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歸去來閱讀答案
《嘉峪關歸去來》閱讀材料
雙腳踏踏實實地踩上嘉峪關的土地,我深深感到自己出現在這兒純屬偶然。不論過去與未來,這一瞬間和另一瞬間都有許多選擇,但偶然不容選擇。偶然沒有過去與未來之分,它永遠是現在時。
現在的關門大開。
大開的關門也仍是關門,盡管再無士卒把守,我的思想,仍然已中重重埋伏——
羅城,甕城,內城,道道城墻邊的埋伏者中,必有一人是我未知姓名的祖先。他來自關內何處?他知道他出現在這兒也是純屬偶然嗎?偶然構成人的命運。他到這兒來了,他執行了命令,他進入了陣地。通往敵樓的馬道上,他和他的同伴們的腳步明明滅滅……
我輕輕移動的雙腳,每一步都出其不意,踏在數不清的看不見的手上。
漢代,在這兒設有玉石障;五代,這里設有天門關。而從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虜大馮勝置關首筑土城算起,至今也已有600多年了。數百年風雨,數百次血戰,城墻和箭垛仍十分堅固。傳說,修筑城墻用的黃土經過認真篩選后,還要放在青石板上讓烈日烤干,以免草籽發芽。夯筑墻身時,更在黃土中摻入麻絲、灰漿和糯米汁,以增強黏結能力。驗收也異常嚴格:在距墻一定距離處以箭射墻,如果箭頭沒入墻中,便要返工重筑。終于,城墻堅固,箭頭觸壁落地,攻打關城的時間之縱隊,也在相持中與戍守者一起風化為齏粉,散成沙丘一片了。
唯有關城無恙,掛過號角的鐵釘還在那兒,被黃昏和望歸的靴子磨平的石級還在那兒,甚至,當年構筑關城,經過精心計算,完工時僅僅多出的一塊磚,也仍毫無變動地,還呆在西甕城“會極”門樓后邊的狹窄檐臺之上……
既往的一切,都如這塊可望而不可及的磚了:多余而必須。既在當初的那兒又不在當初的那兒。呈鎖的形狀卻根本不是鎖,沒有鑰匙開啟也無須鑰匙開啟。
這塊磚就是歷史。
歷史就是人們所記得的東西。
人們記得它首先必須看到它,而能看到的磚或文字都是一種障礙,它們使我此刻立足的嘉峪關,已絕對不是歷史深處那個真正的嘉峪關了。真正的歷史深處的那個嘉峪關,是卡夫卡的城堡,誰都聽說過,但誰都無法進入。它永遠屬于幾百年前的那些戍守者,他們明明滅滅的腳步在我身前身后雜沓,甚至就從我身軀中穿行而過,而相互毫無知覺——對于他們,對于歷史,我們是不存在的。歷史是他們的,只有當代史才允許我們側身其間。在我無法參與的那么多為歷史所忽略了的夜晚,甕城積雪盈尺,戍守者們于怔忡中凍醒,寒風撲打關門,宇墻上傳來凍脆的刁斗聲……春來了,而這里仍然是塞草未青,白發的戍卒于關樓的墻角下以兩石相擊,然后流淚聽擊石后發出的啾啾燕鳴——那是關中春暖的燕鳴,那是家鄉吳語般的燕鳴啊!
如今,“擊石燕鳴”作為一景傳下來了,那些為歷史所忽略的夜與晝則是永遠地遺失了。
歷史忽略那些晝與夜,是因為那些日子里沒有發生值得記載的戰事,但那些日子這兒有活生生的人,有比在緊張激烈的戰斗中可能更為豐富更為立體的人在。忽略了人的歷史,分明有幾分假了,歷史深處的嘉峪關因這遺失,更分明有幾分虛幻了。
權且把它當作布景吧。
我和同行的幾位詩人分別照了幾張相。
離去的時候,車出關門,我回了一下頭,嘉峪關已遠。
我閉上眼睛。我這次偶然的嘉峪關之行到此為止。
我的確到了嘉峪關。我確實沒有到過嘉峪關。這兩種說法都對。(選自《散文》,有刪改)
《嘉峪關歸去來》閱讀題目
1、結合全文來看,二三段的景物描寫有何特色?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劃線句的含義。
(1)不論過去與未來,這一瞬間和另一瞬間都有許多選擇,但偶然不容選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確到了嘉峪關。我確實沒有到過嘉峪關。這兩種說法都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說“我的思想,仍然已中重重埋伏”,請結合全文,談談作者思想的發展過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談到“歷史”,請概括作者對歷史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嘉峪關歸去來》閱讀答案
1、答:這兩段文字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嘉峪關環境的險要,氣氛的肅殺;為下文作了鋪墊;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意對即可)
2、(1)答:人在一瞬間有許多選擇的機會,但偶然是誰都無法預料的,所以也無法選擇;偶然構成人的命運,也構成了歷史。
(2)答:作者確實到了嘉峪關,這是事實。但他又認為自己無法走進歷史深處的那個真正的嘉峪關,所以說“沒到過嘉峪關”。(意對即可)
3、答:由嘉峪關的關門想到城墻邊的埋伏者;由嘉峪關的建造史想到此時的嘉峪關已不是歷史深處的嘉峪關;由“擊石燕鳴”想到被歷史忽略的許多晝與夜。(意對即可)
4、(1)歷史有許多偶然。(2)歷史無法開啟,任何人都無法真正走進歷史。(3)歷史忽略了許多晝與夜、人和事。(意對即可)
看了“嘉峪關歸去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