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考如何復習
攻略一:概念記清,基礎夯實。數學≠做題,千萬不要忽視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別是“不定項選擇題”就要靠清晰的概念來明辨對錯,如果概念不清就會感覺模棱兩可,最終造成誤選。
攻略二:適當做題,巧做為王。有的同學埋頭題海苦苦掙扎,陷入了做題的誤區。數學需要實踐,需要大量做題,但要“埋下頭去做題,抬起頭來想題”,在做題中關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試中時間最寶貴,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僅僅解題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錯。
攻略三:前后聯系,縱橫貫通。在做題中要注重發現題與題之間的內在聯系,絕不能“傻做”。做題時,要會通過比較,發現規律,穿透實質,以達到“觸類旁通”的境界。特別是幾何題中的輔助線添法很有規律性,在做題中要特別記牢。
攻略四:記錄錯題,避免再犯。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可是同學們常會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的“陷阱”里。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及時分析錯題,還要想一想為什么會錯、以后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這樣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畢竟,中考當中是“分分必爭”,一分也失不得。
攻略五:集中兵力,攻下弱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如果試題中涉及到你的薄弱環節,一定會成為你的最痛。因此一定要通過短時間的專題學習集中優勢“兵力”,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中考數學復習策略
舉一反三
隨著新課改的有序推進,依靠單純機械訓練提高成績的方法早已過時,但一定量的訓練,足夠數量的習題才能把數學學好,這一點毋庸置疑,中考數學復習需要舉一反三。首先,抓好典型題的歸納、變式訓練。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變化,獲得數學問題解決的思路和方法。即使能力要求較低的知識點也可通過挖掘和拓展,讓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找出問題的同性特征,培養應變能力,提高解題的技巧。
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重點問題交給學生討論,讓學生總結形成自己的方法進行交流、展示。在眾多的方法中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最好方法,尋求復習的最佳效果。再次,注重錯題分析,學生通過做習題、試卷找到共同存在的問題集體解決。對個別學生的問題對癥下藥,每個學生建立一本“錯題集”,分析錯誤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列出幾個相同的問題參考。爭取考試前反復閱讀自己整理的錯題,以防考試中犯同樣的錯誤。最后,適當模擬訓練必不可少,中考試題難度不會太大,對基礎考查不會減弱。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熟練程度,也考查學生做題是否細心、做題的速度等。因此考前要有意識進行強化,做題不是越多越好,但根據自己的實際適量訓練(甚至反復訓練)是非常有效的。
先分后合
中考數學復習可分三輪進行,先各節、章復習,后加以綜合。具體說:基礎演練——能力提高——綜合創新。基礎演練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目的是夯實基礎。初中數學教材編寫是按“分步到位,螺旋上升”的理念進行的,知識點是零碎的,三年才學完新課標規定的全部內容。因此中考數學復習第一輪側重基礎知識的歸納整理,讓學生把零碎的知識點串起來,使考點和知識點結合起來形成知識網絡。
綜合創新是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既可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如,方案分配、用概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用二次函數最值解決實際問題等都是中考數學的熱點。綜合創新同時包括教師根據《數學中考指導》及復習的重點獨立命制中考模擬題,通過模擬中考綜合訓練,查缺補漏,提高學生應試能力。在訓練時嚴格按中考要求答題,嚴格按標準格式給分。通過綜合模擬發現復習應考中存在問題,及時糾正學生解題過程中不良習慣。
如何提高中考數學復習效率
所謂“法”
指的是在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解題的方法.首先要引導學生鞏固解題的基本方法,這是按部就班的基礎性工作.在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同類型的題目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通過題目的表象,看到隱藏在背后的同質性,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會這一大類題目的解法.比如,學生經常會遇到兩輛車相向行駛,幾小時相遇;兩個水管同時加水,幾小時加滿水池;兩個工程隊同做一項工程,幾個月完工等題目等題目.雖然這些題目涉及交通、建筑等不同的層面,但是題目中涵蓋的數學知識點是相同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這一類題的解法.其次,在引導學生鞏固解題的基本方法后,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解題的巧妙之法,讓學生感知數學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考”
指的是進行一系列的模擬.總復習就是為了為中考做準備、打基礎,因此在總復習的過程中,一定的考試模擬是必不可少的.通過一次次的模擬,會發現學生的知識漏洞,發現薄弱環節,不僅給教師,也給學生敲響警鐘,可以讓以后的復習針對性更強,目的性更強,以便提高復習效率.當然,模擬一定要適度適量,精簡實用,不能搞題海戰術,讓學生身心疲憊,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打擊學生的復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