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淅市中考語文試題
臨淅市中考語文試題
A.蘸水(zhàn) 附和(hè) 名諱(huì) 漲紅(zhàng)
B.不屑置辯(xiè) 間或(jiān) 軒敞(xuān) 執拗(niù)
C.綻出(zhàn) 闊綽(chuò) 腆著(diǎn) 裸露(luǒ)
D.頹唐(tuí) 星宿(sù) 滑稽(jī) 掂量(diā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婉惜 擦拭 羼水 字帖 B.僥幸 簇擁 少傾 果不其然
C.張皇 忸怩 尷尬 點綴 D.虔誠 爭辨 耽擱 晶瑩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嗎?”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B.既然人稱大學問,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樣兒,于是穿起了長衫,說話也歇斯底里。
C.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的敞著,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饑餓的嘴巴一樣。
D.命運對他實在太苛刻了。然而,盡管奄奄一息,他還是不情愿死。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人們普遍擔心,遲早要出現克隆人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數百萬年的兩性生殖方式,使人類在倫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戰。
B.目前,集市上出現了少數人欺行霸市,哄抬物價,甚至毆打工商管理人員,嚴重損害了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頓集市秩序是當務之急。
C.權威人士強調:國內接連發生特大煤礦爆炸事件,各級各類主管部門必須加強防范意識,盡量防止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D.改革開放2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以順利推進的保證,也是成敗的關鍵。
5.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魯迅------中國現代文學家-------《吶喊》-----《孔乙己》
B.吳敬梓------清代小說家------《儒林外史》
C.諸葛亮-----三國時期杰出政治家、軍事家------《出師表》
D.王安石-----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讀<孟嘗君傳>》
6.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我托他買兩本書——《吶喊》和《彷徨》,他滿口答應了。
B.他感激地說:“謝謝你!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會一事無成”。
C.看到招生簡章,他滿懷希望地報名參加《暑期養生文化講習班》。
D.中秋節的月餅種類很多,有棗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二、名著閱讀(3分)
小說中典型環境的設置有助于推動情節的發展,這一點在《水滸傳》中有充分的體現。例如吳用正是利用如火的炎熱天氣設下計謀,從而巧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楊志等人因為暑熱難耐,口干舌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細節)才中了吳用等人的計謀。又如風雪山神廟手刃仇人這一事件中,正是數九隆冬的連天大雪壓倒了____________(人物)居住的草廳,才使得他到山神廟安身,從而聽到陸謙等人的談話,進而殺敵復仇。
三、綜合性學習(共11分)
今天,郊野公園已經成為北京諸多公園中的重要一員。學校開展了“北京郊野公園調查” 的實踐活動。作為小組成員,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1)請你從小組提供的兩則材料中提煉信息,簡要介紹北京郊野公園的情況。
(不超過32個字)( 5分)
【材料一】
郊野公園面積要比市區公園大許多。郊野公園設,強調對原有片林略加改造,不鼓勵大興土木建設人工雕琢痕跡過于明顯的園林小品。同時要求,郊野公園綠化率不低于90%,高大喬木覆蓋面積不低于70%,注重植物的空間配置和季節變化,力求呈現具有野性特征的自然景觀。比如朝陽區古塔公園常綠喬木、落葉喬木、各種灌木、各色花卉達16.46萬株之多,游客們來到這里,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自然的野性。
【材料二】
北京市郊野公園的建設情況
(2004年規劃 2007年啟動)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20年總預計
郊野公園
累計數量 29個
(原有) 44個 59個 71個 81個 91個
(計劃) 102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對三位相關人員的采訪記錄,請你據此概括建設郊野公園的三個理由。(3分)
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通過對30個郊野公園的數據統計,我們看到這些公園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3萬余噸,釋放氧氣10萬余噸,成為北京人的“綠肺”。
中關村IT精英:每周末我們一家都去郊野公園,有時散散步,感受城郊的新鮮空氣;有時適當運動運動,和孩子在天然草坪上踢踢球。在最真實的自然環境里,我忘記了城市工作壓力,釋放了內心的焦慮情緒。
玉東郊野公園養護工李師傅:我是一個工人,2006年下崗。玉東公園建成后街道就安排我來這里上班,這可是為我們提供了“綠飯碗”。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與某郊野公園管理處王主任交談時,他說了下面一番話。面對王主任的困難,請你分別對主管部門和游人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3分)
王主任:“我們這個郊野公園面積大、設施多,但沒有門票收入,而政府給的養護費用每年才4元/平米。遇到節假日,伴隨著游人的增多,垃圾量在增加,綠地被破壞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可我們只有十來個工作人員,很多時候真是忙不過來呀。”
給主管部門的建議:
給游人的建議:
四、文言文閱讀(26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2分)
①臣本布衣 (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③由是感激 ( )
④遂許先帝以驅馳 ( )
⑤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
⑥故五月渡滬 ( )
2.翻譯句子(6分)
①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
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③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
3.第②段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體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個四字短語回答。(4分)
4.這兩段文字回顧了對作者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 、臨危委重任和 。作者回顧這些往事的目的是 。(4分)
五、現代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習題。(16分)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同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1.文章開頭在寫魯鎮酒店的格局之后,寫“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場之前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
2.本文用字準確,請根據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詞的妙處。(4分)
(1)“便排出九文大錢”一句中“排”字對刻畫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一句中的“綻”字十分傳神,結合文意,談談它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3.品味文中畫橫線的三個句子,根據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問題。(4分)
(1)第1句“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寫出了孔乙己的特點是什么?
(2)第2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沒有洗”的肖像描寫形象地刻畫出了孔乙己怎樣的形象?
4.“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這里的“竊”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為什么會這樣說?(2分)
5.上文中不只一次寫到酒客們對孔乙己的嘲笑和諷刺,你怎樣看待他們的這些言行?請就你的理解簡要談談你的看法。(2分)
(二)閱讀《父愛陷阱》,完成文后習題。(13分)
父愛陷阱
那年,他隨父親去狩獵,不慎掉進陷阱。突如其來的一陣黑暗,使他無法適應。他拼命掙扎,拼命呼喊父親,但是這一切都是徒勞的。他清楚,不久前,父親出獵時,耳朵受了傷,一直沒康復。他所有的呼喊,父親可能真的聽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見井口邊,父親正在伸頭探望。他喜出望外,揮動雙手,大聲地喊著,爹,我在這兒!爹,我在這兒!父親還是沒聽見。也許是陷阱內的光線太暗,父親看了一會兒,沒發現他,就轉身離開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著井壁走了一周,沒發現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離開陷阱,憑他的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絕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期待著父親能早點再找到這里,并能發現他。
井下昏暗潮濕,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陣陣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覺肚子前所未有地饑餓。父親一時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識到,即使父親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來,也需要兩天的時間,那么,他能堅持兩天嗎?而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邊非常安靜,他知道,夜幕開始降臨了。忽然,他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好像是井邊的草叢在響,可能是危險動物向井邊靠近了。他無法想像,即使是一只常見的獾子,跟他同時窩在一個陷阱內,后果也難以接受。更何況在森林里,危險的動物不計其數。
他提起警覺,掏出那把獵刀,作好了隨時跟動物拼命的準備。幸運的是那聲音一會兒又消失了——動物可能轉個方向離開了。他松了一口氣,再次坐到地上。
沒多久,困意向他襲來,他閉上了眼睛。忽然那聲音再次響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識到,在井內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險,他沒有退路,他必須時刻保持清醒。但是堅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聽到井口的聲音,他才又振作起來。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親能來救他。如果父親真的不來,那么,他將永遠被困在井內。對于他來說,等待或許才是最危險的。想到這里,他再次站起來,沿著井壁尋找出路。他發現,井壁其實都是些松軟的泥土,他掏出獵刀,在井壁上挖出階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堅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終于成功了!當他爬到井口時,黎明的霞光正照射過來,明亮而美麗。他幾乎耗盡了所有力氣,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躍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發現了父親!父親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樹后面,靜靜地看著他,身邊的草叢凌亂不堪。那一刻,他幾乎氣暈了——父親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內痛苦地掙扎。他沒想到父親竟然如此冷漠絕情。
父親滿臉憔悴,看到他,顯得非常興奮,趕忙跑過來擁抱他。
他一把將父親推開,氣急敗壞地說,我沒有你這個見死不救的父親!
父親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顯得很愧疚。父親說,對不起。
他說,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著你來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著我痛苦。
父親說,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憑你的能力,能順利爬出陷阱。因為井壁的土質很松軟,只要有把獵刀就能順利爬出來,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獵刀。整個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離開,因為隨時會有動物靠近陷阱。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腳踩踏草叢,制造聲音;幸運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沒有任何動物出現。我知道,你習慣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況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須學會自救!這便是我挖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雙眼濕潤了,他理解了父親的苦心。他撲進父親懷里,說,爹,對不起!父親擁抱著他,開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歲,卻一夜間成熟得像個老獵人。
(作者鄭成南。有刪改)
1. 從“不慎掉進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請根據提示作簡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警覺地應對危險——_______________
2.文中說,第二天早晨父親已是“滿臉憔悴”,結合故事情節說說父親“滿臉憔悴”有哪些原因。(3分)
3.父親說,“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腳踩踏草叢,制造聲音”,文章在前面為此埋下了哪幾處伏筆?(4分)
4.文中父親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樣的方式?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實際,說說你對這種教育方式的看法。(3分)
(三)閱讀《控制地下煤火》,完成文后習題(共8分)
控制地下煤火
①在很長的一個時期,人們對地下煤層燃燒束手無策。面對這種情況,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主張有效地控制與利用它。
②地下煤的燃燒就是一個劇烈的氧化過程:一部分煤得到了充分的氧化,燒成了二氧化碳;另一部分煤得不到充分的氧化,燒成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廢物,一氧化碳卻是還能燃燒的有用氣體燃料。
③門捷列夫的目的就是有效地控制它,不讓它燒成廢物——二氧化碳,而燃燒成有用的氣體燃料——一氧化碳。為達到這個目的,門捷列夫設想,把火焰嚴密地封閉在煤層里,不讓它自由地跟空氣接觸,空氣只能經過一根管子通進煤層里去。這樣,人就可以調節空氣,使煤層里的煤只能全部燃燒成一氧化碳;再用另一根管子把一氧化碳引到地面上來,為人所用。
④多年以后,蘇聯的工程師們開始試驗把煤氣制造廠建設在煤層里的計劃了。他們先在煤層里筑起幾垛墻來,把煤層分成許多格。每格中間開一條巷子。巷子兩頭各通一根管子到地面上來:一根是打進空氣的,另一根是讓煤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通出來的。
⑤地面上還有其他設備。一臺鼓風機,把空氣打進煤層里去。一座煤氣洗滌塔,洗掉從礦層里通出來的一氧化碳中的灰塵和氨。一座巨大的煤氣貯藏塔,貯藏洗干凈的一氧化碳。鋪設的許多煤氣管,把一氧化碳通到工廠和住戶里去。
⑥為了控制煤層的燃燒,工程師們借助諸多儀表,監察導出煤氣的數據變化,調節打進礦層空氣的成分與速度。
⑦后來,工程師們發展了門捷列夫的設想。因為空氣中有4/5是氮氣,而氮氣在制造一氧化碳的過程中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他們將打入煤層空氣換成為純凈的氧氣和水蒸氣。水蒸氣降低燃燒的溫度,并生成都能燃燒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從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根據葉至善《地底下的火焰》改寫而成)
1.如何控制地下煤火,門捷列夫設想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35個字);從門捷列夫的設想到蘇聯工程師們成功的實踐,我們可以學習到的科學精神是 。(3分)
2.閱讀第段畫線的句子,說明 “監察”與“調節”兩個詞語不能互換的兩個理由。(3分)
3.閱讀下面的材料,聯系文章相關內容,說說文中“控制地下煤火”與下面材料中“熄滅地下煤火”面對的共同關鍵問題是什么。(2分)
【材料】
20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研究并在煤礦中推廣黃泥灌漿滅火技術。水和黃泥混合的泥漿是很好的滅火材料。水傳遞黃泥到達一定的位置,水分干了,就地堵塞與空氣相同的管道,從而窒息火災。
(四)閱讀《淡定是真》,完成文后習題(8分)
淡定是真
①寫出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諸葛亮,生逢亂世,世間豪杰賢才紛紛擇主而仕,但他卻靜心隱居南陽十年,深入了解天下大勢,潛心研究兵法戰略,以天下為己任。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就為劉皇叔謀劃了三分天下的宏偉藍圖,并為之要面對生活的艱難、事業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誘惑,要做到淡定卻不是那么容易。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在喧囂的塵世中擁有一份淡定的心態是一種可貴的人生財富。
②淡定可以涵養一股堅強的精神力量。晉代的孫康年少時酷愛學習,卻因家境貧寒,晚上讀書時連燈油都沒有。然而正是淡定的心態使他忘卻了生活的艱難,做到了心旁騖,堅守住了對知識的渴求,內心始終葆有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于凜冽寒冬中映雪苦讀,最終完成了學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孫康映雪”也成為史冊上一幅動人的畫面。
③淡定可以煉成一種曠達的人生態度。__________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屢遭貶謫,但淡定的心態使他始終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挫折,在風雨大作之時,尚能高吟:“莫聽穿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更為難得的是,因為淡定,他始終有著對品位人生追求,硬是將自己的挫折人生雕琢成為后世文人欽慕的生活坐標。
④淡定可以升華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當世人面對紛繁的誘惑不能自持、隨波逐流的時候,心懷淡定的人卻決不如此。居里夫婦發現鐳并提煉成功以后,鐳將用于治療癌癥,他們本可以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他們認為,鐳是一種元素,應該屬于全人類。他們因此不申請專利,也不留任何權利,放棄發明所帶來的一切物質利益。可見,擁有了淡定的心態,面對名利就會不為所動,為了人類的幸福而甘愿奉獻出自己的一切,這樣的人生也綻放出燦爛的光芒。
⑤失去了淡定,面對生活的艱難,戰而勝之的勇氣就會消失殆盡;失去了淡定,面對事業的不順,坦然的心境就會不知所蹤;失去了淡定,面對利的誘惑,的追求就會迷失于庸俗。所以,朋友們,請珍惜這寶貴的人生財富,永遠擁有淡定的心態,活出人生的真性情吧!
1.文章第①段舉出諸葛亮的事例體現了淡定怎樣的作用?(2分)
2.閱讀②④兩段,簡要分析為什么說“淡定可以涵養一股堅強的精神力量”、 “淡定可以升華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4分)
3.根據文意,請在列語句中選擇最適合的一句填在第③段劃線處。(只填序號)(2分)
①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②莊子說:“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
③屈子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看過“臨淅市中考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