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一輪復習方法
在進行一輪復習前,制定合理、科學的復習計劃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個復習階段設定明確的目標,例如“掌握10個重要反應方程”的目標,有助于保持復習的動力和方向。小編整理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方法,接著往下看吧。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方法
回歸教材,夯實基礎
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內容源于課本教材,考試形式靈活,考試覆蓋內容廣泛,因此,一輪復習中,我們應當始終以課本為主,具體實施:
(1)回歸教材:引導學生提前自主學習,課前復習高一、高二學過的課本知識,教師帶著學生從課本中把考試的重點、難點梳理出來,這個階段重點進行“雙基回顧”。
(2)拓展歸納:演繹歸納重點知識,形成系統思路,運用課堂訓練形式,聯系生活實際,有機結合進行知識的“課堂拓展”。
(3)課后精練:每節課后進行作業練習,教師及時批改,對常考、常錯知識點精講精練,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
(4)統練測考:每一章知識復習完以后,每班可以針對性進行統練測試,每一個階段復習完以后,全年級組織大型考試。教師在選題上重視基礎考察的同時,還要重視能力的考察。
主干知識、系統復習
我們在一輪復習把教材分為六章進行,全面覆蓋了高考考試范圍內的所有考點知識。第一、二、三章主要就元素化合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進行展開,第四章有機化學、第五章實驗化學,第六章化學與生活專題,每一章的設計以及課程講解,除了兼顧由淺入深外,還要考慮在高考中的分值比例,系統化復習的同時,形成知識網絡體系。
重視化學實驗及探究
化學實驗以及實驗探究,一直是高考化學中得分率低的。近幾年高考實驗題比較重視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思想和原理的考察,試題形式靈活,具有創新性。在復習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建議:
課本實驗復習:課本實驗中的實驗原理、目的、要求、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基礎的實驗知識梳理清楚。
科學實驗探究:教師把科學實驗材料,設計一些實驗探究題,帶著學生認真分析實際實驗所產生的誤差原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實驗探究能力。
經典高考題目研究:從不同角度分析高考化學實驗,帶著學生學會讀題,從題目中,培養讀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關注社會科技、生活
今年北京高考考了屠呦呦老師獲得諾貝爾獎,2015年考了傳統文化技術,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以及學習中除了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還要關注社會生活、科技知識。在一輪復習中注重社會科技、生活知識素材的累積。
緊跟高考趨勢
研究近幾年高考試題,細心揣摩高考命題者的思路,逐漸摸清高考命題的方向,緊跟高考趨勢,時時關注社會新科技動態,教會學生正確把握解題方法和技巧,有針對性的復習。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技巧
1,【實驗的復習 】
重視對基本實驗的復習,培養學生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
要通過典型實驗,深入理解化學實驗原理(反應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結果的處理、實驗安全、實驗評價等,能處理實驗中出現的非 預期現象,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也要學會準確、簡練、全面地表述實驗現象、結果、過程以及結論,切實提高實驗能力。
2,【不要“迷戀”復習資料】
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比盲目做題更重要。
復習是一個學習階段,將已經學過的各章各節的知識在整體觀念的基礎上重新審視,豁然開朗,融會貫通,從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到整門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
復習固然可以提高能力檔次,但是提高還是有一定極限的,學生要量力而行,能使精力、時間發揮好的效果,在復習中貫徹拼搏精神,力爭更好的效果。
3,【復習時要注意的問題 】
各類習題或是各種考試題,無非都是設置一些新情景和條件,要求考生分析解決一些問題。這里所考核的,實際上就是接受信息(包括已經學過的知識、從做過的實 驗中所得到的信息、考卷上所給的信息等等)、處理信息(將這些信息進行調用、篩選、轉換、重組)和輸出信息(運用文字、符號、方程式、圖表等表達方式)的 能力。這三方面的能力培養要靠平時訓練積累的。
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避免簡單的機械重復和陷入“題海”。通過練習要達到強化記憶、熟練地掌握知識、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薄弱環節、擴大知識的應用范圍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要善于反思。在復習過程中,特別是做題、單元考試、大型考試后,要善于反思,自己的復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獲得了鞏固和深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作進一步思考,
要講求規范。注意規范化學用語的使用(如化學專用名詞、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規范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關。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
研究信息,把握方向
把握命題方向及命題特點,對理清高三一輪復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化學復習計劃尤為重要。關注教材中探究問題和習題。研究性學習內容、新科技等閱讀材料的內容,有些成為高考命題的引發點,常規的重點基礎知識和要求是高考命題的依據,這些都明顯體現在這幾年高考命題中,所以熟悉新教材,將有利于把握復習的方向和深難度,有利于增強復習的目的性。
夯實基礎,提高能力
關注基礎,步步為營。系統復習,注意以化學教材和復習資料為依托,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系性和應用性。對考試說明所要求化學知識和技能都要一一復習到位。引導反思,提高能力。能力的培養是高三一輪復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考試說明明確考查三大學習能力(信息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
復習中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
高三一輪努力培養各種能力,在狠抓雙基上下功夫,搞清化學知識間的聯系和知識點本身所具有的特點,解決疑難問題。要學會正確理解、注意聯想,重視實驗,講究巧練,培養能力,善于記憶,前后對比,摸索規律,經常回憶,不易忘記。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措施一一對應,目標明確,進步即可明顯。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側重點
1.夯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高三一輪復習是歷時最長,內容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復習,其復習效果直接影響高考成績。分析近幾年各地高考試卷可以看出,化學第一卷都是以基礎形式題居多,考察的主要是簡單的元素化合物、基本實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識。因此,高考復習注重基礎性是必要的,嚴”課標“扣”課本“,貫徹落實基礎性就是要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零碎的知識——規律化。
因為化學知識具有零、散、碎、雜、多等特點,給我們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高三復習必須要消滅這些障礙。況且根據現在新課標的編排體系,我們對同一個知識點的很多認識并不是集中的。在基礎年級對知識的認識在編排上的安排是螺旋式上升的,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貫穿在不同的時期,高一必修學,高二選修也學,這就造成了學生進入高三時,頭腦中的知識不系統,此時我們要做的復習工作就是要整理歸納,目的是建立起知識組塊,使知識“有組織,有紀律“。如Cl2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化學物質,很多地方都會遇到,但是若要系統的說出它的主要特性,往往我們又不知從何說起。這是平時對Cl2的認識不系統造成的。那么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就要建立起Cl2的知識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和歸納總結,從性質方面來看,Cl2可以作為①氧化劑;②還原劑;③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④有機反應試劑;⑤有毒性等。從結構方面來看,①電子式②結構式③分子內成建類型。從實驗方面來看,①氯氣的工業制法和實驗室制法的比較;②實驗室制法中,從反應原理到儀器選擇,從發生裝置→除雜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等。這樣就把關于Cl2的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分析和總結,使Cl2的知識形成組塊,同時為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學習提供了思路。
(2)相關的知識——類比化
化學基礎知識多而雜且相似相近概念也較多,學生常常是“翻開書什么都懂,合上書什么都忘“,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必須加強記憶。化學學習中重要的記憶方法很多,主要有:①理解記憶,如記憶電化學中原電池、電解池的相關知識時,只需記住負(陽)極是失去電子,其他知識根據氧化還原的相關知識便可理解。②聯想記憶法,如”杞人憂天”,諧看謎語,其謎底是”過濾“。③歸類記憶法,就是將分散,孤立的項目按類別組成一個序列,以減少記憶的內容。④同類的知識系統化,我們在短時間學習內對知識信息的記憶是相對有限的,但是,在長時間里,隨著記憶量的增大,對知識信息的基礎存往往是凌亂無序的,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沒有秩序的大量知識,會使我們的大腦產生堵塞感,造成思路閉塞,在運用中容易使人感到茫然,對學習失去信心,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知識儲存的無序,所以在復習中一定要優化知識的記憶儲存方式,以便靈活調用。同時教師還要在一輪復習期間加強對學生的記憶督導,使學生的基礎循序漸進的提升。
2.形成基本技能,強化能力訓練
現在高考理綜卷中化學試題偏少,要在有限的試題中盡可能覆蓋較廣的知識面,勢必要求試題盡量包含更大的知識信息量 ,這樣的試題并不是憑借簡單的記憶就能解答的 ,而是要求我們掌握知識時要挖掘其內涵和外延 ,找到知識的本質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一定的化學基本技能才能迅速準確的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在一輪復習中還有重視基本技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