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答案大全 > 考試答案 > 中考試題及答案 >

2016廣東中考地理練習試題及答案2套

時間: 文樺2 中考試題及答案

  新課改下的中考地理命題日趨綜合性、靈活性,要進行有效復習,就需要講究復習策略:夯實基礎,確定階段復習目標;高效整合教材,提高綜合應用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三種實戰能力;加強考前心理輔導,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通過中考大關,以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2套2016廣東中考地理練習試題及答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2016廣東中考地理練習試題及答案一

  1.西北地區的主要地形是( )

  A.平原、丘陵 B.高原、盆地

  C.高原、山區 D.盆地、丘陵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西北地區的主要地形。西北地區大部分位于我國第二級階梯,主要地形區有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所以我國西北地區的主要地形是高原、盆地。

  2.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 )

  A.高溫多雨 B.干旱 C.寒冷 D.濕潤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區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響,形成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為主要特征。

  3.關于西北地區的河流,敘述正確的是( )

  A.河流很少,且多為外流河 B.河流很少,且多為內流河

  C.河流很多,且多為外流河 D.河流很多,且多為內流河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河流。西北地區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屬于非季風區,夏季風不容易到達,大氣降水少,因而河流很少。并且西北地區位于內陸,距海較遠,有的河流流入內陸湖泊,有的河流中途消失,多為內流河。

  4.青藏高原夏季成為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主要原因是( )

  A.緯度高 B.地勢高

  C.陽光不足 D.冰川雪山多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影響青藏地區氣候的因素。青藏地區位于第一級階梯,地勢高,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5.下列屬于青藏地區自然景觀的是( )

  A.大面積的沙漠分布 B.大片茂密青翠的森林

  C.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 D.一望無際的草原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自然景觀。青藏地區主要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地球上海拔超過8 000米的山峰,大多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青藏高原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是許多大河的發源地。

  6.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的( )

  A.黃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貴高原 D.三峽庫區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三江源的分布地區。“三江”是指我國的長江、黃河和瀾滄江,這三條河流的源頭都在青藏高原上。

  7.我國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地資源不足 B.勞動力資源不足

  C.水資源不足 D.熱量不足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限制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因素。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較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因此,水源不足,影響著西北地區居民的生產和生活。

  8.下列地區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發展成灌溉農業區的是( )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寧夏平原 D.成都平原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西北地區天然降水少,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而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區農作物生長良好。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有黃河流經,所以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是黃河水;成都平原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屬于濕潤區,不屬于灌溉農業區;河西走廊位于祁連山北麓,祁連山上的冰雪融水為河西走廊提供了灌溉水源。所以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發展成灌溉農業區的是河西走廊。

  9.青藏高原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 )

  A.有豐富的冰雪融水作灌溉水源 B.面積廣大,土層深厚肥沃

  C.湖泊星羅棋布,用水便利 D.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青藏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農田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南部的藏南谷地和青海省東部的湟水谷地等海拔較低的地區,屬河谷農業;青藏高原上湖泊雖然很多,但為咸水湖,和農業用水便利沒有關系;青藏高原上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對農業發展有利,如拉薩,年日照時間長達3 000多個小時,被稱為“日光城”,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10.青藏地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帶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區有豐富的水源 B.河谷地區土壤肥沃

  C.河谷地區氣溫較高,風力小 D.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青藏地區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青藏高原地勢高,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制約青藏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氣溫,因此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氣溫較高、風力小的河谷地帶。

  11.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于年7月1日正式通車后,西藏的旅游業持續紅火。旅客去拉薩旅游時,下列用品中不必準備的是( )

  A.防曬霜 B.遮陽傘 C.羊毛衫 D.防暑降溫用品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由于青藏地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夏季氣溫也較低,前去拉薩旅游時,防暑降溫用品是不需要的;帶上羊毛衫可以應對早晚氣溫的變化;由于本區日照強烈,紫外線較強,防曬霜和遮陽傘是必備的。

  12.青藏地區豐富潔凈的能源指的是( )

  A.鈾礦、石油 B.地熱、太陽能

  C.煤、水能 D.水能、天然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能源。青藏地區有豐富的地熱能、太陽能以及水能資源。如拉薩因為晴天多、日照長,有“日光城”之稱,羊八井有我國最大的地熱蒸汽田。

  13.成都和拉薩均位于30°N附近,而成都的年均溫要比拉薩高很多,原因是( )

  A.成都比拉薩離海近 B.成都比拉薩位置靠北

  C.成都周圍地勢平坦 D.成都比拉薩海拔低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地勢特點對氣候的影響。成都和拉薩兩個城市的緯度位置都位于30°N附近,而成都的年均溫之所以比拉薩高很多,主要是受地形的影響。拉薩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較高,氣溫低,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氣溫高。

  14.下列關于形成內蒙古溫帶草原牧場和青藏地區高寒牧場景觀差異的原因中,不正確的是( )

  A.地形 B.氣候 C.植被 D.人口多少不同

  答案:D

  解析:內蒙古和青藏地區的農業都是以畜牧業為主,由于地形、降水等的不同,各地的牧場又有所不同。內蒙古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溫帶草原牧場;而青海和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二者的植被覆蓋狀況不同,也是造成不同牧場景觀差異的原因之一。人口多少不同與牧場景觀差異無關。

  我綜合 我發展

  15.下列地理現象與西北干旱特征無關的是( )

  A.風蝕城堡 B.荒漠面積廣大

  C.居民呈帶狀或點狀分布 D.礦產資源豐富

  答案:D

  16.(福建南平中考,14)詩歌《敕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個地形區的景色( )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華北平原

  答案:C

  解析: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位于季風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位于非季風區,降水較少,農業以畜牧業為主,其中內蒙古高原草原面積廣闊,地勢平坦,牧草旺盛,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而青藏高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以高寒牧場為主,草長得較矮。

  17.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所產青稞、小麥,穗大粒飽,單產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B.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C.地勢較低,氣溫高 D.品種優良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青藏地區日照時間長,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養分的積累。因此,本區的青稞和小麥穗大粒飽,單產高。

  18.有關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約兩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光熱條件

  B.兩地區均是我國農牧業生產的重要地區

  C.目前兩地區的交通運輸均以鐵路運輸為主

  D.兩地區農作物單產較高的共同原因是海拔高,氣溫高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大部分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制約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水資源缺乏;制約青藏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氣溫低。目前青藏地區的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

  19.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把圖中字母代表的牧區名稱填寫在橫線上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A牧區的優良畜種是____________和三河牛,B牧?區的優良畜種是____________,C、D牧區的優良畜種是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畜牧業。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答案:(1)內蒙古牧區 青海牧區

  (2)三河馬 新疆細毛羊 牦牛

  20.讀下圖并結合材料,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自此,占中國1/8土地的西藏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這是人類鐵路建設史上亙古未有的穿越:青藏鐵路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西方輿論稱它“堪與長城媲美”。這是世界工程史上從未經歷過的艱難:青藏鐵路穿越昆侖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脈,沿著三江源濕地、納木錯湖蜿蜒而過。大部分線路處于“生命禁區”和凍土區,國外專家認為在這里修鐵路“幾乎不可能”。數萬名青藏鐵路建設者挑戰生命極限,解除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脆弱三大難題,將無數奇跡定格在雪域高原!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盆地:A____________;城市:B____________;湖泊:C____________;鐵路:D____________。

  (2)圖中E、F、G三條河流,表示雅魯藏布江的是____________。

  (3)青藏地區代表性的畜種是____________,它被稱為“高原之舟”。

  (4)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這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這里的“三江”指的是( )

  A.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 B.黃河、長江、瀾滄江

  C.雅魯藏布江、長江、怒江 D.長江、黃河、怒江

  (5)青藏鐵路在修建過程中,面臨的困難主要是( )

  A.地質條件復雜,多滑坡和泥石流 B.地質條件復雜,多橋梁,投資大

  C.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 D.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

  (6)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谷地中,氣溫較高,風力較小,有利于耕作業的發展,南部的____________谷地和東北部的____________谷地是重要的農業區。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我國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農牧業、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識。青藏地區的地形主要是青藏高原,在青海省的西北部有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東北部有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圖中C);青藏高原海拔在4 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高原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成為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長江(E)、黃河(F)、雅魯藏布江(G)為本區的主要大河;為保護生態環境,我國在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地區建立了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青藏地區氣候高寒,農業以畜牧業為主,代表畜種是適應高原高寒缺氧的牦牛,種植業則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屬河谷農業。為改善青藏地區的交通條件,促進青藏地區經濟的發展,國家撥巨資,克服高原上“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建成了青藏鐵路,該鐵路起于青海西寧,止于西藏拉薩(圖中B),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答案:(1)柴達木盆地 拉薩 青海湖 青藏鐵路

  (2)G

  (3)牦牛

  (4)B

  (5)C

  (6)雅魯藏布江 湟水

  21.讀“我國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圖中反映出兩地區在經濟發展中所具有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空中俯瞰,A→B→C的地表植被依次是____________。

  (3)西氣東輸是我國“十五”計劃重點工程之一,其天然氣源地是( )

  A.柴達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準噶爾盆地 D.河西走廊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和一些熱點問題。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由圖可知兩地區在經濟發展中所具有的優勢是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土地遼闊,西北地區是我國四個地理區域中面積最大的地區;西氣東輸的天然氣源地是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再加上受到一些山脈的阻擋,海洋暖濕水汽到達較少,降水較少,所以本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因為西北地區東西跨經度最廣,由東到西降水量逐漸減少,地面植被由東部的草原向西逐漸過渡到荒漠草原、荒漠。

  答案:(1)資源豐富;地域廣闊

  (2)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B

  22.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

  (2)產生以上自然特征的原因按一定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②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擋 ③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④深居內陸,距海較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3)本區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____________。由于在廣大牧區已采取了退耕還草、還林,減少載畜量等措施,草原生態環境得到了初步改善。但如果沒有國家的補貼,牧民的經濟收入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請你出謀劃策,從長遠看,如何使牧區生態在不斷向良性方向發展的同時,牧民的經濟收入又不斷提高?

  解析:此題考查西北地區的綜合知識。西北地區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距海較遠,屬于非季風區,干旱是本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由于該區深居內陸,距海較遠,再加上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擋,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造成本區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因為干旱和人為的破壞,本區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土地沙漠化。

  答案:(1)干旱

  (2)D

  (3)土地沙漠化 對草場、牲畜進行科學管理;建立畜產品深加工基地;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

263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瑞个人简历| 南来北往分集剧情| 斑点狗动画片| 茅山道士在线观看| 小组介绍| 姐妹们| 高潮艺术| 中转停留| 西尔扎提| 红楼梦别传| 美女网站视频免费| 2025女人最走运头像| 奇奇颗颗说恐龙| 谢容儿| 服务群众方面整改成效| 蒙古小男孩唱哭全场| 儿子结婚请帖邀请函电子版| 明明不喜欢 电影| cctv5+体育赛事直播时间|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生字拼音| 珊瑚海 歌词| 莱克茜·贝尔| 邓紫飞| 天与地越南战争在线观看免费| 实用咒语大全| 屁屁视频| 成龙游戏| 铁血使命演员表全部| 变形金刚6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守株待兔的故事讲解视频完整版| 学生早餐吃什么方便又营养| 男男大尺度无删减床戏| 钦差大臣演员表| 杨冲| 向退休生活游戏正版赚钱入口 | 汪鹏| 金璐莹| 普庵咒全文注音版| 原千岁电影| 神医喜来乐演员表| 村上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