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步驟
高考志愿填報步驟精選篇1
1、登錄指定網頁。網上填報高考志愿要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考生需登錄指定網頁。
2、輸入用戶名及修改密碼。一般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tǒng)要輸入初始密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再點擊“登錄”按鈕即可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tǒng)。
3、閱讀考生須知。考生應仔細閱讀,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這一步很重要,不要省略。
4、選擇批次填報志愿。先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愿”按鈕,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號和專業(yè)代號填到高考志愿欄內。
5、檢查核對。院校代號和專業(yè)代號輸入完畢后,點擊“下一步”按鈕,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系統(tǒng)將已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yè),屏幕上會顯示已填報的院校名稱和專業(yè)名稱。
6、保存志愿信息。高考考生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點擊“保存”按鈕,只有點擊了“保存”按鈕,填報的志愿信息才會儲存到網報系統(tǒng)中。填好每一個批次的志愿后,都要點擊“保存”按鈕,保存這個批次的志愿信息。
填好高考志愿,前程陽光燦爛。點擊“”吧!
高考志愿填報步驟精選篇2
登錄指定網頁:考生登錄省招辦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shù)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tǒng)要輸入初始密碼,初始密碼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證號;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再點擊“登錄”按鈕即可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tǒng)。
修改密碼及填寫信息:考生必須按要求修改初始密碼并填寫聯(lián)系地址、電話等信息。考生應仔細閱讀“網上填報志愿考生須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執(zhí)行“修改”操作。考生只有正確完成本界面操作后方可進入系統(tǒng)進行其它操作。
選擇批次填報志愿:考生先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愿”按鈕,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
保存志愿信息:考生在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點擊“保存”按鈕,只有點擊了“保存”按鈕,填報的志愿信息才會儲存到網報系統(tǒng)中;如若不點擊的話,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沒有填報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步驟精選篇3
首先考生可以根據(jù)位次換算法確定自己要報考的大學,確定好大學目標。不過每一年考生的人數(shù)、試題的難度以及高校招生計劃都會發(fā)生變化,所以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shù)都會有所波動,但是排名基本上來說相對比較穩(wěn)定,所以考生最好是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的院校進行定位。
第二,考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確定自己的專業(yè)方向,志愿填報之前我們可以對自己的方向做一個具體的了解。不要盲目追求熱門專業(yè),沒有什么是永恒不變的。要相信只有感興趣的事情才能有動力去學習,所以選專業(yè)一定要遵從內心的選擇,而不是盲目跟風。
第三,要學會穩(wěn)定目標,可以按照分數(shù)從高到低初選院校,一般可以從自己分數(shù)的上20分,下30分區(qū)間內進行院校選擇。這樣可以更加的穩(wěn)妥,確保心中有數(shù)。
第四,學校順序的確定不一定是沖穩(wěn)保,而是要結合自己的意向,錄取的可能做最優(yōu)化的設定,盡可能把自己最滿意的大學往前排。不要盲目的“沖一沖”,避免滑檔,也不要過分的”保一保“避免高分低就的局面。
高考志愿填報步驟精選篇4
1、熟悉政策
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
2、收集信息
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當?shù)乜荚囋杭案咝9倬W等。
3、準確定位
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jù)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
4、知己知彼
除了政策法規(guī)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yè)線、師資力量、專業(yè)設置、學科特長、就業(yè)及深造情況等等。
5、初選志愿
“初選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
高考志愿填報步驟精選篇5
1、先弄清可以填幾個志愿
無論考生所在的省份是否合并批次,都會對考生填報志愿產生一定的影響,最主要的變化體現(xiàn)在志愿設置方面。批次合并之后,本科二批志愿院校數(shù)量增加,考生可以選擇的專業(yè)和院校也相應增加。所以考生要弄清楚自己可以填報幾所高校和專業(yè),另外填報志愿的政策、時間、方式和錄取規(guī)則都要知道。
2、找準自己的定位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個重要的依據(jù)就是先找清自己的定位。最常用的找定位的方法就是線差法和排位法。但是批次合并之后,院校增加,批次線發(fā)生變化,往年的分數(shù)線就失去了參考價值。
其實,雖然通過二本線來判斷自身定位會收到影響,但是線差法還是可以用的,因為一本線還是在的,考生在報考時可以看看往年一本的錄取線比二本高出多少,來大致估算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