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的秘密閱讀練習及答案
目錄
《水缸的秘密》閱讀材料
《水缸的秘密》閱讀題題目
《水缸的秘密》閱讀題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總結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公式
《水缸的秘密》閱讀材料
楊大娘是紅軍家屬。大兒子參加紅軍以后,家里少了一個勞動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一個傍晚,楊大娘準備挑水做飯。她剛拿起扁擔,卻發現水缸里的水滿滿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滿,昨天水缸滿,今天水缸又滿了。這是怎么回事?她問小兒子:“小發仔,下午你挑水了嗎?”11歲的小發仔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我沒挑。”
第二天,楊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滿滿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雙鞋底,坐在門口,一邊納鞋底一邊聽動靜,但是等了半天,也沒有半點兒動靜,她心里納悶極了。
太陽離西山只有兩竿高的時候,楊大娘忽然聽見屋里的后門響了,接著又聽到水桶鐵鉤碰撞的聲音。她忙站起身就往屋里跑。楊大娘剛進門,差點跟一個挑著水桶的人撞個滿懷。她抬頭一看,見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紅軍制服,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正沖著她笑。大娘一下就認出來了:“呀,這不是_嗎!”楊大娘拉著_坐下,趕忙端上一碗茶,說:“_,你來沙洲壩不久,可處處愛護體貼老百姓,叫我們怎么感謝你呀!”
_喝著茶,和大娘聊起家常來,問她:生活有沒有困難?房子漏雨不漏雨?一直談到天擦黑,_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滿不可。楊大娘拗不過,只好答應了。
_為楊大娘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傳開了。
返回目錄>>>
《水缸的秘密》閱讀題題目
1.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首標上“△”。
2.悄悄為大娘挑水的這個人什么樣?從文中找到相關語句,用橫線畫下來。
3.選擇正確答案,用“√”標出。
“小發仔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是說:
(1)小發仔的頭發出了像波浪鼓一樣的響聲。( )
(2)小發仔的頭左右搖得很快,次數不少。( )
4.從這件事中,你感覺_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錄>>>
《水缸的秘密》閱讀題答案
1.第一段(1) 第二段(2、3、4、5) 第三段(6)
2.這個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紅軍制服,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正沖著她笑。
3.(2)√
4._關心群眾(平易近人、樂于助人……)。
返回目錄>>>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總結
一、題型:段意、主要內容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二、選擇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問答題都是根據中心解答的)
例如:談談你的收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啟發?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寫人的,主要是贊美主人公的某些優秀品質。
寫景主要贊美景的美麗可愛。
寫物比較復雜一點,單純寫物,就是表達對物的喜歡。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類文章的結尾部分,仔細地揣摩,看它那些帶有議論性的話,如果有寫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說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義
所謂的含義就是蘊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來的,要通過我們仔細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寫的方法來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兩種。
明的就是在文章結束那些議論性的話,你把它拿過來,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難度大一點,必須在通曉全文的基礎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關鍵詞摘錄出來,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返回目錄>>>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公式
1、標題作用:
(1)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發展
(2)總結文章內容,點名主旨(突出主題)
(3)形式新穎,吸引讀者
(4)反映人物情感變化
2、動詞理解:
__生動表現了人(事)物__的特點(情狀)(或描繪出一幅……的場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詞語的表達效果
(2)分析:修辭+修辭作用
例題:請問文中劃線部分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比喻:用__比喻__,表現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人物)……
擬人:把__擬人化(或賦予人的情感),生動形象的表現了……(或描繪出……的畫面,寫出了事物……的特點)
排比:使句式更整齊,氣勢更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點
反問:這個反問句的意思是……以強烈的語氣表達了(人物)……的感情
設問:開頭出現,其作用通常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文中或結尾出現,其作用通常為“引起了對……的問題的關注(或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__代__,使被借代的更加具體,生動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特點
引用:引用詩句,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語言更優美(或引用詩句是為了說明……)”
引用故事,神話傳說,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4、文章運用表現手法作用:
例題:請問這題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讀文章有何好處(意義)?
(1)對比,作用:__和__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人(事)物__的特點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遠,含蘊深刻
(3)伏筆,作用:對將要出現的__事物作暗示,為情節發展作鋪墊
(4)照應,作用:使文章結構嚴謹,使文章主題更加鮮明,使文章更加嚴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現環境,營造氛圍,抒發情感,突出主題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開頭,作用:
A、引起下文
B、點名所要描寫的對象
C、照應文章標題
D、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E、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B、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推動情節發展
(3)結尾,作用:A、總結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應前文
D、照應題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畫線句、段運用何種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里、神態、正面、側面描寫
(2)壞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作用:(1)人物:表現人物__的特點,突出人物__的性格(品質、思想)
(2)環境:烘托一中__的氣氛,表達一種__的思想感情
7、用簡潔的言語概括文章(或文段)內容:
誰+干什么+結果怎么樣
8、本文(某段)運用什么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9、簡要概括文中事物特點:
首先分析文章的結構,注意文中的連接詞(首先、其次、還、然后、也、最后、此外……),這些詞語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點。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