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必備知識點(2)
(七)中華民族精神
1、是什么(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包括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異: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文化包容性的意義: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關于愛國主義P74-75:
(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于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
(2)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3)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2、為什么:
①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P71
②是提高全民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要求。
③當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文化生活中存在喜與憂。
3、怎樣做(如何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①最重要的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借鑒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化與分化圖謀。
④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⑤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⑥肩負起為中華民族強基固本的文化使命,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
(八)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力。
2、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3、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4、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5、培育四有公民,大力發展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6、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7、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
8、發展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
9、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是什么(內容)
①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靈魂)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主題)
③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精髓)
④社會主義榮辱觀(基礎)
2、地位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核,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根本標識。
3、怎樣做
①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②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③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④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
⑤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十)如何培育文明風尚,建設和諧文化
①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②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的重要精神支撐。建設和諧文化,要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③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億萬人民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的偉大實踐,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責任,是當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
④還需要建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
(十一)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國家:
①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③加強公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引導公民遵守基本道德規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④樹立道德典范,發揮道德模范的榜樣作用
個人:
①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
③立足于實踐,嚴于律己,防微杜漸,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看了“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必備知識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