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情結閱讀答案
《諾貝爾文學情結》閱讀材料
④1968年,老舍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并且人圍到最后的投票,在五名候選人中排名第—,成為有史以來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但令人遺憾的是,當時老舍先生已經不在人世,瑞典文學院只好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另外—名東方人: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使中國又一次錯過了諾貝爾的青睞,據說沈從文、巴金繼老舍之后也曾被提名,但都沒有下文。
⑤2000年2月份,國內媒體大炒臺灣文學狂人李敖向諾貝爾獎沖擊一事,稱其小說們《北京法源寺》被提名,著實給垂頭喪氣的中國人注入了—些活力,但馬上就有人撰文質疑這—消息的可信性。不論消息可靠與否,反正最終李敖榜上無名,2000年高行健(法籍華人)獲獎不僅為諾貝爾獎劃上了世紀句號,也使中國作家在20世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希望成為泡影。
⑥為什么偏偏中國人不能獲獎?為什么瑞典偏偏不發獎給中國人?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紀獲獎,簡直玄妙到近乎調戲了。高的作品在中國還遠遠算不上—流。他的獲獎小說《靈山》《一個人的圣經》,在描寫的混亂、水準的低下上有目共睹。有人為此揭高行健的老底,說無非是得力于評獎委員會的馬悅然和臺灣的馬森的提攜,二馬并駕把高行健送上了諾貝爾文學獎的神壇。話到此處,總會激起—股強烈的民族情緒,但諾貝爾文學獎的歐洲中心主義是不可否認的。
⑦有許多專家分析認為,語言障礙是中國作家獲獎的另一大障礙。在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18位院士中,直至1993年方出現一位漢學家馬悅然,他的妻子是四川人。在此之前的歷代院士中,沒有一個懂漢語。這就是說,中國作家的作品,委員們只能讀譯本。且不說作品其他方面的藝術水準,單漢語語言本身的魅力就不知要打多少折扣。你可以設想,一個不懂中文更談不上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人,怎么能夠充分欣賞和體會莫言、賈平凹們的藝術魅力?所以,不少人開始埋怨翻譯水平的低下,并寄希望于它的迅速提高。當然還有—些更冷靜者,認為當下中國作家的輕飄浮躁和急功近利也是導致獲獎失敗的重要原因。
⑧盡管對諾貝爾的操作程序和公正性存在疑問,但它在世界文學中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有人說,(獲獎者未必偉大,未獲獎者未必就不偉大,)但是,我們還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國作家能在未來獲獎。
《諾貝爾文學情結》閱讀題目
20、這篇文章談論的話題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①段中畫線句從結構和內容上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章第②段流露出作者什么樣的情感?(2分)
23、除魯迅的婉然拒絕外,第②段中的“種種原因”在下文還指哪些具體原因?(4分)
24、揣摩文中第⑧段加橫線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
25、聯系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結尾處說的“還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國作家能在未來獲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列舉了不少的中國著名作家,相信你對他們有一定的了解,請你舉出他們的一部作品并向你的朋友作一個簡要的介紹。(文中已涉及到的作品不能再舉)(3分)
《諾貝爾文學情結》閱讀答案
20、中國作家為什么未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或中國無人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
21、從結構上看,總領全文。(2分)從內容上看,引出全文要談論的關于中國人與諾貝爾文學獎的話題。(2分)
22、一方面對中國無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遺憾(惋惜)之情(2分);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對此的不平之情(2分)。
23、老舍逝世過早;評委的歐洲中心主義(政治偏見);語言的障礙;當時中國作家的輕飄浮躁和急功近利。(每點1分)
24、不必太在意獲獎與不獲獎,或名和實有時未必相符,獲獎的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不獲獎的不一定不是好作品。
25、①委婉的提出了諾貝爾文學獎在操作程序和公正性上有待進一步完善。(1分)②希望我們的作家拋棄輕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文風,寫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作品;(1分)③希望我們中國的當代文學能在世界文壇上得到公正的評價和應有的地位。(1分)
26、略,舉出作品1分,介紹簡要完整2分。
看了“諾貝爾文學情結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