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橋空間順序
橋只是一個話題,一個由頭,訓練事例性的說明文的能力才是本綜合性學習的首選目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有關橋綜合性學習的知識解讀和空間順序分析,歡迎參閱!
說不盡的橋空間順序:綜合學習的語文性
一、突出單元目標是綜合性學習的首選目標。
綜合性學習所選之題只是話題。須知話題只是形式,目的是訓練語文學科的目標。于此綜合性學習而言,橋是引子(話題),訓練事物之分類、說明對象之特點、說明之順序、說明之方法、說明語言之準確才是目標(語文性)。認清了這個形式,才能處理好話題和目標間的關系。對此,我有三次簡要論述。
第一次。 1、有效是目標,怎樣有效,我覺得,首先應明確用“教材”教什么的問題。我有一個比喻:一筒木料,是用來做床,還是用來做板凳,取決于木工的經(jīng)驗和匠心。做板凳也許大材小用,做床或許木材不夠。怎么辦呢?首先應研究這筒木材,它最適合做什么;怎樣做,則是第二位的。
2、最適合做什么,以前我們不用多操心,課文標題下面的訓練重點,以1、2的形式簡潔、直觀的表述出來了,那是編者的意圖,現(xiàn)在這個意圖受“我的教材觀”的影響淡化了,顯得不很明顯,這就需要我們?nèi)パ芯俊?/p>
第二次。 1、說到木材,其實只是我的一個比況,實際比這要復雜得多。須知,木工做活之目的并非在于木材,而在于結果--床與板凳。木材是“料”而非“果”,于此推之,是“料”重要還是“果”重要?顯然,果重于料。為此,首要之責,重在明確其“果”為何物?遺憾的是,“果”已經(jīng)很模糊、很含混(有些甚至是課程論者也無力、無法解決之問題)。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表象是,木材被亂砍一通,做出來的非床、非板凳,好的是,還是家具,其實,這個木工技藝算得上乘了。
2、當務之責,當研究家具。家具范圍之廣、種類之多、樣式之變化等,于木工而言,應了然于懷。舊時從師,少則三五年 ,多則十多個春秋,有時甚至是一生。各類款式之規(guī)則、各地風俗之變化等均要儲存、積累。待梳理成線、成條(捷克式、歐式)、(古典式、現(xiàn)代式),出師方能自擋一面。
第三次。葉圣陶先生在談到語文的教學目的時,說了一句經(jīng)典之語,“學生須能讀書,學生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用我的那個不很嚴密的比況,這,大概可以是“果”了。顯然這個“果”和“家具”一樣,它的范圍很廣,內(nèi)涵也極為豐盛。
就說“讀書”,書的種類很多,文史經(jīng)哲、幾何算術;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用文字表示,都是書);小說、詩歌、散文、戲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等,要讓學生會讀是目的,怎樣才能會讀,顯然,學生要從師,從師學法,得法,方能達到會讀之目的。
師呢?就在于傳授(藝)于弟子,引導弟子入門、激勵弟子上路。授哪些藝、傳哪些法,應先于從師之前,師了然于心。舉例說明。說明文怎樣引導學生讀,或者說從那些方面去誘導讀,該傳授那些內(nèi)容,師心里應有一本帳。我估摸著大概有這些內(nèi)容:分類(事例、事理、文藝性)、特征(功能)、說明方法(8種)、說明順序(3種)、結構(3類)、方式(平實、生動)、語言(準確)。
教什么?就教這些。用什么教?答:課文。用課文《中國石拱橋》教說明文之類別(事例性,建筑類);教說明對象之特點;教說明文之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據(jù)等);教說明文之語言(準確,課后聯(lián)系)等等。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顯然,方向比行動重要,于教學而言,自然,教什么,比用什么教重要。為此,我們先多多研究“教什么”吧!
簡言之:橋只是一個話題,一個由頭,訓練事例性的說明文的能力才是本綜合性學習的首選目標。當然選“話題”也是很講究的,可與課文的話題相對應,或是某話題的延伸;或緊密聯(lián)系學習階段特點,如《這就是我》;或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社會熱點,如《我也追星》、《讓世界充滿愛》等等,突出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熟悉)是選擇話題應首先考慮的。
本綜合性學習第三板塊設置了三項作文訓練。1、通過了解、搜集有關自己熟悉的一座橋的一些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的文字;2、就城市的立交橋,寫一篇“司機指南”式的短文,400字左右;就行人在馬路上橫沖直撞,對天橋視而不見,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聯(lián)系單元目標,簡析三個項目設計的意圖。第一項,訓練事例性的說明文(對象、特點、結構、方法等);第二項,訓練建筑性(平面)說明文(突出空間順序),同《故宮博物院》;第三項,實際上是調(diào)查報告:現(xiàn)象—分析原因—改進辦法,訓練事理性說明文,邏輯順序是其重點。
簡言之:橋只是一個話題,一個由頭,訓練事例性的說明文的能力才是本綜合性學習的首選目標。
二、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是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目標。
教材板塊一設置了四個內(nèi)容,這四個內(nèi)容要切實地完成,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大量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查閱幾萬字的內(nèi)容,學生的閱讀量可想而知;這只是第一步(搜集),第二步是梳理、篩選信息(課標說的:處理)。這些工作都應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組或獨立完成,師之作用只是引導。師切忌越俎代庖,否則,無意義。
三、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探究品質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
教材按照訓練重點之側重,分小綜合(與閱讀照應,重在語文能力之培養(yǎng))、大綜合(重在探究品質之培養(yǎng))。語文學科探究品質之培養(yǎng),主要是綜合性學習。怎樣理解?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人們?nèi)粘I钕⑾⑾嚓P的橋究竟有哪些呢?通過搜集,我們發(fā)現(xiàn):橋的名稱與生活相關(地名、形狀、故事、愿望);橋寄托了人們的一種思想或情趣(詩句、對聯(lián)、諺語);而這些結論的得出,不應是教材的提示,而是學生的生成。
我們常說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與身邊的人、事、物相聯(lián)系,怎樣聯(lián)系呢 ?我粗略搜集了一些橋:虹橋、西陵長江大橋、九畹溪大橋、戀愛橋(老歸州)、杉木溪索橋、青干河大橋、至善橋等。這些橋我們很熟悉,名稱怎樣來的?略一思忖便知。有按形狀取名的,有按地點取名的,有按故事取名的,有按愿望取名的,有按建筑材料取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