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3套(2)
15.解讀下列表格可知表意在向我們傳達下列哪一信息?
年份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獨立
國家 尼日爾 剛果 乍得 馬里 扎伊爾 馬達加斯加 布基納法索 塞內加爾 貝寧
克麥隆 加蓬 中非 多哥 索馬里 毛里塔尼亞 科特迪瓦 尼日利亞
A.非洲獨立年 B.黑暗大陸 C.美國后院 D.東歐消費者的天堂
16.右面這幅畫作于1996年,藝術地表達了作者對世界經濟的看法。以下各項中,最能反映這一看法的是
A.世界經濟平衡發展 B.世界經濟高速發展
C.經濟全球化存在著風險 D.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發展中國家
非選擇題
17.(12分)歷史學習包括史實的歸納、解讀、確認、規律的揭示等基本環節,根據要求和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性學習任務。
【史實的歸納】九年級某學習小組列出如下圖片,對一些具有共同特點的歷史事件進行探究,請你也加入其中:
圖一 圖二 圖三
⑴圖一、圖二、圖三中的刊物分別宣傳了什么思想?(3分)如果將以上圖片提供的信息歸納成一個學習主題,請你為這個學習主題擬出一個恰當的名稱。(1分)
【史實的解讀】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抗戰的勝利。面對民族危亡,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高舉愛國主義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廣泛團結各階級、各階層、各黨派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奮起抗戰。8年抗戰,艱苦卓絕: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兩岸,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擊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8年抗戰的艱苦歷程昭示我們,愛國主義是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力量,用愛國主義精神凝聚起來、團結起來的中華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人民日報社論:和平與正義是不可戰勝的
⑵哪一事件的爆發,標志著八年抗戰的開始?(1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哪一事件的和平解決,促進了國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現?(1分)
⑶國共兩黨團結協作,共同抗日。請你舉出國民黨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抗擊日、偽軍的著名戰役。(各舉一例,2分)
【史實的確認】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改革可以使封建農奴主渡過統治危機,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改革是對具有蘇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益探索,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改善和鞏固工農聯盟;”
⑷請你就上述觀點舉出史實各一例加以確認。(寫出歷史事件名稱即可,2分)
【規律的揭示】
⑸學習了世界歷史后發現,偉人們從不同領域揭示了世界的客觀規律,推動了社會進步。請你寫出達爾文和馬克思的最主要研究成果。(2分)
18.(10分)兩次世界大戰均與德國有關,人類經歷了兩次空前的浩劫。戰后,特別是二戰后,德國經濟卻得到了迅猛發展,對戰爭的認識也發生的巨大變化。某校九年級同學對這段歷史分別以表格、文字材料、圖片展示的形式進行了探究。
一、表格展示(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爆發時間 ① 1939年
德國加入的軍事集團 ② 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轉折性戰役 凡爾登戰役 ③
戰后如何處置德國的會議 ④ ⑤
⑴上述表格信息有殘缺,請你補充完整。(5分)
二、材料展示(戰后經濟迅猛發展)
這一時期,西歐、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的經濟也迅速增長,其速度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西方經濟的“黃金時代”。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歐的面貌為之一新,其中聯邦德國的經濟增長尤其迅速,成為西歐實力最強的經濟大國。
——川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⑵德國經濟迅猛發展的主觀因素(內因)有哪些?(2分)
三、圖片展示(對戰爭的認識)
左圖:華沙之跪----聯邦德國勃蘭特1970年訪問波蘭時,在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他的表情是凝重的,他看到了什么?31年前(1939年)的9月1日凌晨4時45分,波蘭人民的厄運從此開始了。也許勃蘭特覺得他面對的是成千上萬死難者的尸骨?
⑶“9月1日凌晨4時45分,波蘭人民的厄運從此開始了”。指的是“二戰”哪一史實?(1分)德國經濟逐步復蘇,重新站了起來,勃蘭特卻跪下了。你如何看待這一跪?(2分)
19.(12分)下列是關于美國的部分大事年表,結合史實回答問題。
1776年,在戰爭中誕生。 獨立戰爭
1861年,因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問題再次爆發戰爭。①
1879年,愛迪生發明碳絲燈泡,結束人類的“黑暗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
1900年,伙同他國侵略中國。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22年,伙同其他列強重新瓜分了中國。②
1933年,采取措施化解經濟大危機。③
1942年,美、中、蘇、英等國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1969年,互聯網在美國誕生。④
1978年,中美兩國政府發表《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 宣布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2001年,世界貿易中心大樓遭基地組織成員襲擊。九一一事件
2003年,入侵伊拉克。伊拉克戰爭
【完善材料】
⑴請你將史實對應的歷史事件填在對應的橫線上。(4分)
【分析材料】
⑵結合大事年表,請寫出與美國政治制度建立、對外殖民掠奪相關的史實各兩個?(4分)
⑶上述大事年表中,反映出嚴重干擾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感悟材料】
⑷從上述大事年表中,你發現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分)發生這種變化,你感受到什么?(1分)
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三1.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①處應該是
2.學習隋唐史后,四位同學作了主題演講,你認為能準確地概括這段歷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統一
C.繁榮與開放 D.封建國家陷入危機
3.洋務運動求自強,戊戌變法圖立憲,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圖存的運動中,中國逐漸匯入工業文明大潮。這些運動反映的主題是
A.完善了近代中國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國侵略的勝利
C.完成了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
4.歷史課堂上,老師讓學生歸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 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推翻了清朝的統治
C.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 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5.針對日本侵華和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實,某同學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敘述錯誤的是
序號 時間 事件 影響
①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 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現
② 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 揭開了中華民族全民族的偉大的抗日民族戰爭 的序幕
③ 臺兒莊戰役 1938年初 中國取得抗戰開始 以來的重大勝利
④ 百團大戰 1940年8月至12月 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A.① B.② C.③ D.④
6.右圖是1945年9月2日密蘇里號軍艦上日本簽訂無條件投降書
的場景,與這種情景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
A.中國抗日戰爭大反攻 B.美國對日投擲原子彈
C.蘇聯出兵中國東北 D.南京大屠殺
7.毛澤東曾說:“為了反對帝 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人民海軍誕生的標志是
A.北海艦隊的建立 B.東海艦隊的建立
C.南海艦隊的建立 D.華東軍區海軍的建立
8.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希臘內部極盛”的主要原因是
A.對外交流頻繁 B.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C.民主政治達到極盛 D.農耕文明發達
9.右圖中這座奇特的雕像,蘊涵著一個國家早期歷史的傳說。這個誕生于臺伯河畔,于公元前510年前建立了共和國,為爭得地中海的霸權迦太基展開了長期爭霸,并取得最后勝利,全盛時地跨三洲,疆域遼闊的國家是
A.古埃及 B.古羅馬 C.古希臘 D.阿拉伯
10.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國旗上,用阿拉伯文寫著:“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具有特殊 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____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
11.評價和比較是學習歷史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華盛頓、拿破侖作為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他們的歷史活動都
A.贏得了民族獨立 B.打擊了封建勢力
C.實現了國家統一 D.推進了民主政治
12.“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19世紀60年代,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共同關注的民生問題是
A.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B.大力發展教育
C.提倡文明開化 D.解決農村土地問題
13.某同學搜集到四個人物圖片,欲將他們的活動歸納到一個專題中,這個專題應是
A.資產階級革命 B.國際工人運動
C.近代文學藝術 D.思想解放運動
1 4.1943年2月,羅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寫道:“(蘇聯人民取得這一戰役的勝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軍反侵略的轉折點。”從材料中你可以獲得的主要歷史信息有①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經形成 ③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 ④蘇軍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面是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制作的一個反映世界史上重要會議的年代尺。在這個年代尺上標出的會議中,決定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及蘇聯參加對日本法西斯作戰的是
16. 2013年5月9日在北 京會見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時說,中東地區飽經戰火,至今動蕩不寧。謀和平、求穩定、促發展是地區國家共同愿望,通過政治途徑化解爭端是符合各方根本利益的戰略選擇,中方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努力推動 地區熱點問題政治解決,為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作出貢獻。下列關于中東地區飽經戰火,至今動蕩不寧的原因表述錯誤的一 項是
A.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是列強的必爭之地
B.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雙方的裂痕
C.印巴沖突是中東問題關鍵
D.對珍貴水源的爭奪加劇了沖突
非選擇題
17.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團結 和國家統一是—個國家繁榮富強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 題:(共10分)
【民族交響、國家統一——中國篇】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正確處理好民族關系和維護國家統一是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的問題。
材料一:1990年9月,江澤民在新疆視察時提出“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他說:“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多個民族構成的。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各個民族的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 相互離不開。”
材料二: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可以采取獨特的模式,臺灣的社會制度不變,臺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臺灣可以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臺灣還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祖國統一以后,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聯邦合唱——美國篇】
材料三: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臨國家分裂時,林肯說:“我們不是敵人,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或會因我們情緒激動 而繃緊,但絕不可折斷。”
(1)新中國成立 后,黨和政府根據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則,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提到“獨特的模式”指什么?這種“模式”除了臺灣外,還適用于我國哪些地區?(4分)
(3)材料三中“不同類型的國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雙方“紐帶繃緊”的焦點問題是什么?這一焦點問題的解決對美國歷史發展有何深遠意義?(3分)
【學史明智——感悟篇】
(4)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探究,談談你對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相互關系的認識。(2分)
18.在團結合作中實現共贏是人類一直追求的夢 想。“團結”是一種藝術,“團結”并不是簡單地、毫無規則地組成一個團體、集團或組織。根據提示,完成下列有關“團結合作”主題的探究活動。(共12分)
步驟一 回顧歷史——了解國際關系中的不正當合作
(1)觀察圖一、二的世界形勢,簡要回答兩圖反映的不正當合作對世界產生的共同影響。(2分)
步驟二 史海尋貝——認識國際關系中的正當合作
( 2)在人類面臨生存和發展的挑戰和危機時,各國之間的團結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機。請你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典型事例加以說明。(4分)
步驟三 知彼知己——知道我國在國際關系中的“合作”
(3)新中國建立后,在外交方面為國際關系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請你列舉2001年以來我國外交事業上能充分體現“團結合作”精神的事例。(2分)
步驟四 總結反思——理解現實中合作的藝術
(4)“互利合作是兩國的正確選擇”,現在中美兩國都分別加入了一些國際性和區域性政治、經濟組織,試舉一例說明。(2分)
(5)當今世界格局下,人類社會的發展仍存在許多破壞和不利于團結合作的因素,為了國際關系的和諧,你認為世界各國的合作應遵循怎樣的原則?(2分)
19.閱讀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把分散割據的世界連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大市場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初始階段,即16世紀前后“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全球化時代》
材料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
材料三:美國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總部在美國的西雅圖市,波音公司在美國有自己的總裝廠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產廠和研發中心。但是,一架設備先進的飛機由許許多多的零部件組成。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如波音757—200的發動機就由英國工廠制造。中國的工廠也為波音飛機生產
材料四: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
——江時學《發展中國家怎么辦——拉美國家的實踐》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發現” 指的什么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事件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作用。(4分)
(2)根據材料二歸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哪些?(4分)
(3)請提取材料三中最能反映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本質要求的語句。(2分)
(4)結合材料四,你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應對經濟全球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