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的高貴閱讀答案
《魯智深的高貴》閱讀材料
金圣嘆曾用四個遇字說魯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他是率性而為的人,又是內心極有分寸的人。
率性和分寸是一對矛盾,要處理好,很難。
率性可愛,有分寸可敬。
李逵比魯智深更率性,所以有時候比他更可愛。但李逵往往沒分寸,讓人害怕,所以沒有魯智深可敬。
武松分寸感極強,所以很可敬。但不夠率性,所以不如魯智深可愛。
既可敬又可愛,這正是他高于李逵、武松等人的地方。
他的不謀,由于兩個原因。
一、他不怕。他不計后果,別人還在琢磨、猶豫,他已挺身而出了。
二、他不躲。“遇弱便扶,遇強便打”,這正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境界。遇到弱,還謀什么?扶就是了;遇到強,還謀什么?打就是了。
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人,他的魅力,就來自于他的這種簡單,我們就愛他的這份簡單,單純,他幾乎是隨遇而安,坦然接受命運。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挫折和轉折,是打死鎮關西之后,不得不做了和尚。他在軍界特別適合(他武功一流),并且已有相當基礎與人緣(老種經略相公與小種經略相公都很欣賞他),按說前程遠大。一下子變成了他極不適應的和尚,按我們的想法,他一定非常痛苦,但是,他竟然坦然接受了。
而且,接受之后,他竟然就認了,以后他有很多還俗再作軍官的機會,他都終身不改——一件直裰,一穿終身。令我們非常吃驚的是,他還就真的成了正果。
簡單到最后,就是智慧。
魯智深是什么?是一種精神,是一種高貴,是一種令人心儀的氣質。是《水滸》這部小說給我們樹立的一個人格精神坐標。
文學是塑造精神氣質的。好的文學,總是建立一種人格坐標,使我們相信人類自己,相信我們自身的高貴,從而,使我們雖然身處不完美的現在,但,相信未來。
魯智深這個人物形象的文學意義,就是讓我們知道,在這個不完美甚至丑陋的世界上,還有高貴。在小人麋集的世界上,還有這樣高貴的人。我們還可以擁有一種尊貴的人生?! ?《長江文藝·紀實版》2011年第8期)
《魯智深的高貴》閱讀題目
1.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魯智深的精神氣質為什么“令人心儀”?作者是怎樣來闡述這種氣質的?請作具體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魯智深的“高貴”有什么獨特之處?它的現實意義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魯智深的高貴》閱讀答案
1.首先,直接指出魯智深“不謀”的形象特征;其次,列舉魯智深“不謀”的言行性情;再次,剖析魯智深“不謀”的性格成因;最后,從人的精神高度,揭示出魯智深“高貴”的文學意義。
2.(1)因為率性而為而可愛,又因為內心極有分寸而可敬。
(2)對比論證,以《水滸傳》中的典型人物李逵的可愛而不夠可敬和武松的可敬而不夠可愛,反襯出魯智深的“既可敬又可愛”之處。
3.(1)身處混亂復雜的社會,卻能以“簡單”的心地和方式立身行事,而且堅持到了最后。這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魯智深以這一大智慧不僅捍衛了人格的“高貴”,而且堅守住了人格的“高貴”。
(2)增強了人們對“高貴”品性的信心,它讓人們相信:①社會盡管不完美甚至丑陋,但還有“高貴”;②世上盡管小人很多,但還有“高貴的人”;③自己盡管身處不盡如人意的現實,但未來還可擁有尊貴的人生。
看了“魯智深的高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