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學期語文預習七大步驟(2)
要求預習時要邊讀邊寫。預習時,可以寫下字詞的意思、句子的含義、段落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的寫作特點等等,還可以寫下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這樣,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印象就會更加深刻,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我們可以再本子上設新詞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等,為上課做好充分地準備,把自己認為文中重要的或是優美的詞語、句子以及段落抄在練習本上。這是積累語言材料的一種重要方法。
堅持摘抄,不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還會增強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當然,摘抄需要時間,需要下工夫,但為了提高能力,花些時間、下些工夫,還是值得的。
預習記敘文是,一定參考一些資料,聯系作者的寫作時間及創作背景。記敘文大都是作者在特定的處境、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時期的產物。
第六步——思
在對課文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思考一下文字上、語句上、內容上、主要思想上,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或向同學請教的,及時記錄下來,當作自己的難點,以備聽課時認真聽講,當堂解決。
結合課文內容,解決課后題。每篇課文都設計了練習題,預習時刻聯系前面的預習提示,思考練習。對課后的思考和練習,若能事先思考,就會心中有數,在老師講授時,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思考角度或答案。這樣,既提高了作業的質量,同時又節約了時間。
另外,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故事梗概、課文所反映的問題、課文所揭示的現象等,都可以進行思考,從而在透徹理解文章的內容時還可以增長知識、啟迪心智。
第七步——議
預習后要把預習時遇到的疑難問題,對課文中某些問題的看法提出來與同學討論,或請家長、老師,以求糾正和解決。對于感受深刻、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與同學交流、探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對說明文和議論文的預習。預習說明文時,要弄清說明對象的特征,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文章的重點。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列數字、打比方等。預習議論文時,要找出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