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游戲之謎教學設計
《動物游戲之謎》教學設計
3、發掘文章的人文內涵。
圍繞這些目標,主要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如何立足文體,讓學生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進而熟悉這一類文體的基本寫作特色,并且在此基礎上能夠試著自己去創作。這是一篇融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科普文,因此,我們課上務必就要講清它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分別體現在什么地方。文章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目的明確、層次清晰、邏輯嚴明。文章的題目直接說明了文章的寫作目的,全文便是對這一目的的說明,所以稱得上目的明確。圍繞這一目的,作者展開了層層說明,由現象到分類,再到動物游戲的意義,邏輯嚴明,非常符合人的認識規律。這一點上可以通過劃分層次的方法,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已自然而然的得出結論,并且一定要說出劃分的依據。另外,文章的第三部分也是科學性的重要體現,四種學說內部本身就遵循著嚴密的邏輯順序,是人類在這一問題上不斷探求、不斷思考的過程。對文章趣味性的理解更要注重引導,不能強迫學生接受,要通過學生自己的讀,讓他們切身地體會到這一點。所以,首先就要讓學生朗讀第一層,并由學生自己評價,找出文句背后的趣味。進而,闡明這種趣味性正是在恬當的使用了一些說明方法的基礎上取得的。
其次,對于科學性比較強的文體,甚至于其它文體的閱讀,學生如何在文本中提取正確的信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問題的落實,主要是結合課后練習題,讓學生在必要的示范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并且在最后直接看到自己的成果反饋。
最后,學生學習除了學習必要的知識,還要能從文章中受到一種精神的熏陶。作者借“動物游戲”向我們傳達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只是這種內涵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悟,他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試著通過提問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并結合他們自己的討論一步步走進文章的深處。
總的說,這堂課就是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在直接感受和理性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動起來”,發掘其背后的深厚內涵。
【教學目標】
3、發掘文章的人文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游戲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很難想像沒有它們的人生會是什么樣子,更很難想像沒有它們的童年將會留下怎樣的回憶。有人說體育的本質就是游戲,甚至有人認為文學也起源于游戲??傊?,是它們讓我們的生命煥發出勃勃生機,對我們健康快樂地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價值。那么,動物呢,他們也游戲嗎?如果他們也懂的游戲,那么他們游戲的意義又是什么呢?學習完這篇科普文,我想,同學們一定會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并且,你也會發現你已經有了一種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這些動物,或許它也有可能讓你在新的高度上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
二、課文結構
文章的題目是《動物游戲之謎》,由此我們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便為了解開動物游戲的秘密。這也是說明文第一點特色,那就是首先要做到目的清楚。那么圍繞這一目的文章是如何層層說明的呢?請同學們通讀全文,給文章劃分層次,并概括出每一層次的主要內容。
三、特色分析
無論是“目的清楚”還是“條理清晰”我們都可以把它們看成是科普性文章“科學性”的重要體現???ldquo;科學性”是不是科普文的唯一特色呢?我們借助文章的第一層次來做一次深入的理解。
1、請學生誦讀第一段,并讓其它同學評價。
總結:這段文字寫的非常生動,充滿著情趣。關鍵之一就在于一些說明方法的使用,如:打比方、擬人、提問等。當然,還有一種對同學們來說不是很熟悉的說明方法,那就是“描摹”,什么是“描摹”?“所謂描摹就是作者根據自己的體會,把事物的情況描繪摹寫下來的一種說明方法。”(字幕)這一段文字,還有后面的兩段,實際上都是這種說明方法與打比方和擬人等說明方法的綜合使用。正因為此這篇文章便又具備了科普文的第二個重要特色:趣味性。
2、請同學們課下找出后文使用到描摹這種說明方法的句子,仔細體會。并試著以你身邊熟悉的動物為對像仿照這些句子創作一到兩段,同學們之間交流,評評誰的更精彩。另外,還要強調一點,在進行仿寫時不能一味的追求生動形象,作為說明文,更重要的還是準確和嚴謹,也就是它的科學性。無論是比喻、擬人還是描摹,在追求生動形象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準確”這一最基本要求。象第一段的“走鋼絲”“倒立”,第二段的“像小孩坐滑梯”,第三段的“像船帆似的”,這樣句子在做到了生動的同時又準確地寫出了動物們游戲時的情狀,可以說是惟妙惟肖。也就是說,科普說明文的趣味性是服從于它的科學性的。下面再利用文章的第二層,從說明方法的角度去體會一下它的這種特色。
四、找出這一部分使用的說明方法
明確:說明方法:分類別、舉例子、詮釋。有些同學可能會認為這里使用到了“下定義”,所以需要在此處區別“詮釋與下定義”。
1、判斷這種說法對不對,“有兩個以上個體參加的游戲是戰斗游戲”。
明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原文這樣說“戰斗游戲得由兩個以上個體參加,是一種社會行為。”為什么不倒過來說呢?這實際上就涉及到了“詮釋”與“下定義”的區別。
2、字幕:
?、畔露x需要遵循“……是……”或”所謂……就是……“的格式,而詮釋在格式上相對靈活一些。
⑵下定義要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而詮釋不一定,它可能只解釋出一部分屬性。
例句:鉛筆是一種用石墨或加顏料的黏土做筆芯的筆。
也可以有之前講到的“描摹”的定義做說明。
五、練習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1、為更進一步地理解什么是下定義,讓學生給“演習說”下個定義。(討論)
明確:演習說是一種把動物游戲行為看成是對未來生活演習或排演的學說。
2、這種學說提出的依據是什么呢?用最簡潔的話表述出來。
明確:幼小黑猩猩掌中戲水。由此一些科學家得出一個什么結論?就是“游戲行為是未來生活的排演和演習。
3、以此為基礎,同學們完成練習題1的其它三種假說的填空。
明確:
自娛說:
河馬吹浮葉、渡鴉玩雪坡,自娛是動物的天性,通過游戲動物可以保持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從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撫和保護。
學習說:
黑猩猩玩棍子,游戲能讓動物們學習各種能力,并把各種天賦技能和外界環境巧妙的結合起來。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學習行為。
鍛煉說:
羱羊在斜坡上奔跑追逐,北極熊夏季玩的各種游戲。鍛煉它們的避害能力和保持身體的靈活性。
這可以培養學生理解和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
六、拓展
作者列出四種假說后,在最后一段提出結論“研究者們各執已見,眾說紛紜”,而且存在著每種假說都“難以圓滿解釋的問題”,“還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由此來看“動物游戲之謎”這個謎作者最終有沒有解開?沒有!那么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是不是就無功而返了呢?我們收獲了些什么呢?又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呢?
明確:
1、收獲:知道了動物也存在游戲這一事實;學習了各種說明方法;鍛煉了篩選信息的能力,……
2、啟發:科學探求,實事求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就像我們在前言里所說。(字幕:導入部分)因為我們實在與動物有著太多的相似。(字幕:幾張人與動物具有相似表情的圖片)多還給動物們一些生存的空間,讓它們繼續它們的游戲,同時也是在保護人類自身游戲的權利。
《動物游戲之謎》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動物游戲之謎》。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等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本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動物游戲之謎》是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的一篇科普說明文。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標志人類文明的尺度。閱讀科普文章,可以啟迪心志,激發想象,帶領我們進入全新的科學天地,在科學海洋中遨游。本文思路清晰,內容生動,揭開了動物日常游戲行為的神秘面紗,擺出研究者的種種結論,既讓我們擴大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也讓我們明白了科學探索永無止境。
教學目標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課標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科普說明文的相關知識。概括內容理清層次結構。
過程與方法目標:辨析各種假說的區別。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于鉆研的科學精神。
2、 教學重點、難點
這3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難點是描寫與說明相結合的語言特點。
二、說教法:
這一堂課,在教法上我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主要采用討論法、提問法、講解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三、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小時候都玩過游戲。游戲讓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那么動物呢?它們會游戲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周立明的一篇科普說明文,去探尋動物游戲的秘密。
(板書)動物游戲之謎
二、明確目標
1.把握課文內容,明確課文結構及說明順序。
2.培養篩選信息,提取要點及概括敘述的能力。
3.領悟文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學法指導
說明文閱讀方法
◇略讀課文,整體把握。
①從語句,語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
②弄清楚說明的條理和說明的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品讀課文,深入感知。
?、俸Y選、概括信息,提煉事物的特征。
②掌握使用的說明方法;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比較、畫圖表等。
?、垠w會語言特色:準確、平實、簡明等
◇深入探究,拓展視野。
運用、組合信息,探究文中蘊含的科學精神,感受科學思維,培養我們追求真理的思想。
四、整體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看看文章寫了哪些主要內容呢?圍繞下列問題理清文章結構。
?、傥恼轮辛信e了哪些動物游戲的事例?
?、诳茖W家認為,動物的游戲有幾種類型?
③科學家對動物游戲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芪恼伦詈髮游镉螒蛑i是什么,下結論了嗎?
學生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①文章先寫了動物的各種游戲行為并由此引出動物為什么游戲的問題,然后再寫科學家對此作出的各種假說,最后總結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谖恼掳凑湛?分-總,先說動物游戲,再說動物為什么游戲,最后得出結論。
2.簡析結構
科學思維過程: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說明文的結構:總→分→總
說明文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本文是邏輯順序:現象—特征—原因
演習說
自娛說
內容:動物為什么游戲{ } 還有待更深入研究
學習說
鍛煉說
五、探究
1.文章的題目就是《動物游戲之謎》,主要內容就應該是解說“謎”在哪里。所以,文章列舉了各種假說。那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找出關鍵句,篩選出 “假說”的根據和結論。
第一小組:演習說
根據:黑猩猩掌中戲水的游戲
結論:游戲是生活的演習
第二小組:自娛說
根據:河馬玩浮葉 渡鴉滑雪梯
結論:通過自得其樂的游戲,使動物的緊張生活得到調劑和補償,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撫和自我保護。
第三小組:學習說
根據:黑猩猩玩棍子,動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戲
結論:游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行為。
第四小組:鍛煉說
根據:羱羊奔跑跳躍、北極熊夏季進行的游戲
結論:動物通過游戲來鍛煉自己的身體和生存能力
2.你同意或不同意哪種學說呢?為什么?你有自己的觀點嗎?
①我同意自娛說,因為,游戲本來就是娛樂的一種方式,動物也應該有一種自己的娛樂方式來放松自己。
②生物的思維方式較簡單,他們游戲就象吃東西一樣純屬一種本能,所以我提出本能說。
③認為應該是“鍛煉說”和“學習說”的結合,因為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所以動物們為了生存當然要鍛煉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本領。
3.學們各持己見,很難有統一的結論,所以文章說真是一個謎。那么課文既然是研究動物游戲之謎,為什么說仍然是一個謎呢?課文為什么沒有確定的結論?
①生物的游戲行為是很復雜的,不同的動物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時人類對動物的研究還不夠,所以仍是一個謎。
?、诳茖W就應該注重實事求是,假說永遠是假說,不能貿然下結論。
③就應該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來引起爭鳴,真理總是越辨越明。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看法都很寶貴,對啊,科學要實事求是同時注重爭鳴,希望同學們也參與到爭鳴中來,提出自己的看法。
4.了解了課文中的四種假說,你有什么啟發?你想對我們人類甚至整個自然界說些什么嗎?
?、偃祟愂堑厍蛏献钣兄腔鄣纳?,但人類并不是地球上的唯一。動物也有自己的游戲。
?、谌伺c動物并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
?、蹫榱松妫厍蛏系母鞣N生物都采取各種手段來調節自己、適應環境,人類也不例外。但是現在人類卻在大肆破壞環境,所以人類應該反省自己,保護地球。
?、芡ㄟ^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動物也有自己的智能潛力、語言、游戲等等,這些也應該算是動物的文化吧,所以請保護動物的文化,和動物和諧相處。
?、輨游锸怯徐`性的,它們有自己的生命權利,人類應該尊重動物。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去傷害它們。
?、奕祟惡蛣游锏年P系是密切的,我們人類可以從動物身上學到很多。比如飛機的發明。
?、咄ㄟ^鍛煉說,我們可以聯想到不要溺愛子女。
⑧通過科學家提出的這幾種假說,我們應該懂得在科學的道路上,不要盲從他人,迷信權威,應該勇于探索,提出自己的觀點。
六、結課文
好,讓我們和動物和諧相處,共同邁向美好的明天,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看了“動物游戲之謎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