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學期語文期末試題
初二下學期語文期末試題
1.閱讀下面這段文字,根據括號內的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
閱讀經典,咀嚼經典,那些從容流淌的文字中,卻常常涌動著令我們感動的愛的激流:阿長辛苦買來的粗zhuō ( )的《山海經》中蘊含著的濃濃關愛;父親蹣 shān( )的背影中流著的舐犢之情;老王在生命盡頭的微薄的回饋所牽動的一個善良文人的愧zuò ( )……常常感動于生活中的細小的愛與關懷,我們才能更好的品味生活!
2.根據提示默寫。(6分)
(1)樹樹皆秋色,_____________。(王績《野望》 )
(2) ?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
(3)氣蒸云夢澤,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
(4)感時花濺淚 ,___ __________。(杜甫《春望》 )
(5)《早寒江上有懷》中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3.名著閱讀。(4分)
《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少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一部散文集。請結合自己閱讀的體驗經歷,說一說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篇文章,談一談為什么?
喜歡的文章《 》
喜歡的原因: 。
4.綜合實踐活動。(7分)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8周年,嘉善一中八年級(1)班將開展一次“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準備工作。
(1)【妙解漢字】“武”字與戰爭密切相關。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武”解釋為“止戈為武”,這一解釋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也與戰爭有關,請你推斷它的字義: 。
(2)【品味文化】伴隨著戰爭,形成了豐富的戰爭文化。請寫出一句與戰爭有關的古詩詞,并列舉一部課外閱讀過的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
古詩詞: 。
列舉的小說:《 》
(3)【抒寫心靈】活動中同學們自主搜集材料,創辦了《世界何時鑄劍為犁》專刊,他們設計了這樣一些欄目:
【欄目一】浸著血與淚的往事。
收錄了熟悉的戰爭故事,觸目驚心的歷史慘劇,并配有圖片。
【欄目二】戰爭智慧,是殺戮還是自殺?
收錄了戰爭詩詞、軍事成語、名人名言、兵法謀略等內容。
【欄目三】愛是幸福,恨是災難!
欄目里同學們表達了對和平的期盼、對維護和平的思考。
請你從上列三個欄目中任選一個,為它寫上一段50字左右的導讀文字。
我選擇【欄目 】來寫:
二、現代文閱讀(21分)
請認真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5——12題
(一)一個走運的人(11分)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個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樹,粗大蒼勁的樹干,四面伸長的枝葉,昭示這是一株歷經滄桑的百年古樹,香樟樹的清幽常引人駐足。
香樟樹下臥著一個小小的雜貨鋪。小商鋪出售一些糖果、煙草之類的小東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沒有一點積塵。
女店主是一個端莊美麗的女子,她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真走運啊!”
女店主總是端坐在那里,含笑著招呼客人。閑下來時,她就低下頭用絲線編織些小飾物,諸如手鏈啦、發帶啦,隨后就掛在店里,有誰喜歡就買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編的一個精巧的筆袋所吸引,淡綠色的,像很嬌嫩的草。
“這筆袋就像春的顏色。”我說,“特別美。”
“我真走運,”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個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見我喜歡,隨即從桌子下面拿出她編的各種小飾物,我驚訝地發現,整個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駿馬,還有那永遠開不敗的四季花。
我買下了筆袋,也牢牢地記住了這位制作者,也許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對待,也許是她單純的眼神,也許是她那句“真走運啊”。
我常會順道去看看那家雜貨店,有時買些東西,有時只是看看。因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認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來已經過得相當不錯了,但他們本人總覺得還缺點什么,遠遠談不上“走運”。
可這店主,多么平凡。她終日坐著,等待人們的光顧,還得一張一張撫平那些亂糟糟的零錢。但就是這個人,每天穿著得體的衣裳,還把頭發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過后門口,她正在吃午飯,就著開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團。看見我她笑笑,又說自己真走運,吃到了香甜的團子。
“你該到對面的店里吃一碗熱面。”我說,“那才舒服。”可她說,那團子可不是普通的東西,是她的一位老顧客親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經八十多歲了,非常健康,還能爬山呢。
“我有這樣的朋友,”店主說,“真走運。”
還有一次,我到店里買了她編的發卡,綰頭發用的,我說去爬黃山時,用它來盤頭發。
她讓我歸來時替她帶一張黃山的風景照。她又說:“真走運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說她分享了這個“走運”。
歸來后,我如約前去把我拍攝的最好的一張照片帶給她。我還慫恿她,哪天請人照看一下雜貨鋪,親自爬上黃山。“有纜車嗎?”她問,“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樣,真幸運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纜車,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說。
“是啊!是啊!”她微笑著,沉醉著,“我夢到過。”
后來我搬了住處,好久沒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來,便匆匆趕去。
可到了那,香樟樹依舊挺立,卻不見了小商鋪,也不見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我驚詫極了,連忙上前打聽,老太太說:“搬遷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兒了嗎?”“不知道。”老太太渾濁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個下肢癱瘓的女子!”
“誰?”“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張著嘴卻說不上話。原來她是個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輪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陽光一樣的笑容,卻從沒在意她缺少什么,還慫恿她去登黃山……
一瞬間,歉疚與失落漫上心頭。或許今生再難相見了!
夕陽中,歷盡滄桑的香樟樹依舊高峻挺拔,依舊香遠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頭間,那燦爛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說選刊》2011•23期,有改動)
5.小說圍繞“我”與女店主的交往,寫了四件事。請概括其中兩件事。(2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編織的精巧筆袋所吸引,買下了筆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給女店主,并慫恿她去登黃山。
6.小說中的女店主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7.結合語境,品析下列加點詞語和畫線句子,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1)我瞪大眼睛,張著嘴卻說不上話。
(2)夕陽中,歷盡滄桑的香樟樹依舊高峻挺拔,依舊香遠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頭間,那燦爛的笑容似在眼前……
8.“香樟樹下”也可作為這篇小說的標題,你喜歡哪個標題?請說明理由。(3分)
(二)花開的聲音(10分)
陳文和
花開也有聲音么?
一個夏季的晚上,我在住家的陽臺上,就捕捉到曇花開放的聲音。那棵曇花的花苞早在兩三天前就顯露出了雛形,這個“雛形”的花苞越來越大,在枝頭垂首有如紡錘。那一夜,我估摸它會開放的,便在陽臺徹夜守護著,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時,那美好的時刻終于在焦灼的期待中來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脹起來,好像原先干癟的汽球一下子灌進了風,緊接著,我便聽到一聲“噗”的響動,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曇花開放的聲音。只見那由許多纖長潔白的花瓣組成的花蕊,快速、燦然地開放了。癡迷間,眼前仿佛跳出了一個長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剎那,便羞煞了天際那半輪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峽谷為之閃閃發亮。
除了曇花,我還真切地聽到茶花開放的聲音。茶花的開放可不是那種“急性子”,早在夏季時,它的蓓蕾就在枝葉間開始孕育,開頭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葉芽的形狀幾乎難以分辨,過了好幾天,它的雛形才微微顯露出來,又再好幾天,它那結實的體態和葉芽松動的體態才涇渭分明。茶花花苞的長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一個長途旅者,走過了夏天,又走過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頭尖的橢圓花苞,那花瓣如鱗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終于展現在你的面前,但距離開放仍有些日子。我栽在陽臺的那一株茶花,叫“五寶茶花”,枝頭共有十幾個花苞,它們之間好像有個約定,誰先開誰后開。那一天是休息日,我終于看到第一顆準備開放的花苞有些異樣了,它在微微地顫動、顫動,仿佛是個睡美人,在陽臺上睡了許久、許久,此刻才在深綠色的枝葉間蘇醒,惺忪的眼眸,抖動的睫毛,微微地張開,張開。那張開的聲音,和曇花的那一聲“噗”完全相反,它是那么細微,那么柔和,那么舒緩。曇花開放的聲音是短促的,茶花開放的聲音是悠長的,不管短促或悠長,都是那么動聽,那么迷人。由此我認定:花開的聲音是自然界一種最美妙的樂曲,或者說是一種天籟吧!
花兒這樣,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何嘗不是如此。當它突然出現時,也會有一種異樣的信息,一種類似花開的聲音,那是一種文明之花開放的聲音。美好事物的孕育、萌發、成熟,也有個漸進的過程,或許中間還會出現一波三折,受到某種壓抑和禁錮。當它“破繭而出”或“破墻而出”時,會出現多大的沖擊波啊,那一瞬間閃亮的沖擊,給人帶來的是一種無限的驚喜。這種聲音,你只有保持一份純凈、潔白的心態,于細微處才能聽到。對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離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關愛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體溫去為它孵化和催生,這樣,你就可以及時地聽到另一種“天籟”了。
長時間以來,我都迷戀于諦聽各種花開的聲音。我始終認為,在人世間,傾述是一種方式,諦聽也是一種方式。一個人能聽到花開的聲音是十分幸福的,因為花開的那一剎那,會最充分地展開事物的內秀和外美,會給你帶來一種審美的愉悅和情感的滿足。
(選自2011年第1期《南方》,有改動)
9.題目“花開的聲音”的深層含義是什么?怎樣才能聽到這種聲音?(3分)
10.文中畫線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2分)
11.從全文看,作者為什么“迷戀于諦聽各種花開的聲音”?(2分)
12.觀照全文,作者如何由物及理,從自然之花聯想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請簡要分析。(3分)
三、古詩文閱讀(19分)
(一)秋夜曲(4分)
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13.詩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什么特點?(2分)
14.詩中“漫漫輕云露月光”表達了怎樣的心境?全詩寄托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愛蓮說(8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5.解釋加點的字。(4分)
(1)可愛者甚蕃 蕃( ) (2)濯清漣而不妖 濯 ( )
(3)不蔓不枝 枝( ) (4)陶后鮮有聞 鮮 ( )
16.翻譯下列句子。(2分,每小題1分)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7.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君子”應是怎樣的人?(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三)治國猶栽樹(7分)
唐太宗謂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師②,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③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⑤,百姓安樂。夫治國猶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注釋】①侍臣:周圍的大臣。②京師: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興(今陜西西安市)。③煬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楊廣。④孜孜:勤懇的樣子。⑤稔:rěn,豐收。
18.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2分)
(1)征求不已( )(2)惟欲清靜( )
19.翻譯句子:夫治國猶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2分)
20.結合選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唐太宗的治國之道。(3分)
四、 作文(40分)
21.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家長的呵護、老師的教誨、同學的啟迪、書香的熏陶……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以《就這樣慢慢長大》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
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3、全文不少于600字;
4、書寫正確、規范、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