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語文期末練習題
八上語文期末練習題
①chà(▲)異 ②diàn(▲)記 ③hān(▲)然人夢 ④閑情yì(▲)致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人表中,然后改正。(4分)
家鄉的后山長滿了松樹,大風一吹,松滔滾滾,那聲音常使我在睡夢中也能隱隱感到自然帶來的震憾。但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起,老家的松樹漸漸被砍伐。每次回鄉,看到松樹被砍伐后留下的樹樁和被人高高樹起的電線竿……我的心好像被針刺一樣地痛。
3.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在括號內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8分)
①海內存知己,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 ▲ ,一覽眾山小。 (杜甫《 ▲ 》)
③ ▲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賀《雁門太守行》)
④亂花漸欲迷人眼, ▲ 。 ( ▲ 《錢塘湖春行》)
⑤落紅不是無情物, ▲ 。 (龔自珍《己亥雜詩》)
⑥無限河山淚, ▲ ? (夏完淳《別云間》)
4.名著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5分)
①在保爾看來,生命的意義是怎樣的?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②他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爾的家。在保爾家里,他給保爾講述了很多革命道理,
使保爾懂得了生命的真理。之后保爾因事被人告發,就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第一部第五章)
這里的“他”是什么人?保爾是因為什么事被人告發的?
5.語言表達。(3分)
請根據下列文字概括出古城蘇州的主要特點。
古城蘇州,“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岔道似的水路,枕河的屋檐瓦棱,線條描摹的石拱橋、烏篷船,濕漉漉的云霧纏繞的氣息……顯得這樣的優雅與從容。蘇州因水而充滿生機,水能大能小,能方能圓,它千折百回,以柔克剛,不但讓蘇州具有了富庶豐饒的物質基礎,又凈化了人們的靈魂。一壺清茶,一把瓜子,幾盅溫酒,兩碟小菜。這些漫不經心的細枝末節把人生的輕重粗細全都捏碎了。
第二部分 (36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9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嵫,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6.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②如鳴佩環,心樂之( ▲ )
③斗折蛇行 ( ▲ ) ④乃記之而去 ( ▲ )
7.文章是怎樣描寫小石潭水的清澈的?(2分)
8.既然是“心樂之”,又為什么“不可久居”? (2分)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用現代漢語翻譯畫線的句子。(4分)
一日過郡學①,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百步,有棄地,三向皆水也。杠②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③。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埼,號“滄浪”焉。前后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
節選自蘇舜欽《滄浪亭記》
注:①郡學:即蘇州府學官。②杠(gāng):小橋。③虧蔽,遮掩。④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1)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
(2)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
閱讀《蘇州園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3題。
蘇州園林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0.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和池沼的設計共同追求的效果是什么?(2分)
11.“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這體現了池沼設計的什么原則?(2分)
12.“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這是為什么?(2分)
13.“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請結合上下文具體說說你對“又”字的
理解。(3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題。
風雨任平生
蘇軾是中國文壇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他以自己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 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任平生”的一生。
蘇軾一生的風雨,一生的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里的天空中,響徹在那里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豁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去挑戰我們的人生。
滾滾長江東流水,淘盡了多少的英雄豪杰。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 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他歷經風雨后的坦然和頓悟,“烏臺詩案”的苦楚已不再使他悲觀,他用自己的行動,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于是,他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出現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然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道理,于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儲藏在心靈的西湖,淹沒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作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場的污垢。他寧愿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嶺南人,每天嘗盡甜美的荔枝。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用樂觀豁達的生存方式和審美態度,戰勝了在偏遠窮荒的海南儋州的種種迫害和磨難,登上詩歌創作和文學思想的頂峰。他讓自己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二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歷盡風雨的一生得以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其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
蘇軾一生是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他在九死一生的逆境中始終保持曠達超脫、開朗樂觀、閑適平和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追求,保持著堅貞氣節和獨立人格。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文章有改動)
14.文章的標題是“風雨任平生”,其中的“風雨”指代什么?“風雨任平生”該怎么理解?
(3分)
15.從結構上看,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下文的哪一句話與它相照應?這樣寫有什么表
達效果?(3分)
16.文中多處引用了蘇軾的詩詞名句,請聯系上下文舉例分析它們的表達作用。(4分)
17.在作者的筆下,蘇軾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聯系全文,分點概括。(2分)
18.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所表達的情感與本文所說的“風雨任平生”有什么共同之處?
請說說你的看法。(3分)
第三部分 (40分)
19.作文。(40分)
請以“又是冬天來到時”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文中不要出現或暗示所在學校、班級及真實姓名。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八上語文期末練習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看過“八上語文期末練習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