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人物張中行閱讀答案
《六朝人物張中行》閱讀材料
長期的動蕩生活,使得具有佛學修養的老先生,更多地想在困難的環境中,尋找一點人生的樂趣。1997年,88歲退休回家后,跟隨女兒住在燕園,與季羨林、鄧廣銘、金克木相過從,被坊間譽為“燕園四老”。這幾位老哥,真是老頑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張先生還研究“文言與白話”“佛教與中國文學”。這些東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說干就能干得了的。
先生還支持過河北的一張語文報紙。主持報紙事務的趙曉龍先生與我友善,給我說過老先生的趣事。曉龍兄到北京辦事,看望先生,在紅樓附近的酒館小酌?;ㄉ滓坏?,二鍋頭一小瓶,簡簡單單,情趣盎然。先生還提議,和曉龍一起前往正定訪古,在86歲高齡,回鄉訪古,憑吊古跡,發思古之幽情,可謂殊勝因緣,堪稱文壇佳話。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黨派紛爭,內憂外患,兵連禍結,很不太平。但短短三十八年恍惚間,讓人覺得和六朝特別接近,有些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風格,產生了不少具有魏晉風度的人物。如今,金克木、張中行、季羨林都已化作云煙。六朝人物,真是越來越稀罕了。
(選自《那些有傷的讀書人》,有刪改)
《六朝人物張中行》閱讀題目
小題1:“危城北平,還是能夠安放得下一張平靜的書桌。”這句話如何理解?(6分)
小題2:根據文意,概括張中行先生“夕陽紅”的具體表現。(6分)
小題3:作者稱張中行先生為“六朝人物”的理由是什么?(6分)
《六朝人物張中行》閱讀答案
小題1:(6分)①東北已經淪陷,學生運動風起云涌,北平局勢緊張;②北平學術自由,學府的生態和心態依然存在底線的從容;③學府的生態和大師們的心態真正影響了張中行,使他放棄搞政治,選擇做學問。
小題2:(6分)①支持教育事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兢兢業業,支持語文報紙;②散文創作成果豐碩:為<讀書》撰稿,有大師風范,給讀者力量;③學術研究精深:研究八股文、文言文與白話、佛教與中國文學等;④回鄉訪古:憑吊古跡,發思古之幽情。
小題3:(6分)①在生活的時代上,民國時期與六朝時代都處于動亂的時代;②在學術研究上,都有文藝復興、思想啟蒙的風格;③在生活情趣上,都處事淡泊樂觀,忘懷得失;④在人格操守上,都慎思明辨,有所確信,直道而行。
看了“六朝人物張中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