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原文及翻譯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kūn)黃華(huā)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原文翻譯
早晨,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等待在陽光下曬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生機。
常常擔心肅殺的秋天來到,花和葉都變黃衰敗了。
千萬條大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回來?
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知道圖強,到了老年頭發花白,一事無成,悲傷也沒用了。
長歌行標題、作者解讀
我們接觸很多樂府詩,但多是唐朝人寫的新樂府詩。比如王之渙的《涼州詞》,王翰的《涼州詞》,盧綸的《塞下曲》,王昌齡的《出塞》等。對于漢樂府詩,我們一年級時學習過《江南》。
樂府是秦漢時期朝廷設立的音樂機構,主要職能:①收集、整理各地民間音樂,②創作、演奏音樂。
因為絕大多數詩歌是從民間收集到的,所以很多漢樂府詩歌都沒有署名的作者。詩題直接使用體裁名。《長歌行》這種體裁就有很多首,在名分時,我們經常會用體裁名加詩文第一句。比如這首詩,我們就叫它為“《長歌行》(青青園中葵)”。
長歌行詩文解讀
這首詩的概念講的是:菜園中生長著綠油油的葵菜,露水等待著陽光照耀。溫暖的春天散布恩德,萬物都在享受著光輝。人們經常擔心秋天來臨,因為那個時候花草樹木都變得枯萎了。無數條河流都在向東流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向西倒流。年輕的時候不努力,等到長大了就只能白白悔恨傷悲。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葵”,葵菜。“晞”,曬。“日晞”,陽光照耀。菜園中生長著綠油油的葵菜,露水等待著陽光照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陽春”,陽光照耀的春天,形容溫暖的春天。“布”,散布。“德澤”,恩惠。溫暖的春天將恩惠灑向世界,世間萬物都熠熠生輝、生機勃勃。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秋節”,秋天、秋季。“焜黃”,花草樹木枯萎發黃。“華”,通假字,通“花”。“衰”,衰敗,凋零。人們經常擔心秋天來臨,因為那時花草樹木都變得枯黃。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百川”,不是一百條河,而是很多條河。無數條江河向東奔涌進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向西倒流。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少壯”,少年、青年時期。“老大”,長大變老的時候。“徒”,徒然,白白地。“傷悲”,悲傷。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奮斗,長大了只能白白悔恨傷悲。
詩人站在菜園當中,審視著植物和露水。面對這樣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時,心中產生了感慨,蔬菜和露水都在只爭朝夕的努力。非常擔心秋天的到來,因為秋天會將一切努力都抹去。人無法抵擋自然的變化。同樣,人也無法讓東水西流。
最后詩人想到了自己,如果自己在年輕的時候不知道珍惜時間、努力和積極,那么等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空嘆時間都去哪兒了。一切無法重來,后悔已無濟于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詩作為千古名言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成為了無數人的座右銘。
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詩人的關懷和擔憂了嗎?如果感受到了,請也要努力提升自己,把握時間,把握機會。不要將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長歌行背誦技巧
這首詩的字數非常多,僅次于我們曾經學習過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在記憶時,可以將詩文進行分組。
詩文的前四句主要是圍繞菜園進行創作,詩人先是描寫所看到的菜園中葵菜、露水、陽光。
第五至第八句描寫的是自然規律,春秋交替、萬物枯黃,河水東去,無法西流。
最后兩句是對人生的感嘆,也是一句千古名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分組之后,是不是就將詩文簡化了不少呢?讓我們一起記憶和背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