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語文期末卷試題(2)
八年級上語文期末卷試題答案
一、1、(1)心遠地自偏 悠然見南山(2)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3)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4)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5)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2、A C 3、(1)眷戀 (2)咫尺 4、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花衣 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 5、趁父母健在的光陰,抓緊時間,趕快盡孝。孝心無價 6、略 7、節日文化是寶貴的精神糧食。8、示例:(1)加大傳統節日的宣傳力度,提高認識,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2)加大政府的保護和扶持力度,將一些重要且有影響的傳統節日納入法定保護范圍。(3)堅持繼承、發展、改造、創新并重的原則,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適當融入現代元素,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1)①秋風破屋圖②群童抱茅圖③屋漏無干圖④遙想廣廈圖(2)經過“安史之亂” 6、(1)以群童的頑劣、無所顧忌來表現詩人的年老無力;群童是無知的,當時的社會背景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就作者來說是無可奈何的。3、(1)喊得唇焦口干也沒有效果,回來的時候只有拄著拐杖連連嘆息。(2)布被子用了許多年,又薄又冷,像鐵塊一樣,淘氣地兒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3)怎么才能得到許多寬敞的大屋子呢?這樣就可以為天下所有貧寒的讀書人遮風擋雨,讓他們都高高興興,不管有多大的風雨也像大山一樣平平安安。5、古體詩;少陵野老;杜工部;現實;詩圣;詩史 6、怒號、卷、飛、渡、灑、掛罥、飄轉、沉兩句詩展現了詩人愛及天下的博大襟懷。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也觸動了作者一貫的憂國憂民情懷。秋風、秋雨的威力,貧困、流離失所的生活,都沒能擊垮作者。面對這樣的現實,詩人從個人“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一躍聯想到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著落的窮苦百姓,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8、(1)年老體弱——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2)生活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干處)(3)憂心國事——自經喪亂少睡眠。(4)關心天下“寒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任意寫出三處即可)
21. 鳥巢外面有流動綠色生態走廊,節省水資源有雨水利用系統,安裝了地源熱系統作為空調系統和太陽能發電系統,座椅材料也不會變硬變脆,一旦廢棄還可以粉碎后再利用,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分類垃圾桶是用回收紙制成的。22.使用線性陣列音箱組成的場地擴音系統,鳥巢最大與最小聲音的差別不到4分貝23 舉例子,舉這些細節,生動有力的說明了鳥巢設計人文關懷暖心田。24.不能,最高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起到了限制作用,表明是最多能處理100噸雨水,產生80噸回收水,去掉后與原義不符。25.略。
(四)22.羅曼•羅蘭,《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 23.貝多芬具有我行我素,不卑不亢的叛逆性格。從他洋洋自得的敘述口吻、“背著手”“撞”的動作描寫、與歌德鮮明地對比中可以看出。24.開放性題,欣賞哪一位名人都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貝多芬。因為他不向權貴彎腰,不卑不亢,很有骨氣。示例二:歌德。待人溫文有禮,懂得起碼的處世之道。(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評價人物行為的能力。要求要結合人物的處境、個性進行分析,如都是名人,但歌德身在官場,不得不遵守為官之道。)
附加題: 1. D(應為“只是”之意) 2. 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他學會欺騙啊。(錯譯“欺”、兩個“子”字每個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達的意思和判斷句的特點未譯出要扣1分。) 3.無論是教育子女還是做人,都必須講個“信”字,要說到做到,不能說謊。(只要大意對即可)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八年級上語文期末卷試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看過“八年級上語文期末卷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