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易中天閱讀答案
《我所認識的易中天》閱讀材料
我爬上二樓,從迎面敞開的大門內(nèi),一眼就看到易中天只穿著一條短褲,一件背心,正趴在一個舊竹床上奮筆揮毫。大概是我的身軀擋住了光線,他這才抬起頭來,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忙收拾紙筆叫道:“是哪股風把你老兄吹來了?你先坐,我去燒水泡茶。”
我見一個大竹床橫在廳中后,行動已經(jīng)不便,順勢就坐在了竹床上。環(huán)顧四周,只見水泥地面上已經(jīng)坑坑洼洼,天花板和墻面上的石灰早已斑駁,然而給我印象極深的是,除迎著大門和廚房一面墻外,其他三面的墻邊,都放的是書架。這些書架也很奇特,無窗羌門,上頂著天花板,下立在地面上,像圖書館的書架一樣敞開著。書架上,密密麻麻擺滿了各類書籍。粗略看了看,古今中外的名著,諸子百家應有盡有。特別是美學、人文、歷史、宗教、法律書籍格外顯眼。隨手抽出兩本,明顯留有閱讀過的痕跡。有很多書都磨出閱讀多次后的毛邊來,絕不是現(xiàn)今的某些款爺們?yōu)辄c綴氣氛的擺設。
15年不見,中天顯得清瘦而黑,人也好像矮了許多。我開玩笑說:“真是教授,教授,越教越瘦。這么熱的天,你還寫得下去么?”
“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動筆,欲罷不能!我規(guī)定自己每天一定要寫4000字以上,如果無應酬,每天7000字沒有問題。”
我和他走進廚房,在那用紅磚水泥砌成的灶臺上,油鹽醬醋瓶和碗筷都堆成一片,連個碗柜也沒看見。也不知道他從哪個罐罐里抓出半碗綠豆和米在水池上沖洗。
“老兄遠道而來,搞的是突然襲擊,沒有什么好招待,咱們煮點綠豆稀飯,就幾樣剩菜,喝兩盅,如何?”
兩杯酒下肚,談及在新疆的往事及分手后眾兄弟們的去向,不免感嘆唏噓。我又問及他的近況,中天說:“蘇軾詞云,'常恨此身非我有',我現(xiàn)在即深為此苦惱。我愛人李華在《湖北勞動人事》雜志當編輯,每天早出晚歸,家務和小女貝貝都要由我'主管'。系里行政事務繁多,教學科研亦不敢懈怠,各處又常來約稿,卻之不恭,案頭積稿盈尺,唯恨無分身之術耳。不瞞老兄,這幾年來,我沒有休息天,沒有節(jié)假日,唯有與書稿相伴爾。不過,倒是歡迎你們便中來家小酌。”
現(xiàn)在想來,1990年前后的易中天,正如啟功前輩的調(diào)侃詩:“中學生,副教授。名雖揚,實不夠。博不精,專不透。高不成,低不就。”中天正處在這樣的矛盾中。當時中天的辦法是“生產(chǎn)自救”。一個教書匠只好“揮筆動墨”,他陸陸續(xù)續(xù)寫成的《帝國的惆悵》《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與女人》《品人錄》《讀城記》等,大約都是這十幾年的“產(chǎn)品”。特別是近年來的一部《品三國》,使他名滿天下。各類媒體把易中天炒得沸沸揚揚。但又有誰知道易中天這前幾十年是如何走過來的呢?這正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對于年近六旬的易中天,又豈是十年寒窗?
1990年一別,轉瞬又是十五六年,這期間,我們斷斷續(xù)續(xù)有些電、信來往。互道一聲平安,但各人忙著各人的事,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特別是這兩年已經(jīng)無法取得聯(lián)系。我知道,他是太忙了! 前幾天,我在中天網(wǎng)上見到他的一段話:“退休后,住到別的地方去,到廈門大學是見不到我的……書房里,哪怕是這書房不大,但四周放著自己喜歡的書,很溫馨閑適,我可以睡到自然醒,起來以后喝自己喜歡的荼,寫一點東西,我估計這是我們這類人最愿意的生活。”
如果真能這樣,我們也許還有小酌之日。(節(jié)選自朱牧生《我所認識的易中天》)
《我所認識的易中天》閱讀題目
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易中天出身于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在20世紀50年代就是著名的經(jīng)濟學教授.他從小就接受 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中國古典文學功底。
B.易中天在武大時生活可謂“家徒四壁”,十分貧窮:大竹床只能放在廳中,廳中水泥地面坑坑洼 洼,天花板和墻面上的石灰早已斑駁。
C.易中天作為武漢大學的副教授,他的興趣十分廣泛,古今中外、諸子百家均有涉獵,特別是對 美學、人文、歷史、宗教、法律等方面意興更濃。
D.本文主要是寫易中天酷愛讀書、酷愛寫作的精神品質(zhì)。青年時代的易中天把讀書當做自己的 精神食糧,步人中年的易中天則把寫作當作自己的人生要務。
E.易中天頗有中國古代文人的某些特點:不嗜名與利,坐愛詩酒茶。但他為人卻有點不太地道: 老朋友多年不見,他卻只用“綠豆稀飯”來招待。
2.本文為什么要從著名主持人楊瀾采訪易中天落筆?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結尾寫道:“如果真能這樣,我們也許還有小酌之日。”請問:其中的“這樣”具體指代的是什 么?你對這個結尾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易中天在談及自己近況時引用了蘇軾的詩句“常恨此身非我有”,請概括說明易中天這樣說的原因;根據(jù)你對易中天的了解,說說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認識的易中天》閱讀答案
1.BE
2.①受到著名主持人楊瀾的采訪,說明易中天是個很了不起的人,這樣寫能夠引起讀者閱讀本文而急于了解易中天其人的強烈興趣;
②通過主持人楊瀾采訪易中天的一問一答來直接揭示本文所寫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征:酷愛讀書;
③這樣寫用筆極為簡省,而又能如上所述,可謂一箭雙雕。(意思對即可)
3.“這樣”是指易中天還是原來的易中天:并沒有飛黃騰達,還是酷愛讀書和寫作,還是喜愛溫馨閑適、喜愛品茶小酌。這個結尾既是對易中天以往人格的肯定和贊美,也是對易中天成為名人之后人格的一種期待。(意思對即可)
4.易中天在談及自己近況時引用蘇軾的詞句“常恨此身非我有”,意思是說:遺憾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事務和社會應酬,常常使得自己身不由己,無法抽身去做自己本性喜歡的事。①從全文看,易中天既是個酷愛讀書、酷愛寫作的人,又是個喜愛溫馨閑適、喜愛品茶小酌的人;②文本之外有關易中天的評價,諸如其做學問、為人、處世等方面的均可。(意思對即可)
看了“我所認識的易中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