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教學設計 虎門銷煙說課稿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
能力目標: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范讀第二自然段。
2、這一天的虎門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學生交流,相機指導讀好詞語,理解詞語,體會那一天的熱鬧、場面的隆重,景色的壯麗。
4、小結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們描寫了1839年6月3日的虎門不尋常的場面,暗示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即將發生。接下來,我們該怎么來讀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投影圖片,導讀第一、二句
2、工人們是怎樣銷煙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然后畫出描寫銷煙過程的語句
3、學生自讀自劃。
(1)(指讀)
(2)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銷煙池里撒下了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鴉片拋入池內,然后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頓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3)銷煙分幾步完成?哪三步?
4、請大家看看圖畫,再讀讀這句話,想想這些民工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做這些動作的呢?
四、導讀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在觀看的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當時的場面是怎樣的呢?在旁邊觀看的外國商人目睹了這個壯觀的銷煙場面,他們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這些鴉片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平等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鴉片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想讓我們中國人成為他們的奴仆和掙錢的機器。林則徐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
4、看錄象。
五、拓展說話,加深理解
1、現在,當我們看完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面對著端坐在我們面前的這位偉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呢?
2、講述歷史意義。
六、作業
1、找一些講述中國近代史的書籍來讀一讀,了解虎門銷煙這偉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與相關的一系列事件,如鴉片戰爭等;認識林則徐,并對他及虎門銷煙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評價。
2、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虎門銷煙(1939年6月3日)
值得紀念 震驚中外 偉大壯舉
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文的關鍵詞是“虎門銷煙”,記敘了1839年6月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經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課文共6個自然段,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第二~第五自然段具體敘述了虎門銷煙的經過,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人心大快的銷煙場面;最后一個自然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全文結構嚴謹,首尾照應,記敘清楚有序。課文的重點是銷煙的經過。在敘事的過程中,還不惜筆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對這件事地強烈反響,側面反映了虎門銷煙是順乎民意地正義之舉,是顯示中國人民偉大力量的愛國行動。
二、說學生
這篇課文歷史年代久遠,學生對這段歷史比較陌生,對林則徐不了解,對鴉片的危害不了解。因此,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那段歷史,了解當年以及現在鴉片給中國人帶來什么樣的災難,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認識虎門銷煙地偉大意義,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課前可以安排學生預習課文,上網搜集資料,了解虎門的地理位置,了解鴉片的危害,了解林則徐其人和他的英雄事跡。
三、說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銷煙的的方法、順序。
3.感受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并通過朗讀來表現;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抗拒毒品的意識。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四、說教學重、難點
1.理解群情激奮、大快人心的壯觀場面及銷煙過程。
2.明白: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五、說教法、學法
1.運用勾畫法找文中重點動詞。
2.觀看圖片,體會鴉片對中國的危害。
3.感情朗讀體會銷煙經過的壯觀,體會徐悲鴻為國爭光的愛國情懷。
4.利用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清楚這一寫作方法,進行實踐學習。
六、說過程
(一)了解鴉片、簡介背景,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由于事件離學生年代久遠,出示圖片,進行解說,創設情境,可以了解此次銷煙的背景和必要性。讓學生知道:中國人當時在受欺侮。
(二)精讀課文,理解場面壯觀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精讀課文,理解場面壯觀、事件重大。
1.(出示圖片,說圖找相關段落)品讀第2自然段,在明白的地方做批注,不明白的地方打問號。
設計意圖:讓學生會學習,重在掌握學習方法。
2.交流:(壯觀、隆重)
為什么今天在人們的眼里就顯得格外美呢?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趕來觀看?(關心此事、禁煙愿望強烈)
為什么還要邀請外國商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打擊販賣鴉片的不法商人,就是要讓外國侵略者看見自己的鴉片一點點銷毀而心痛!維護中國人的尊嚴,告訴他們,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3.林則徐是怎么銷煙的呢?
(1) (出示圖,說圖)在課文中畫出銷毀鴉片經過的動詞,文中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的?(感知銷煙的順序并復述)。
(2)(以讀代講)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的反應如何呢?
(3)了解“銷毀鴉片的時間之長、數量之多。”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銷煙的順序并復述經過,達到復述課文的要求。
4.學習第6自然段。
看到此情此景的外國商人還敢向我們中國傾銷鴉片嗎?
指導朗讀,體會虎門銷煙的重大意義。
此時,你想對林則徐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銷煙的偉大意義,進行說話訓練。
(四)延伸:出示宣傳畫圖片,認識毒品的可怕。
設計意圖:進行遠離毒品、拒絕毒品的教育。
(五)《虎門銷煙》這個偉大壯舉,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徐悲鴻勵志學畫》也向外國人證明了:中國人是有能力的,是不可欺侮的!請大家帶著問題自讀《徐悲鴻勵志學畫》。
徐悲鴻為什么勵志學畫?(起因)
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經過)
徐悲鴻勵志學畫結果怎樣?(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自學,真正明白:中國人是有能力的,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六)作為祖國未來的你們,面對徐悲鴻,你們會說些什么?
(七)總結:《虎門銷煙》《徐悲鴻勵志學畫》得出歷史教訓:落后就會挨打! 學生談話,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激發情感,進行愛國教育。
看了“虎門銷煙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