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語文期末試卷試題
初二上冊語文期末試卷試題
A、翹首(qiáo) 諦聽(dì) 勻稱(chèn) 膾炙人口(zhì)
B、狼籍(jí) 瀲滟(liàn) 猬集(wèi) 無遐顧及(xiá)
C、棲息(xī) 龜裂(jūn ) 山嵐(nán) 重巒疊嶂(zhàng)
D、波斕(lán) 女紅(gōng) 紅檜(guì) 習以為長(cháng)
2.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山的愛徒小沈陽幽默風趣的表演逗得觀眾忍俊不禁地大笑。
B、從小酷愛電腦的王明對計算機的操作非常熟練,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C、“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實施以來,各級各類學校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
的體育活動,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D、起伏的群山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3.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 )
A、鹽城新四軍紀念館被命名為首批全國國防教育基地。
B、鹽城今年五萬多人無償獻血,獻血量近八萬多毫升。
C、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在濟南奧體中心隆重舉行。
D、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學校、家庭、社會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 )
① 真正的友情儲蓄,是不可以單向支取的。
② 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
③ 任何帶功利性的友情儲蓄,不僅得不到利息,而且連本錢都會喪失殆盡。
④ 而是要通過彼此的積累加重其分量。
⑤ 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一把真誠的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5.完成下列詩句默寫或文化常識填空。(10分)
① ,死而后已 (諸葛亮《后出師表》)
② 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過零丁洋》)
③ 僵臥孤村不自哀,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④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別云間》)
⑤《七律·長征》中,運用對偶,夸張的手法,借助于寫山景來表現紅軍大無畏精神的詩句是: , 。
⑥《錢塘湖春行》詩人借助于植物的變化來表現早春特點的詩句是: , 。
⑦ 面對金融危機,我們積極應對,攻堅克難,表現出無所畏懼、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這可以用王安石《登飛來峰》 中的詩句來形容: , 。
⑧ 寫出一個有關“親情”的古詩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錢塘湖春行》中“錢塘湖”指浙江杭州的 ;“今日又南冠”中“南冠”指
6.根據語意,仿照畫線的句子,運用恰當的比喻,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句子,構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2分)
母愛如細流,靜靜流淌在我們的生命中。一次次牽手,一聲聲叮嚀,母親的呵護似搖籃
般的安適; , , 。人生擁有母愛的伴隨,一路灑滿溫暖的陽光。
7.點擊名著。(2分)
2009年4月23日,溫家寶在參加第14個“世界讀書日”活動時說:“讀書要有選擇,讀那些有閃光思想和語言的書,讀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下來的書。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我們在本學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是一部“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的名著,請走進名著大門:
(作者)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塑造了保爾這一無產階級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著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 。
8、綜合實踐。(10分)
㈠登長城 “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這幅對聯提到了
和 兩個有關長城的故事,有關長城的詩句有:“ ”。(2分)
㈡品漢字
日本人向來自負,但在中國文字面前卻格外地謙恭。據說日本民間曾對漢字選美,奪魁的是“夢”字,入選的佳麗還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對漢字的狂熱癡迷由此可見一斑。漢字的音、形、義皆是獨特魅力,足以讓每一個接近它的人心曠神怡、渾然忘我。
作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熱愛漢字、寫好漢字,相信你整張試卷的漢字都能書寫得工整美觀。請你也給漢字“選美”。選出一個你認為最美的漢字,并從“音、形、義”等方面說明其美的理由。(至少寫出兩點,語言簡明、連貫、得體 ,2分))
答:漢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贊祖國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鹽城革命老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八年級(3)班決定開展一次愛國主義教育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6分)
①開展愛國詩文朗誦會,請你擔任節目主持人,寫一段熱情洋溢的開場白。(不少于50字,2分)
②某同學辦手抄小報,已有兩個欄目,請你幫他再擬一個欄目。(1分)
欄目一: 點擊愛國名人 欄目二:品讀愛國詩文 欄目三:
③班級開展“唱紅歌,頌祖國”演唱活動,請你仿照示例,填寫相關內容。(3分)
示例:歌曲《我的中國心》歌詞: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賞析:長江、長城、黃山、黃河作為祖國的代表,在海外炎黃子孫的心中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抒發了海外游子的赤子之情。
歌曲:
歌詞:
賞析:
二、綜合閱讀(共38分)
(一)古詩文賞析。(5分)
9、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表明詩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頂的依據有兩個,一是標題中的“ ”字,二是詩句中的“ ”一詞。(2分)
(2)請你從語言或內容任選一個角度對詩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進行品析。(3分)
(二)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10-13題。(10分)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陰①,夜大雪,眠覺②,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③,忽憶戴安道④。時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經宿⑦方至,造門⑧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日:“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選自《世說新語·任誕》)
[注釋]①山陰:今浙江紹興。 ②眠覺:睡醒 ③左思《招隱詩》,表現隱居的樂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縣名,今浙江嵊縣。 ⑥就:拜訪、訪問。 ⑦經宿:一整夜。⑧造門:這里是到門口的意思。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欣然起行 (2)念無與樂者
(3)因起彷徨 (4)人問其故
11、 用現代漢語寫出“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的意思。( 2分)
12、 作者發揮奇特的想象,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來描寫月色。請你寫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關于描寫“月亮或月色”的詩句或語句嗎?( 1分)
13、 兩段文字都是寫的夜找好友,請比較他們的異同點?(可從目的、原因、結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慮)(3分)
(三)閱讀《蘇州園林》選段,完成14—16題。(8分)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4、文段中哪個句子能體現設計師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2分)
15、假山池沼的設計更注重“藝術”,請從文中舉出一例加以簡要分析。(4分)
例子:
分析:
16、下面最不能體現池沼的“自然之趣”特征的短語是( )(2分)
A.引用活水 B.池沼寬敞 C.決不雷同 D.魚戲蓮葉
(四)閱讀下面現代文,完成第17—21題。(15分)
布 鞋
厲彥林
①世上鞋的品種、樣式、顏色應有盡有,令人眼花繚亂,但讓我久久難以忘懷的,還是童年、青年時代的布鞋。
②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故鄉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舊得實在沒法穿了,就把補丁一層層拆開,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塊塊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針線笸籮,里邊裝滿了剪裁縫補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條,我們這里叫“鋪襯”。那鋪襯五顏六色,薄厚不一,顏色不一,新舊不一。鋪襯積攢多了,就選個太陽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鍋蓋或木飯桌支在院子里,用鐵鍋調出熱氣蒸騰的漿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舊一些的布料錯開,將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攤均勻,將碎布條一塊塊、一層層粘起來,在太陽底下曬上幾個小時,就成了硬邦邦的“ 闕子”。如果趕上陰雨天,就拿到熱炕上或火爐上或熱鍋里烘烤,那 闕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婦,按腳大小,照著棉鞋或單鞋樣式,先在紙上剪出鞋樣子,然后把這紙鞋樣縫在 閹子上,刷刷幾下就剪出鞋底、鞋幫,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時鄉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誰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準會挺胸闊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勞,做一手好針線活。春天,為我做一雙或圓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為我縫一雙黑粗布甚至黑條絨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記憶里最為鮮亮的風景。納鞋底是既細致又累人的活兒。娘總要用一塊布包著鞋底納,想方設法不把鞋兩側的白布弄臟。夜深人靜時,娘坐著小方凳,彎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針線,指掌間力氣用得大、用得均勻,納出的鞋底平整結實,耐穿。那動作,輕松自如,透出一種嫻熟、優雅之美。那針線密密匝匝,稀疏得當,松緊適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納鞋底的時間長了,手指會酸痛,眼睛會發花。有時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會扎著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長大了,掙錢買鞋穿,你就不用吃這苦了。”娘微笑著說:“等你長大了,有媳婦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著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針腳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動不已。多少次我聽著油燈芯熱爆的噼里啪啦聲,那熟悉的麻線抽動的嗤嗤聲,漸漸進入溫柔縹緲的夢鄉。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過了艱苦的學習生涯。娘經常笑著說:“孩子咱可要聽話、爭氣,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學習。識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沒鞋穿。”后來,我準備進縣城讀書了。多少個夜晚,燈光搖曳,娘把納鞋底的繩扯得很緊,牢牢地、細細地把所有關愛都納進了鞋底。入校時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將鞋面貼在臉上,那軟軟的絨毛仿佛兒時娘的撫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們這些年齡不大就離家的孩子,記憶中娘的一喜一怒、一舉一動都成了美好的回憶。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漸成為時尚。穿慣皮鞋的都市人,開始與布鞋有了緣分。無論身在何處,有一雙布鞋,一雙包含親人惦記和祝福的布鞋,就學會了感恩,盡管踩著縱橫交錯的路,有黑暗、有泥濘、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會錯、不會斜,心中總是灑滿春風、陽光、幸福和歡樂。 (《人民日報》2009年4月25日,有改動)
17、文章以 為線索,通過對 的問憶,表達了對
之情。(3分)
18、請從第③段中找出具體表現“我娘做一手好針線活”的句子,寫在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19、認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線句子,說說這句話表現了母親怎樣的特點。(3分)
多少個夜晚,燈光搖曳,娘把納鞋底的繩扯得很緊,牢牢地、細細地把所有關愛都納進了鞋底。
20、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對下面句中加點詞語“貼”的理解。(3分)
入校時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將鞋面貼在臉上,那軟軟的絨毛仿佛兒時娘的撫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21、如果刪去最后一段,文章就會遜色不少,請談談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三、作文 (30分)
22、物質上的珍藏,給人一種踏實感;精神上的珍藏,給人一種甜蜜感。美麗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摯的、真誠的,可以珍藏。最溫馨的珍藏是回憶,最難忘的珍藏是真情。
一紙賀卡,一張照片,一支鋼筆,一枚郵票;一個微笑,一席話語,一縷思念,一次感動……經過珍藏,陶冶了人的精神,升華了人的思想。
請以“珍藏___________”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和校名。
題目: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