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試題
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試題
A.解剖(pōu) 長髭(zī) 锃亮(zhèng) 風雨如磐(pán)
B.匿名(nì) 鬈發(juǎn) 掠起(lüè) 目光灼灼(shuó)
C.號叫(háo) 脂粉奩(lián) 蜿蜒(wān) 罄竹難書(qìng)
D.尷尬(jān) 酒肆(sì) 寬恕(shù) 黯然失色(àn)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遨游 鑰匙 枝椏 心扉 渾然一體
B.賭博 蒙昧 貂皮 波瀾 海誓山盟
C.犀利 遷徙 繁衍 馳騁 盛氣凌人
D.畸形 質問 寬恕 欣慰 翻來復去
3、填入下面句子空白處的關聯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我 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 好意難卻, 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
A.盡管 但 所以 B.雖然 然而 也
C.雖然 但是 所以 D.即使 然而 也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有沒有選擇恰當的方式,是取得理想的談話效果的有效途徑。
B、科學技術是人類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露了一個個自然之迷。
C、母愛是一種最無私的情感,它像春天的甘霖,滋潤著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D、通過尋覓春天的蹤跡,使同學們對春天有了更多的感悟。
5、古詩文默寫(9分)
①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贈別即將遠行的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②李商隱《無題》一詩中原為表達思念之情,現常用來表達對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人的贊頌的詩句是:“ , ”。
③《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哲理名句“ , ”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④、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表現自己豁達開闊的心胸以及對世人美好祝愿的兩句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景寫雪景的詩句是: , 。
6、名著訓練。(2分)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______國的科幻小說家______,他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為“ _______________”。 附:你認為尼摩船長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7、仿照例句,再寫一個句子:(2分)
例句: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仿寫:母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綜合性學習(3分)
在這個世界上,母親是與我們的生命聯系得最緊密的人。當我們思鄉想家的時候,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母親是我們最堅實的感情依托。現在,讓我們再一次融入這種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獻給母親的歌。
(1)你知道母親節是哪一天? (1分)
(2) 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請你給自己的母親發一條短信,說出自己對母親祝福的話,要求語言簡練、得體,富有創意。(2分)
二、閱讀理解(36分)
(一)
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無論是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還是美麗可人的鮮花綠草;無論是高深莫測的星空,還是 a 的灰塵,都是大自然 b 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質創造了這樣豐富多彩的生命,而人類卻不能制造出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體現,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體共有一萬億多個細胞,這么多的細胞不僅能夠相互協調,而且每個細胞都有著 c 的特殊分工、每個細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絕對不會混淆,從而使整個人體處于高度有序的狀態。在近百年的時間中,人體細胞盡管更替許多次,但這種秩序并不會改變。最 d 的恐怕要數我們的大腦了,它使人有喜怒哀樂,能夠思維,能夠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學原則,在創造各種物質以至人體的時候運用了各種美的規律,比如對稱性、協調性等等,使人體、花朵等表現出難以形容的美。要造出這樣的一個人來,讓一萬億個細胞協調工作,是人類的智慧所不能勝任的。
9.在下面這些詞語中各選一個填在文中a、b、c、d處。
不值一提 不可思議 精巧絕倫 與眾不同
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__
10.本文段的主要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1.文段為了論述大自然智慧的無與倫比,把人類智慧與其對比。文段主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的?
12.為什么說連蒼蠅蚊子乃至灰塵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呢?你能說說理由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禿的梧桐
⑴——這株梧桐,怕再也難得活了!
⑵人們走過禿禿梧桐下,總這樣惋惜地說。
⑶這株梧桐,所生的地點,真有點奇怪,我們所住的屋子,本來分做兩下給兩家住的,這株梧桐,恰恰長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說是兩家的分界牌。
⑷屋前的石階,雖僅有其一,由屋前到園外去的路卻有兩條,——一家走一條,梧桐生在兩路的中間,清陰分蓋了兩家的草場,夜里下雨,瀟瀟淅淅打在桐葉上的雨聲,詩意也兩家分享。
⑸不幸園里螞蟻過多,梧桐的枝干,為蟻所蝕,漸漸地不堅牢了,一夜雷雨,便將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樹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⑹春天到來,樹身上居然透出許多綠葉,團團附著樹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櫚樹。
⑺誰說這株梧桐,不會再活呢?它現在長了新葉,或者更會長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復從前的美陰了。
⑻一陣風過,葉兒又被劈下來,拾起一看,葉蒂已嚙斷了三分之二——又是螞蟻干的好事。哦,可惡!
⑼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氣。
⑽螞蟻又來了,風又起了,好容易長得掌大的葉兒又飄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葉,整整地忙了一個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個夏天。
(11)秋來,老柏和香橙還沉郁地綠著,別的樹卻都qiáo cùi (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護定它青青的葉,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貯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風如敗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現在它的葉兒已去得差不多,園中減了cōng 1óng( )的綠意,卻也添了蔚藍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為喜悅,上面沒有遮蔽,可以酣飲風霜了,它臉兒醉得楓葉般紅,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樹,在它頭上瑟瑟地悲嘆。
(12)大理菊東倒西傾,還掙扎著在荒草里開出紅艷的花。牽牛的蔓,早枯萎了,但還開花呢,可是比從前纖小,冷冷涼露中,泛滿淺紫嫩紅的小花,更覺嬌美可憐。還有從前種麝香連理花和鳳仙花的地里,有時也見幾朵殘花,秋風里,時時有玉錢蝴蝶,翩翩飛來,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動,幽情凄戀,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兒的冷香里!
(13)這時候,園里另外一株梧桐,葉兒已飛去大半,禿的梧桐,自然更是一無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慘淡的斜陽中。
(11)——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是這樣惋惜地說。
(16)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
(17)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選自蘇雪林《綠天》)
13、文章首尾都出現了人們對禿梧桐表示惋惜的話,并簡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4、本文是以什么為線索組織材料的?(2分)
答:
15、文中第(11)(12)段寫了其它的樹和花,試分析其對表現本文中心的作用。(3分)
答:
16、文章結尾寫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3分)
答:
(三)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17.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①不以物喜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
18.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微斯人,吾誰與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先輝寫照,請寫出一個具體事例。(2分)
(四)鸚鵡噪虎
女幾之山,鵲所巢,有虎出于樸簌①,鵲集而噪之。鸚鵡聞之,亦集而噪。寒鴉見而問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鵲曰:“是嘯而生風,吾畏其顛吾巢,故噪而去之。”問于鸚鵡,鸚鵡無以對。寒鴉笑曰:“鵲之巢木末②也,畏風故忌虎,爾穴居者也,何以噪為?”
注釋:①樸簌:小樹。②木末:樹梢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
(1)虎行地者也 ________ (2)故噪而去之 ________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問于鸚鵡,鸚鵡無以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這是一則寓言,其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3、“地白”的意思是_____。其意境與李白的詩句________ 最接近。
24、簡要解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意思。
三、寫作(40分)
題目 :品味
要求:①我手寫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字數要求在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