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評語作文大全3篇
多讀優秀散文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新的知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高中散文評語作文大全的內容,歡迎閱讀!
高中散文評語作文大全:穩中求勝
梁山智有吳用,道有公孫,武更是好漢如云,英雄如雨,卻以宋江為首。蜀國謀賴孔明,勇讓關張,卻以劉備為王,東木西金,南水北火,卻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為人沉穩,劉備做事敦厚,戍土謙穩厚實,終脫穎而出,施展風采,各得其所,故曰:為人沉穩,穩中求勝。
沉穩從志而來。一個人若沒有遠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現實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無法擁有沉穩的性格。班超投筆從戎,志在報國,在對匈奴一戰中從容不迫,沉穩冷靜,終弘揚國威,不教胡馬度陰山。林則徐斬釘截鐵,志在禁煙,在與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穩中含剛,終虎門銷煙,讓洋人膽戰心寒。有遠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遠,心胸便沉穩下來,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穩也。
沉穩從難而來。一個人若沒有經歷無數的挫折與磨難,身陷蜜水與襁褓之中,自然無法擁有沉穩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氣躁,豈能成所謂大事者哉。君不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沒有經歷磨難,便無法形成沉穩的性格,也就無法取得輝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來,不居安思危,身陷聲色犬馬,終心浮氣躁,毫無沉穩。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紛奢,經歷磨難,以求沉穩,則可遞三世以至萬世而為君。
沉穩從無欲而來。孟子曰:“無欲者,可王矣。”無欲就是沒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蠅頭私利而毀壞全局,只有這樣才能練就出沉穩的性格,贏得最終的勝利。如來佛祖拋除私欲,性格沉穩,終修成正果,普渡眾生,諸葛孔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終運籌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無法沉穩下來,遇事則慌,處事則亂。霸王以一己私欲,趕走亞父,氣走韓信,終被困垓下,遺憾千古,長使英雄淚滿襟。霸王之敗,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則必使后人而復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穩之心贏得了好漢的擁護,劉備以沉穩之心贏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穩的性格也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讓我們擁有一顆和大山一樣沉穩的心吧,在我們的人生中也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來。
點評:文章先以設問的形式開篇,吊起讀者的胃口,接著得出“為人沉穩,穩中求勝”的中心論點,接著穩扎穩打,從“沉穩從志而來”、“沉穩從難而來”、“沉穩從無欲而來”步步推進,有例子,有分析,有推理,有總結,論證沉穩,不花哨,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結尾回歸開頭,并將此結論擴而大之,升華了主旨。(洪方煜)
啟示:這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應當指出的是,本文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陷:文章的題目和中心論點是“穩中求勝”,而文章的主題部分則是“穩”從何來,除了開頭的事實,沒有論證“穩中求勝”的必然性。應該說,這樣的失誤是得不了高分的,而確確實實是得了滿分,試卷中難覓好的議論文而相對成了佼佼者是不是原因之一呢?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務必扎扎實實訓練規范議論文和記敘文的寫作。
再有,文中所用例證材料,全都是從高中語文課本中來,都是大家熟悉的,而能這樣“信手拈來”,運用妥帖的考生卻并不多,這就給了我們另一啟示:真正學好了語文課本就足有了作文的基本材料,問題是要善于調動。
高中散文評語作文大全:哀痛者•幸福者
“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魯迅先生的這句話,一直震撼著我的內心!
劉和珍們是“哀痛者”,這好理解。列強入侵,軍閥混戰,國家衰敗,他們為國家哀痛!鴉片橫行,人心麻木,民族積弱,他們為民族哀痛!水旱頻發,家破人亡,百姓可憐,他們為人民哀痛!這種哀痛成為他們為國為民奮斗不息的動力,“哀痛”是劉和珍們的戰士本色!
然而,他們是“幸福者”嗎?他們真的幸福快樂嗎?我時常在心底扣問,按庸常者的思維方式,劉和珍們被校方開除,何來快樂!被執政者鎮壓,何來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換一種思維方式,以戰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劉和珍們確是“幸福者”,因為他們是信仰的擁有者。
巴金曾說:“人不單是靠吃米活著的!”而庸常者卻往往僅以追求物質滿足為活著的目的。劉和珍們沒有奢華的生活,卻有崇高和堅定的信仰:為國家強盛,為民族復興,為人民幸福而奮斗。有了這樣崇高的信仰,他們還會在蠅營狗茍中戚戚不已嗎?他們是會因革命的挫折而“黯然至于泣下”,但更多的時候他們不是“始終和藹而微笑著”嗎?
劉和珍們確是“幸福者”,因為他們是理想的實現者。
真正的戰士不是空想家,而是實踐者。面對黑暗專制,他們可以顯出自己的“桀驁鋒利”;面對血腥殘暴,他們從不畏縮后退,他們真正做到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如若他們地下有知,知早已是“山花爛漫時”,他們怎會不在“叢中笑”,他們怎會不幸福、不快樂?
用戰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用戰士的心靈去看待幸福,看待快樂,我的內心一次次被一種崇高的東西滌蕩著。我常想,如果今天,仍有許許多多的人像劉和珍們一般去思考幸福,那么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點評:看過這篇《哀痛者•幸福者》,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切入話題之準確和巧妙。在溫情主義泛濫的今天,崇高感和英雄主義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而這篇文章所表現出的對魯迅的理解,對烈士的景仰,對英雄主義的歌頌,無不讓人感受到一種催人奮發的陽剛之美,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
啟示:很多同學苦于找不到化題之象,文章干癟空洞,這篇文章再次啟示我們,課本是一個被我們忽略的寶藏。
高中散文評語作文大全:左手•右手
一棵蘆葦并不會快樂;當她快樂了,是因為她開始思考了。 ——題記
我問你:“一滴水,快樂嗎?”
如果你知道,滴水努力地擴了擴胸變成了海,做了幾個俯臥撐于是澎湃起來——你想,他是快樂的。可是如果你認為一滴水長久地休眠在咆哮的波濤,你想,她是不快樂的。
叔本華說:“事物本身是不變的,使它改變的是人對事物的看法。”
年輕力壯的少年當(被)敵人關進了不見天日的死牢。敵人并非殘下毒手,唯一懲處只是把他強淹沒在一片寂暗中。不出一個月,少年無疾而終。死時兩目圓瞪,無光,只有深不可測的空虛荒蕪。我們再來討論少年的快樂與否顯得有點殘酷,但這告訴我們:沒有了思想,快樂是妄想。
思想是快樂的源泉,但并非所有泉眼涌出的都是快樂——這便是思維方式的區別。
還記得那個守天望天憂天的杞人,還記得那些鉆進木桶里曬太陽的希臘先哲。他們一直都在思考,卻一直都不快樂。今天當我們再談“杞人憂天”、“犬儒主義”時,我們應該驚覺一記棍棒警敲我們腦勺:思維拐錯了彎,便會進入快樂的墓地。
海德格爾曾說過一句雅致的話:“人,當詩意地棲居。”
正因為有了這份詩意,生存變成了生活。
當我筆下的文字一一跳出,我開始端視快樂。今天的我們白天生活在陽光明媚色彩斑斕的青春中,無論是誰,他們都認為我們快樂幸福,事實上我們捫心自問,也確實如此,然而又常常聽聞夜華考|zk168深人靜時,許多青春的靈魂孤獨地游走在快樂幸福之外,似乎那又是不快樂不幸福的。
我們的思想像極了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雛鳥。每一個方向都存在著我們可能的足跡。我們就在豐富多彩的思維方式中不斷拾起或丟掉快樂。
有人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我不同意。因為我們有思想,懂得踏上不同的思維旅程去找尋快樂。
有人說我們是“阿Q”的新新人類。我不同意。因為我們的新思想并非“阿Q”那般放肆不當。
你以為我們思維怪異嗎?
你覺得我們快樂,不快樂?
我們快樂;我們的快樂是靈動的左手。
我們思考;我們的思維方式是理性的右手。
當左手右手相遇,合適地交融,那便是詩意。
點評:讀好文章最好在幽雅的環境中進行:清風明月下,花香鳥語中,撇開一切的俗務,靜下來的時候,心境是一片空明,這時候與文章以及作者進行“情與情溝通,心與心交流”,這是何等的快樂自由!讀這篇考場作文我們就有這樣的感覺。文章娓娓道來,語言流美,意蘊深沉,既給人以詩意的熏陶,又給人以哲理的啟迪,如與一個久別重逢的好友促膝長談,月光溶溶,人意熏熏,一切情景都融入這詩情畫意中。但愿這有詩心有慧根的文章能像菩提的楊枝露那樣遍灑人間,使更多的人們得到它的福澤。(洪方煜)
啟示:這是一篇頗有些思辯色彩和深邃度的說理性散文,以我為主,自然地揉進“話題”提示性材料的幾種不同理解,開合自如,平實而精致。作文訓練中,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不可忽視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