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2練習題
高中語文必修2練習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精美絕倫的舞蹈、高亢悲愴的民歌、清麗婉轉的戲曲、流暢上口的評書——由張繼鋼編劇、導演的大型山西說唱劇《解放》,在劇中自然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了深厚濃郁的地域文化特點及深邃的人文內涵,走出了中國舞臺藝術表現形式的新路子。
山西是中國民間文藝的富省,要想把這片土地上蘊涵與滋養的風格鮮明而獨特的舞蹈、民歌、戲曲有機融合起來,必須尋找到一個合理的藝術表達方式。以說書人的“講述”來串聯劇情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劇中,說書人作為“敘述者”,講述了一個悲劇性的故事:亮亮與小小青梅竹馬,亮亮答應娶小小,不讓她裹腳受罪。為了討生活,亮亮去走西口。小小盼星星盼月亮地等他回來。在世俗的壓力下,小小還是裹了腳。亮亮終于回來了,給小小帶回的卻是一雙大大的繡花鞋……這個故事的情節并不復雜,出彩是在于其獨特的舞臺表現。在舞臺右側,說書人始終有一個固定的空間:條案、驚堂木、茶具俱全,好似置身于“書場”。但全劇“敘述者”視角的處理又是靈活自如的,打破了時空的界限。說書人將“內視角”與“外視角”相互結合,隨著劇情的講述與推進,他們仿佛又作為“親歷者”與“參與者”,在故事中自由出入,在敘述時空中自由穿梭。這樣,他們的身份既是“敘述者”,又是“劇中人”,他們敘述情節、烘托情緒、渲染氛圍、品評人物,為劇中情節和人物“配音”,又駐足觀看、側耳聆聽、感同身受。他們的敘述與表演惟妙惟肖、入情入理,使整個舞臺調度帶給觀眾如電影蒙太奇鏡頭般的視線轉換,流暢地切換、組接,使各種藝術元素絲絲入扣地連結起來。
舞蹈則構成了全劇最為華彩的部分。《解放》是由女性纏足而引發的悲劇故事,并由此引申出“解放”不僅僅是對女性雙腳的解放,更是對精神束縛的解放。“解放”最終所蘊涵的是觀念的解放與思想的更新,寓意著社會進步的宏大主題。因此,“腳”無疑是全劇最重要、突出、核心的藝術意象。全劇中的幾段舞蹈,盡管表現風格上各有千秋,卻無不圍繞著雙腳來表達情境、宣泄情感與刻畫人物。劇中群舞《天足》,完全利用腳丫來舞蹈,舞臺上只有一雙雙腳整齊地排列,腳丫緊挨著腳丫,構成一組組令人驚嘆的視覺意象。少女的天真活潑、無憂無慮,完全通過腳趾、腳掌的動作來體現,此刻的腳仿佛具有了“面目表情”一般,把未被束縛的人性與天真表現了出來。
劇中配合情節與人物心緒出現的民歌與蒲劇,顯出原汁原味的地域風情。山西民歌《櫻桃好吃樹難栽》《女兒苦》《想親親》《割莜麥》《姥姥哭》《桃花紅杏花白》等,曲調或低回悲愴、或婉轉綿長、或高亢酣暢,樸拙、真摯的歌詞里,飽含著質樸、濃烈的情感,給人直擊心靈的感染力。
《解放》以巧妙的串聯推動情節與情緒,機智地融合了不同的藝術形式,使其“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樣的藝術組合如萬花筒一般,令觀眾充滿審美期待。
(選自呂益都《舞臺藝術形式的新探索》,有刪節)
1.下列對《解放》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解放》是由張繼剛自編自導的大型說唱劇。
B.《解放》展現了濃郁深厚的山西地域文化特點。
C.《解放》講述了一對小夫妻“走西口”的故事。
D.《解放》將說書、戲曲、歌唱、舞蹈融為一體。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山西民間文藝內容豐富,有精美絕倫的舞蹈、高亢悲愴的民歌、清麗婉轉的戲曲、流暢上口的評書,風格獨特。
B.以說書人講評書的方式來講述亮亮和小小的故事,既合理又靈活,這種藝術形式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C.說書人在舞臺上的固定空間十分重要,如果沒有了條案、驚堂木、茶具等道具,《解放》的舞臺表現就不會精彩。
D.因為說書人是劇情的親歷者,所以敘述起故事來就如數家珍一般,給人物配音也惟妙惟肖,一切都入情入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說唱劇《解放》既表現了對婦女雙腳的解放,更多的表達的是人的思想觀念要解放,這正是劇本所蘊涵的主題。
B.《解放》在舞臺藝術表現上的新探索就是全劇把“腳”作為最重要、突出、核心的藝術形象,用腳來傳情達意。
C.《天足》是劇中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少女的腳丫是舞臺上唯一的視覺意象,場面宏大,表演細膩,表現力強。
D.《櫻桃好吃樹難栽》《想親親》《桃花紅杏花白》等民歌,曲調風格多樣,歌詞飽含情感,顯現出山西的地域風情。
二、古文及現代詩閱讀(共2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3分)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管:鑰匙
B.勤而無所,必有悖心 勤:勤奮
C.蹇叔之子與師 與:參加
D.文王之所辟風雨也 辟:通“避”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3分)
A.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B.使出師于東門之外
C.爾墓之木拱矣 D.夏后皋之墓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晉國負責卜筮的官員,把晉文公出殯時棺材里發出的像牛叫的聲音解釋為君命大事,說明晉國已有作戰準備,這和蹇叔對戰事的分析是一致的。
B.秦穆公攻打鄭國是緣于杞子從鄭國派人傳遞回來的一個消息。這個杞子,應該就是《燭之武退秦師》中“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的那個“杞子”。
C.秦穆公就攻打鄭國的事去征求蹇叔的意見,說明穆公是信任蹇叔的。當他聽完蹇叔的分析之后卻謝絕了蹇叔的勸告,可見蹇叔的分析有違事理。
D.蹇叔不同意穆公偷襲鄭國的原因之一是,他認為興師動眾去襲擊遠方的國家,是不合適的。因為長途行軍,士兵會勞累不堪,戰斗力也會下降。
7.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無乃不可乎?(1分)
(2)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3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現代詩,完成8~9題。(7分)
江南煙雨
丁芒
這被雨水浸融了的江南,
哪兒是桃花,哪兒是楊柳?
綠葉兒都淡成了煙霧,
籠罩著遠處依稀的紅樓。
只有燕子像遺落的墨點,
在蒙茸細雨中來往穿梭,
翅上馱著濕漉漉的春天,
為她尋覓個落腳的處所。
呵,燕子,你別再啁啾,
春已隨稻谷播下了田疇,
你不見秧苗的連天翠色,
已經把乳白的云幔染透!
1980.7.11
8.本詩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作簡要賞析。(4分)
9. 詩歌的色彩美是其語言美的重要方面。請結合詩歌的內容,談談作者描寫了哪些色彩。(3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 。 (戴望舒《雨巷》)
(3)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 ,
。 (魯迅《記念 劉和珍君》)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16分)
劉文典千里赴清華
這天晚上,梅貽琦吃過晚飯,從屋里走出來,想散散心,信步向城西北三分寺附近走去。就在此時,耳旁聽到一個聲音:“月涵兄,我來了。”接著,就是一陣哽咽之聲。
梅貽琦將雙眼睜開,只見一位滿臉灰塵的中年人站在他面前。他失口說道:“啊,叔雅,是你呀。你終于來了。這些天,我一直惦著你呢。”
這位就是恃才自傲的“狷介”之人劉文典。此刻,只見他的頭發也有些灰白了。他身著一件破舊的藍布長衫,袖口和領口上沾滿了汗漬,黑得發亮。肩上挎著一個小包袱,就是他的全部行李了。此刻,他見到年齡與他相仿的梅貽琦,竟然仿佛一個在外流浪多年的游子,回到家鄉乍見父母,忍不住就要掉淚了。
梅貽琦完全能夠理解這種感情,劉文典是位性情中人。他對清華的一腔深情,在此刻終于毫無拘束地流露出來了。“七七事變”爆發時,劉文典未能及時南下,因此滯留于淪陷區。日本侵略者多次請他出任偽職,劉文典總是斷然拒絕。因而激怒了日本人,其住宅接連遭日寇搜查。當時,清華還留了一批人,他們負責管理清華的校產。他們將劉文典的情況告訴梅貽琦,梅貽琦十分替劉文典著急。劉文典曾留學日本,當然會講日語,但在日寇面前,“以發夷聲為恥”。他告誡自己說:“國家民族是大節,馬虎不得,讀書人要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清華南遷,在長沙與北大、南開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后來,長沙局勢吃緊,又被迫遷往昆明,這些事情,他都知道。他和清華相隔一年多了,路程又這么遠,這么艱險,但他對清華有深厚的感情。這年三月,他設法逃出虎口,輾轉兩月,終于來到了昆明,終于見到了“梅校長”,他又怎么會不激動呢?
劉文典是位才高學廣的“博雅之士”,又由于他極其“狷介”,因此,在后人當中,流傳著很多有關他的“名人軼事”。
劉文典十七歲進蕪州安徽公學學習,得到該校教師陳獨秀、劉師培的賞識,并受到他們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后又經陳獨秀介紹,到北京大學任文科教授。他一面教書,一面從事古籍校勘和研究,經數年奮斗,終于有成。當劉文典出版了《莊子補正》10卷時,陳寅恪為之作序,云:“先生之作,可謂天下之至慎矣。……然則先生此書之刊布,蓋為一匡當世之學風,而示人以準則,豈僅供治莊子者所必讀而已哉!”可見劉文典治莊子所達之深度。據說曾有人問起古今治莊子者的得失,劉文典慨而嘆曰:“古今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我劉文典,第二個是莊子本人,其余半個……”關于這半個,傳說不一,一說是指日本某學者,這個意思是說,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知莊子者除我劉文典外別無他人;一說是指馬敘倫先生或馮友蘭先生,因為他們二人都曾從哲學的角度講授老莊,因此只能算“半個”。其自視之高如此。
但也正是他自視甚高,才使得他成為一名不畏強權,注重氣節的剛正之士。當他出任安徽大學文學院長兼預科主任時,安大發生學潮,學生罷課,蔣介石叫他交出鬧事的共產黨員的名單并嚴懲罷課學生,劉文典當面頂撞說:“我不知道誰是共產黨。你是總司令,就應該帶好你的兵;我是大學校長,學校的事由我來管。”
“九·一八”事變后,劉文典每次上課,都要給學生講一段“國勢的阽危”,并且告訴學生日本侵略中國的險惡用心及歷史背景,叫學生們趕快起來研究日本。他自己則夜以繼日地翻譯有關資料。據當時的一位學生記載:“……有一天上國文時精神委靡得連說話都幾乎沒有聲音,說是因為昨晚譯書到夜里三時才休息。我當時聽了劉先生的話,眼淚真要奪眶而出了。”
在抗戰前的清華園里,劉文典以他的學問之廣博,性格之耿直,與吳宓、陳寅恪等人成為學生最愛戴的教授。由于他“形象生動”,學風嚴謹而民主,學生們有時還跟他開點善意的玩笑。那時學生辦的刊物,每年都要出專刊向新同學介紹校中情況,包括介紹名教授。他們是這樣向大家介紹這位“形象生動”的教授的:“鈴聲響后,走進來的卻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角式的平頭罩上寸把長的黑發,消瘦的臉孔安著一對沒有精神的眼睛,兩顴高聳,雙頰深入;長頭高舉兮如望空之孤鶴;肌膚黃瘦兮似僻谷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雖尚不至于骨子在身里邊打架,但背上兩塊高聳著的肩骨卻大有接觸的可能。狀貌如此,聲音呢?天啊!不聽時猶可,一聽時真叫我連打幾個冷噤。既尖銳兮又無力,初如饑鼠兮終類寒猿……且說劉先生外觀雖不怎樣動人,然而學問的廣博精深,性情的熱烈誠摯,卻是予小子到如今仍覺得‘十二萬分’(劉先生常用言語)地佩服的。”
當下,梅貽琦見劉文典一副熱淚就要奪眶而出的樣子,平日不茍言笑的他,此時也禁不住開玩笑地說:“叔雅,你這次來昆明,我可真是‘十二萬分’地高興呀!”
劉文典聽到這句模仿自己口吻的話語,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可淚水還淌在眼眶里呢,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發光。
(節選自《國學大師——劉文典》,有刪節)
1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3分)
A.梅貽琦散步偶遇劉文典,他說“你終于來了”,表明作為清華的校長,他對劉文典有些許不滿,嫌其歸校太晚。
B.劉文典見到梅貽琦時身穿一件袖口和領口上都沾滿了汗漬的藍布長衫,肩挎一個小包袱,說明他路途的艱難。
C.劉文典讀書時就得到老師的賞識,大學任教時還從事古籍校勘,他的《莊子補正》得到書序作者很高的評價。
D.劉文典深愛清華,當清華因戰事南遷昆明后,他不顧路途遙遠,歷盡艱險,輾轉兩月,千里赴清華,讓人欽佩。
E.文章結構嚴謹,首尾照應,從哭寫起,以笑作結,既表現了劉文典為人的真實,也預示著清華美好的未來。
12.劉文典見到梅貽琦的哽咽掉淚說明了什么?請簡要概述。(4分)
13.劉文典有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14.學生刊物對劉文典形象的描述,有人認為是對老師的大不敬,有人卻覺得正好相反。你是怎么看的?請結合現實,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5分)
第Ⅱ卷(49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共9分)
1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瑞典文學院把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一些作家、文化名人都認為,這次莫言獲獎是實至名歸,也是中國文學的驕傲。
B.《中國好聲音》中明星導師共同打造產業鏈的模式讓明星們長期共同投入, 對于此種模式產生的巨大經濟收益,有關人員一直諱莫如深。
C.雖然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異地高考的準入條件,各地有關2013年異地高考的方案細則也在陸續出臺,但絕大多數家長對此還是喜憂參半。
D.有人認為,中國高速增長的汽車明顯帶來了交通擁堵和大氣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如不加以引導和限制,指日可待的就是能源的短缺問題。
1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味地陷入昔日的痛苦中而無力自拔的人是可憐的,一味地陶醉昔日的成功而不思進取的人是可悲的。所以,人生要善于清零。
B.國家統計局公開表示,將調整平均工資的統計方法,計劃從2013年起分崗位統計平均工資,以更好地體現個體收入差異。
C.據有關數據表明,今年國慶長假道路暴堵的主要原因是由交通事件導致的,自駕出游代替其他交通方式也是一個因素。
D.對于在不久前的一些愛國游行中出現的打砸行為,有人認為那是為了羞辱和宣泄個人的不滿,這種看法是極其危險和有害的。
17.在下面語段的橫線處補寫總結句,使語段的意思完整明確。(不超過30字)(3分)
牛頓看到成熟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研究它的原因,發現了萬有引力的秘密,開創了物理學的一個新時代。瓦特從水開時蒸汽頂起壺蓋的現象中受到啟發,發明了蒸汽機。馬克思從人們每天都在進行的億萬次的商品交換中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發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指明了廣闊的道路……他們都能
。
五、作文(共40分)
18.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40分)
馮順弟是個懂得教育孩子的母親,從不在別人面前批評兒子,以免傷到兒子的自尊心。但每天早晨,她都要對兒子晨訓,兒子說錯的話,做錯的事兒,全都跟兒子講清楚道理,告訴兒子錯在哪里。不管家境多么窘迫,她也要為兒子買書,……后來她的兒子成為一個大思想家,一生得過35個博士頭銜。這個兒子就是胡適。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700字。
附加題(20分)
19. 根據下面的材料,對出下聯。(4分)
2012年6月24日9時07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下潛至7020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2時55分,神舟九號航天員駕駛飛船在一片柔和的淡紫色光暈中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一天之內,我國同時誕生了載人深潛和載人航天的新紀錄。
上聯:駕神舟重霄直上
下聯:
20. 從下列詞語中選取最恰當的5個,填入下面一段話的①~⑤處(請把所選詞語依次填寫在答題卡上)。(5分)
不止 不可逆性 積累 間接 嚴重 經過
積淀 傳染性 由于 不只 直接 可逆性
重金屬污染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土壤中的污染物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①
危害人類健康,或是通過影響水體和大氣環境質量②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重金屬污染通常會在人體中③一段時間才導致發病,一開始往往不會得到應有的重視。重金屬污染導致的病變大多具有④,一旦發病便難以醫治,以致對個人健康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像痛痛病、水俁病等,⑤危害患者健康,還影響患者生活的尊嚴,讓患者在痛苦中去世。
21. 把下面這個長句改寫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
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展現出獨具特色的儒家文化的儒學是一種以倫理道德思想為特質建構了為人們提供不竭的人生意義源泉的生活方式的觀念體系。
22.將下面一段文言文自行斷句,并譯為現代漢語。(6分)
楊布擊狗
楊朱之弟楊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子毋擊之,子亦猶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來,子豈能毋怪哉?”
(《韓非子·說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