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2模塊考試卷試題
高一語文必修2模塊考試卷試題
1、 選出注音無誤的一組( )
A、惴惴(zhuì) 偈子(jì) 戳穿(chuó) 隔膜(gē)
B、蔭庇(bì) 饜足(yàn) 裙裾(jū) 叱咤(zhà)
C、蘊藉(jiè) 擷取(xxié) 偌大(nuò) 橫亙(ggènn)
D、會稽(kuài) 稽首(jĭ) 奔走呼號(bèn) 戮力同心(lù)
2、 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旌麾 蹈籍 引擎 骨梗在喉
B、決擇 渲染 安祥 婉順
C、喧囂 凝脂 蓓蕾 柵欄
D、惡夢 濃妝艷抹 馳騁 怙惡不悛
3.依次填入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俣嘧x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可_____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自己背起來。
?、谒雁渌饔驇装俅a頭的 人事哀樂,山光水色,歷史沿革_______文學殿堂,構筑出獨特的文學世界。
?、鄹舫赝ィ惶ь^便見那一片高聳的鋼筋水泥,把視線堵塞,遠景無法_______,荷池似乎膚淺多了。
?、茏詈茫€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_______。
A、喪失 導入 拓展 映襯
B、浪費 導入 伸延 陪襯
C、喪失 搬進 伸延 陪襯
D、浪費 搬進 拓展 映襯
4.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沒有什么話了,我走了,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B、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C、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D、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見,不知道是何時,在那里。他放佛說過,曾在北京聽過我的講義。
5.下列各句中,加線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先生對水的寫照,也許能幫助我們理解他的品格,幫助我們理解先生后半生在艱難的條件下為什么能取得空前絕后的史學成就。
B、有個貪官鬼使神差,竟然打起武侯祠前那一行柏樹的主意。
C、喬治-桑在我們這個時代具有獨樹一幟的地位。
D、馬克思逝世了,但他的偉大的成就卻越出了他的墳墓,居高臨下的勸告著人們。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A、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電腦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們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B、中學時代的那些同學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聲,至今還在我的耳邊回響。
C、一天,炮一連炊事員朱柯忠在去炮兵陣地的路上,突然有一個打扮成采豬草模樣的人迎面向他走來。
D、德育教育關系到培養什么人的問題,要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并與時俱進。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7-8題。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7.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 今行而無信 信:相信。
B. 顧計不知所出耳 顧:不過,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C. 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喜歡,高興。
D. 進兵北略地 略:掠奪、奪取。
8. 從后兩段文字內容看,對荊軻形象評價有誤的一項是( )
A. 擅長辭令,一席話以誠感人,終使樊甘心自刎獻首。
B. 果斷堅決,見太子丹“不忍”,便“私見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計,正確判斷行刺秦王的關鍵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為取“信物”誘使樊自刎。
三.閱讀下面古文,完成9——11題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信釣于城下,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觽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9.對下列加橫線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A.又不能治生商賈 做買賣
B.人多厭之者 厭惡
C.若雖長大 即使
D.一市人皆笑信 一:全,滿
10.下列語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1)常從人寄食飲(2)吾必有以重報母
A.(1)常常到別人家里去吃閑飯(2)我一定會有好東西來報答您
B.(1)經常和大家一起去吃飯(2)我一定會重重的報答您
C. (1)常常到別人家里去吃閑飯(2)我一定會重重的報答您
D.(1)經常和大家一起去吃飯(2)我一定會有好東西來報答您
11.下列對文意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 )
A.韓信雖然后來很有名,但當初也沒表露出什么可稱道的東西。
B.韓信因為人很好,經常得到大家的幫助,大家紛紛接濟他。
C.韓信肯受胯下之辱,表現了他作為大丈夫的能屈能伸。
D.漂母送給韓信食物吃,又不求報答,可見她的善良。
四.閱讀文段,完成12——15題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12.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
A.若使(派)燭之武見秦君
B.公從(聽從,同意)之
C.臣之壯也,猶(好像)不如人
D.許(答應)之
13.下列句子中“言”的意思與“佚之狐言于鄭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項( )
A.此人一一為俱言所聞
B.察納雅言
C.廣故數言欲亡
D.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1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臣之壯也”的“之”相同的一組是( )
(1)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2)公從之
(3)是寡人之過也
(4)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5)投諸渤海之尾
(6)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7)水陸草木之花
(8)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
A.(1)(6)(8)
B. (1)(3)(7)
C. (4) (6)(8)
D. (4)(5)(8)
15.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我早先沒有重用你,現在危急之中找您,是我的過錯。
B.我早先沒有重用你,現在危急之中找您,這是我的過錯。
C.我早先沒有重用你,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D.我早先沒有重用你,現在危急之中求您,是我的過錯。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70分)請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五.16、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翻譯文段中的句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蚯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7、名句默寫(每空0.5分,共9分):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學者必有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忍看朋輩成新鬼,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罷低眉無寫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自以心為形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鳥倦飛而知還。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思無邪。”
(10)宰予晝寢,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予與何誅!”
(11)________________,共君一醉一陶然。
(12)________________,知來者之可追。
七.18、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2分)
山地回憶
我每天到河邊去洗臉,河里結了冰,我登在冰凍的石頭上,把冰砸破,浸濕毛巾,等我擦完臉,毛巾也就凍挺了。有一天早晨,刮著冷風,只有一抹陽光,黃黃的落在河對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塊石頭上去,砸開那個冰口,正要洗臉,聽見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見我在這里洗菜嗎?洗臉到下邊洗去!”
這聲音是那么嚴厲,我聽了很不高興。這樣冷天,我來砸冰洗臉,反倒妨礙了人。心里一時掛火,就也大聲說:“離著這么遠,會弄臟你的菜!”
我站在上風頭,狂風吹送著我的憤怒,我聽見洗菜的人也惱了,那人說:“菜是下口的東西呀!你在上流洗臉洗屁股,為什么不臟?”
“你怎么罵人?”我站立起來轉過身去,才看見洗菜的是個女孩子,也不過十六七歲。風吹紅了她的臉,像帶霜的柿葉,水凍腫了她的手,像上凍的紅蘿卜。她穿的衣服很單薄,就是那種藍色的破襖褲。
十月嚴冬的河灘上,敵人往返燒毀過幾次的村莊的邊沿,在寒風里,她抱著一籃子水漚的楊樹葉,這該是早飯的食糧。
不知道為什么,我一時心平氣和下來。我說:“我錯了,我不洗了,你在這塊石頭上來洗吧!”
她冷冷地望著我,過了一會才說:“你剛在那石頭上洗了臉,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著說:“你看你這人,我在上水洗,你說下水臟,這么一條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臉上的泥土沖到你的菜上去?現在叫你到上水來,我到下水去,你還說不行,那怎么辦哩?”
“怎么辦,我還得往上走!”
她說著,扭著身子逆著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塊尖石上,把菜籃浸進水里,把兩手插在襖襟底下取暖,望著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說:“你真講衛生呀!”
“我們是真衛生,你是裝衛生!你們盡笑我們,說我們山溝里的人不講衛生,住在我們家里,吃了我們的飯,還刷嘴刷牙,我們的菜飯再不干凈,難道還會弄臟了你們的嘴?為什么不連腸子都刷刷干凈!”說著就笑得彎下腰去。
我覺得好笑??梢部匆?,在她笑著的時候,她的整齊的牙齒潔白的放光。
“對,你衛生,我們不衛生。”我說。
“那是假話嗎?你們一個飯缸子,也盛飯,也盛菜,也洗臉,也洗腳,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講衛生嗎?”她笑著用兩手在冷水里刨抓。
“這是物質條件不好,不是我們愿意不衛生。等我們打敗了日本,占了北平,我們就可以吃飯有吃飯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們就可以一切齊備了。”
“什么時候,才能打敗鬼子?”女孩子望著我,“我們的房,叫他們燒過兩三回了!”
“也許三年,也許五年,也許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們總是要打下去,我們不會悲觀的。”我這樣對她講,當時覺得這樣講了以后,心里很高興了。
“光著腳打下去?”女孩子轉臉望了我腳上一下,就又低下頭去洗菜了。
我一時沒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問:“你說什么?”
“說什么?”女孩子也裝沒有聽見,“我問你為什么不穿襪子,腳不冷嗎?也是衛生嗎?”
“咳!”我也笑了,“這是沒有法子么,什么衛生!從九月里就反‘掃蕩’,可是我們八路軍,是非到十月底不發襪子的。這時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襪子穿呀?”
“不會買一雙?”女孩子低聲說。
“哪里去買呀,盡住小村,不過鎮店。”我說。
“不會求人做一雙?”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誰做去呀?”
“我給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來,“我家就住在那個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沒有布,我家里有點,還夠做一雙襪子。”
她端著菜走了,我在河邊上洗了臉。我看了看我那只穿著一雙“踢倒山”的鞋子,凍得發黑的腳,一時覺得我對于面前這山,這水,這沙灘,永遠不能分離了。
(節選自孫犁《山地回憶》)
1.女主人公妞兒在一出場時對八路軍戰士進行了一系列的刁難和批評。(3分)
(1)是真的刁難和批評嗎?(2)她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妞兒的性格特征(不超過1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末尾,八路軍戰士為什么“一時覺得我對于面前這山,這水,這沙灘,永遠不能分離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2分)
A.女主人公是一個脾氣火爆、性格直率而又為人熱情、心地純真的山地女孩子。
B.選文以女主人公妞兒和八路軍戰士“我”之間關于“衛生”的討論為線索,重點是為了描寫抗戰時期普通百姓對勝利的渴望和八路軍戰士的必勝信念。
C.女主人公關于刷牙的一番“宏論”表明她從小生長在一個閉塞的小山村,對外界缺乏了解。
D.女主人公對八路軍戰士不穿襪子“也是衛生嗎”的責問,將劍拔弩張的氣氛消解成融融暖流。
E.選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之后。
八.作文(40分)
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