(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即使他們不回來了,但他們也會為全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貢獻(將來,祖國可以召喚他們).據最后一段“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未來,需要大量超過袁隆平的人才。優秀的人才的成長需要廣闊的自由天地,讓他們通通窩到我的手下萊,受著我的思想束縛,而且我還無法給他們提供一流的研究條件。怎么能使他們成長為超過我的杰出學者呢?一旦祖國有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他們隨時都會回來的”可以回答。

(4)考生首先要弄懂這里的“同行”、“尊嚴”、“友誼”分別是針對什么而來的,再根據上下文,結合選文的中心觀點加以分析、提煉。

答案:

(1)答B 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答A、D不給分。

(2)①斯瓦米納森的推崇使他產生了對比聯想;②他尚未得到國內學術界某些權威的承認;③雜交水稻技術被視為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

(3)①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未來,需要大量超過袁隆平的人才;②優秀人才的成長需要廣闊的自由天地,國外一流的科研條件更有利于杰出學者的成長;③一旦祖國有條件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他們也會隨時回來。

(4)

觀點一:同行有可能成為朋友。

①彼此為同行,就有機會認識并可能成為朋友;②同行的認可,又能給人帶來溫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觀點二:維護尊嚴,既要斗爭又要有一定的讓步。

①斯瓦米納森曾因為擔心“丟份”而“歧視”袁隆平,當看到他“準備拂袖而去”時就馬上讓步;②斯瓦米納森親眼看到袁隆平的偉大成果后主動為他正名;③袁隆平為維護中國科學家的尊嚴而嚴正抗議,斗爭到底。

觀點三:經過“斗爭”的朋友,友誼才會更加長久。

①不打不相識,通過斗爭可以加深了解,從而建立友誼;②競爭對手間要保護友誼,必須真誠,讓對方感到溫暖。

【點評】人物傳記的閱讀注意點:

1、閱讀傳記作品必須聯系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

2、閱讀傳記作品必須認識到傳主的成長經歷并感悟傳主的心路歷程;

3、閱讀傳記作品必須懂得傳記作品與其他文學作品的區別;

4、閱讀傳記作品還要關注傳主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7.(3分)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有些人取得一點成績,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這樣的人終究不會有大的作為.

B.看到果農家里汗牛充棟的黃燦燦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為這說明我們開發的新品種產量高,品質好.

C.對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多加指導,還要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盡快地成熟起來.

D.開發商們對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式一直諱莫如深,由此導致的開發商與業主之間的經濟糾紛經常發生.

【考點】18:成語.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相關成語的意思,正確辨別他們的感情色彩、修飾對象、使用范圍等.解答時聯系上下文,從詞語與語境的語意關系、搭配關系等方面篩選,再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選項.

【解答】A.自命不凡: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符合語境。

B.汗牛充棟: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此處形容“橙子”,修飾對象錯。可改為“堆積如山”。

C.少不更事: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么事情。指經驗不多。符合語境“年輕人”、“使他們盡快地成熟起來”;

D.諱莫如深: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符合語境。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正確使用詞語(成語)的能力.在平時的復習中應養成規范使用漢語言文字的習慣,不要被一些媒體的錯誤用法所誤導,并注重積累.積累一些常見的近義詞、易錯詞,注意區分近義詞中不同語素的含義,做題時根據語境分析哪個更合適;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中培養語感,注意基本詞語使用的語境.

8.(3分)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最近相關部門對兩個小區的住房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結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標,而引發甲醛超標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適的裝修造成的.

B.李先生認為服飾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將之訴至法院,要求停止傷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幣的經濟索賠和元人民幣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C.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設的啟動,對道路、交通、媒體、通訊等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相關,長沙商業圈無疑也將面對重新洗牌的機會.

D.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形成10個左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較強、知名度較高、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份額的世界級品牌.

【考點】27:病句辨析修改.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能力,要結合常見病句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如果遇到難以確定的選項,可以按病句類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過劃分句子的結構來發現病因.

【解答】A.句式雜糅,“原因是”和“造成的”雜糅,刪去“造成的”;

B.成分殘缺,“提出”缺少賓語,在句末加上“的要求”;

C.并列不當,“道路”包含于“交通”

D.表述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能力,了解常見病句類型以及掌握劃分句子結構的能力是解決此題的關鍵.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正確表述,也可以和同學多交流,這樣就可以慢慢培養我們的語感.

9.(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玉樹藏族自治州 , , , , , ,玉樹既是“三江源頭”,也是“藏獒之鄉”和“蟲草之鄉”。

①東南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連

②是長江落差最大的標志點

③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點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氣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考點】26:排列句子順序.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作答此題主要運用排除法,在通讀語段的基礎上,了解語段的主要內容,根據結構、語意關系(邏輯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等)以及語段中的一些提示性詞語(如:關聯詞、代詞等)判斷先后順序.

【解答】通讀語段,要排序的六個句子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①、③、⑤句說的是玉樹的地理位置,②、④句說的是這里落差大的特點,⑥句說的是這里的氣候特點,這三部分內容應各自成體系,據此排除B、D項。再依據通常的敘述習慣,介紹一個地方一般先介紹其地理位置,然后才是其他特點,故⑤應排首句,排除A,本題選C.通讀排列后的句子符合語感和句子的內部邏輯關系。

故選:C。

【點評】本題重點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能力以及文段邏輯順序安排的能力.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正確表述,也可以和同學多交流,這樣就可以慢慢培養我們的語感.

10.(5分)下面是關于“感恩教育”的評論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請根據上下文,補寫畫線處的內容。要求緊扣主題,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5個字。

近年來,不少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都要求學生給父母洗一次腳。這引發了有關人士的質疑: 難道感恩就只是給父母洗腳嗎?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知恩圖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學校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年齡以及生理與心理的差異和特點,只是簡單地采取 “一刀切”的模式 ,恐怕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反而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感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

【考點】81:綜合讀寫.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的能力,涉及語言的連貫、準確等.解答此題,要注意尋找突破口,由“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可判斷⑤處填寫的內容應該是綜合性的.

【解答】①由“質疑”一詞可判斷①處應該是用疑問句.

②由“無疑”“學生的年齡…”可判斷②處所填內容應該是對感恩教育活動具體內容的概括.

③由“簡單地采取”可判斷③處應填寫體現否定態度的句子.

④由“不但”可判斷④處填寫的句子應以“反而”或“而且”開頭.

⑤由“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可判斷⑤處填寫的內容應該是綜合性的.

答案:

①難道感恩就只是給父母洗腳嗎?

②學校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③“一刀切”的模式

④反而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⑤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中檔題,主要考查學生語言的連貫、準確等.

11.(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內容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同。

種子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芽;

雛鷹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遠不能高飛;

鉆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遠不能生輝。

【考點】83:仿寫.菁優網版權所有

【分析】本題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考查類型為續寫式.仿寫原則,仿寫句子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形似:結構、修辭、關聯詞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神似:語境契合、格調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創新.

【解答】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句式特點:什么,如果害怕怎樣,那它永遠不能怎樣.再分析句子中的內容:種子要發芽,一定要先被埋沒,鮮花盛開后肯定會凋零,這些都是它們的必經階段.所以我們寫句子,句式要符合分析的句式特點,內容必須是這個所選事物必須經歷的.

答案示例:

蠟燭如果害怕燃燒,那它永遠不能發光.

航船如果害怕風浪,那它永遠不能到達彼岸

【點評】仿用句式的三個注意點:

“仿”的是形式,表達的內容是“新”的,仿寫考查的重點側重在內容上,即新造語句的內容是否合理,形象是否生動,含義是否深刻.

1、句式一致

試題往往給出了范例句式,或要求與某一劃線句式相同.這樣,就使所造語句是否符合要求、句式是否一致成了關鍵.有時候要仿寫的是一個短語,那就要考慮到短語結構,如例句是主謂結構,仿寫語句也應如此.

2、內容統一

仿造語句在內容上要與上下文銜接自然,連貫統一,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有機敘述層次或論述結構.它往往要求仿句與所給語境思想一致,內容貫通,往往還涉及到感情一致、風格一致等問題.如所給語句文采飛揚,充滿褒獎之情,那么所仿寫語句也應與之一致,否則就會顯得很不協調,不統一.

3、修辭恰當

高考往往把句式考查與修辭考查結合起來.從考題來講,比喻、排比、對偶、反問等修辭手法出現的幾率較高.修辭恰當這一要求增加了試題的難度.

六、寫作(60分)

12.(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種熱帶觀賞魚,在小魚缸里不管養多長時間,也只能長到3寸來長。然而,將這種魚放到大水池中,兩個月就可以長到一尺長。

狼是一種有極強好奇心的動物,它們對周圍的環境總是充滿興趣,不斷體驗,從而躲避危險,發現實物,頑強地生存下來。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隨機挑選出一些學生作為“最有前途者”,然后將名單交給班主任。由于老師對這些學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個月后,他們的成績明顯提高。

以上現象啟發人們認識到人才成長是有一定規律的。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216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挠vk| 太原教育电视台| 九龙城寨在线观看| 女同性恨| 西藏卫视在线直播| 咖啡爱上香草电视剧| 公司辞退员工的合法流程及赔偿| 出轨的女人电影| 大老鼠图片| 安姨电影| xiee| 和风有关的四字成语| 日日拍夜夜拍| squirt cytherea video| 音乐会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 美女写真视频网站|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我们的快乐人生 电视剧| 第一财经今日股市直播间在线直播| 还珠格格演员表| 欢乐的牧童钢琴谱| 和平视频| 美国要塞1986| 草刈正雄| 穆丹| 黄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骚扰电话怎么弄,不停的给对方打| 女人香韩国电影| 我的m属性学姐|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在线直播| 播放哪吒| 陕西卫视节目表| 古今大战秦俑情电影| 汤唯和梁朝伟拍戏原版视频在线观看| 马路虫子图片| 就爱小姐姐| 春心荡漾第二季无删减| 迷夜电影| 手心里的温柔女声版| 范冰冰性感| 詹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