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教學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世界;
2、深刻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板書:“0”,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板書:“60”,請選擇“>、<或=”其中的一種符號來連接“60”和“0”。
二、談話揭題
1、板書:“賬單”,看一下“賬”的偏旁,它與什么有關,日常生活里,你在哪里見過賬單?
2、在社會生活中,只要有消費、有支出,就會產生賬單,可是一對母子間竟然出現了兩張賬單,這是為什么呢?
板書課題:20、媽媽的賬單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生字、新詞,讀通句子,在此基礎上思考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檢查字音。
3、理解:芬尼、如愿以償。
4、交流課文基本內容。
四、理解感悟
(一)同學們說一說小彼得向媽媽索取報酬,當他如愿以償后卻感到羞愧萬分,是什么原因讓小彼得突然有了這么大的轉變呢?
(是“媽媽的賬單”)
(二)品讀媽媽的賬單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的賬單,用心讀的學生會因為其中的一個詞、一句話,心靈為之震撼。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感受這個詞、這句話,大家的眼前會出現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我們用心來讀一讀,看看媽媽的賬單哪里打動了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匯報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教學環節)
1、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十年間,媽媽會為小彼得做些什么。(指導朗讀)
2、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教師講述媽媽吃魚頭的故事,引發學生的聯想,感受媽媽對兒女的無私疼愛。(指導朗讀)
3、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教師創設情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小彼得生病了,媽媽知道后,二話不說就——,護士給小彼得打針,針扎在小彼得身上,疼卻在——,媽媽寧愿——,寧愿——。清晨,小彼得的燒退了,這是媽媽——,媽媽——。
同學們通過想象小彼得媽媽的所作所為去回顧一下自己媽媽的付出與關愛。
4、佳句朗讀。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十個酷暑、十個嚴寒、十個陽春三月、十個金風送爽。十年,3650個日日夜夜,小彼得的媽媽一直是這樣付出。
(要朗讀出賬單中媽媽的付出,自練讀,指名讀)
四、理解媽媽的賬單
1、媽媽為小彼得整整付出了十年,同學們,如果讓你你為媽媽十年的艱辛、十年的勞作、十年的疼愛、十年的奉獻標上價格,你會給出一個社么樣的價碼?
2、出示資料
母親的工作是一種“技術性的中級管理”工作,如果母親的工作可獲薪水,合理的年薪約為6萬美元。
——美·克里滕登《母親的價格》
一年6萬美元,十年60萬美元,媽媽為什么在賬單上標上“0芬尼”呢?
3、媽媽告訴孩子,無論我為你們做什么,都是不需要回報的。現在看來上課時的不等式“60>0”,當“0”承載著無私、無價的母愛時,那這份索取便慚愧地低下了頭,改寫不等式“60<0(無私、無價)。
4、再讀媽媽的賬單,贊美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5、同學們讀懂了賬單,更讀懂了媽媽的心,小彼得捧起媽媽的賬單,讀著讀著,當讀到“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他感到——;當讀到“為他十年中的吃喝”,他感到——,……。此時此刻,你一定會更加理小彼得羞愧萬分,他會想——。
6、小彼得用自己的行動向媽媽表明他知道錯了,練讀最后一段,聲情并茂地讀出小彼得內心的愧疚。
五、拓展延伸
1、其實,小彼得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所有的媽媽都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女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從不覺得辛勞,從不要求回報。今天,讓我們面對媽媽無私的付出和辛勞,把最想對媽媽說的話用“心”寫出來。
出示:媽媽,您——————————————,
我想對您說————————————————。
2、匯報、交流、評議。
六、作業
愛要說出來,更要做出來。一句貼心的問候,一杯暖暖的清茶,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都會讓媽媽覺得滿足和欣慰。讓我們用心去珍惜媽媽的愛,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媽媽:媽媽,我愛您!
(出示課件)
這就是你們今天的作業,更是你們一輩子的作業!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媽媽的賬單》是小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單元課文的主題是“可貴的親情和友情”。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得到他想要的報酬時,他也收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羞愧萬分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回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與無價表現得極為感人。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么話也沒有,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取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孩子留了一份總額是零,卻滿含母愛的賬單。這不但是一位慈愛的母親,更是一位充滿教育機智的母親。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愛父母,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語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做鋪墊。
2、教學目標: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⑴在正確、流利地讀準詞語的基礎上,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⑵以“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具體的行為動作來展現,同時人物的行為動作的背后也隱含著豐富的心理活動”為切入點,體會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孩子的無私和深切的愛。
⑶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及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并能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
3、教學重難點:把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把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作為本課教學的難點。這是因為新課程標準提倡“語文課程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二、說教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最重要的一點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情感的創設可以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激活生活的記憶是打開孩子們心靈大門的金鑰匙。本課的教學力圖實踐這個理念。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創設情境,引發孩子們的心靈觸動。通過進行深情并茂地朗讀,打開孩子們的情感大門,喚起心靈深處的感動。總而言之要讓孩子們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以期達到情感的共鳴,從而實現先前設定的教學目標。
朗讀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結合點。對于一堂課而言,講解是生動的,朗讀是靈動的;朗讀賦予文本以生命,賦課堂以精彩。所以課堂中的另一個亮點是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說學法
在重視教學方法研究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研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并注重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本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養成學習習慣。重視學生的個體參與,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為此制定了本課的學法是:
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圍繞賬單進行提問;在學習媽媽和小彼得的帳單的內容時又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去發現賬單背后的秘密,體會賬單隱藏的深刻含義。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學生主動探究,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合作、討論法。小組合作,計算“報酬”。這樣的討論和交流不但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還將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發揮伙伴的互助作用,鞏固團隊的凝聚作用,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時安排一課時。本課共安排了7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理解賬單
生活中,你看到過或使用過賬單嗎?請你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導入,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起到釋疑的作用,理解何謂“賬單”。】
(二)、初讀感知,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想一想,圍繞賬單,你有什么問題?
2、交流反饋。師生共同篩選問題,并板書問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在自讀中自己解疑,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帶著問題讀課文,又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學習“小彼得的帳單”,讀中釋疑。
1、出示小彼得的帳單,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2、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彼得為什么給媽媽開了這份賬單?
3、讀彼得的帳單,看看彼得向母親索要了哪些報酬?
4、你覺得要這些報酬合理嗎?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圍繞賬單及關鍵語段,邊讀邊品,使學生獲得自己獨特的體驗,并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認識。】
(四)、品讀“媽媽的賬單”,體會情感。
1、補充課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份媽媽的賬單,多讀幾遍,你又能讀懂什么呢?
2、交流體會。
3、想象說話:媽媽十年來是怎樣照顧彼得的?
4、小組合作,計算“報酬”。
5、小組匯報交流。
6、小結
7、補充賬單:媽媽是怎樣看待這份賬單的?
8、指導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新課程提倡我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運用教材,重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并在此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所以此環節設計了媽媽十年來是怎樣照顧小彼得的、補充媽媽的賬單等,其目的就是讓孩子們通過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喚醒那份真摯、偉大的情感,也是學生與文本進行近距離的交流。】
(五)、圖文結合,提升情感
1、讀著讀著,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了什么變化呢?細細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2、指名交流:彼得為什么羞愧萬分?
3、想象說話:如果你就是小彼得,我就是媽媽。告訴我,你心里在想什么?
4、指導朗讀
5、課文中媽媽一句話也沒有說,僅憑一張總額為零卻載滿母愛的賬單就讓彼得羞愧萬分,主動退還了索要的報酬。再讀兩份賬單,有沒有更深刻的認識?
6、再讀媽媽的賬單。
【設計意圖:在仔細、反復賬單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去理解媽媽的賬單所包含的濃郁情感,同時使閱讀訓練和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六)表達感受,抒發情感
寫下自己心中想說的話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是抒發學生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環節,通過自己真摯感情的流露、告白,帶動情感的升華。】
(七)總結深化,拓展積累。
課堂小結。積累關于母愛的名言。
看了“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