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1:畫蛇添足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習(xí)題
【小題1】、 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引酒且飲之 (將要)
B.數(shù)人飲之不足( 夠 )
C.我能為之足 ( 的 )
D.終亡其酒(丟失)
【小題2】、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小題3】、 讀了這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2分)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小題1】C
【小題2】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2分)
【小題3】故意賣弄會弄巧成拙;真理越出一步會變成謬誤。(或:有的人為人處世,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不顧客觀實際,結(jié)果把事情辦糟。)(2分)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2:鮑君
昔有人設(shè)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覺。有行人竊取之,猶念不仁,乃以鮑魚②置罝中而去。本主來,于罝中得鮑魚,怪③之以為神,不敢持歸。于是置屋立廟,號為鮑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謂有神。積七八年,鮑魚主過廟下,問其故,人具為說。乃曰:“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于是乃息④。
【注釋】①罝(jū):泛指捕鳥獸的網(wǎng)。②鮑魚:這里指用鹽腌漬的魚。③怪:以……為奇怪。④息:平息。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習(xí)題
【小題1】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2分)
鮑魚主過廟下
A.鮑/魚主過廟下
B.鮑魚/主過廟下
C.鮑魚主/過廟下
D.鮑魚主過廟/下
【小題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1)去()(2)故()
【小題3】說說“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小題1】C
【小題2】(1)離開(2)原因
【小題3】這是我放的咸魚,哪有什么神啊?
【小題4】要主動探究事理;要敢于質(zhì)疑等。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3:黃生借書說
①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②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qiáng)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
③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④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⑤為一說,使與書俱。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習(xí)題
【小題1】本文作者是朝的文學(xué)家。 (2分)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小題3】不能證明“書非借不能讀也”觀點的一項對比內(nèi)容是()(3分)
A.藏書者和借書者對書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
B.藏書者和借書者不同心理的對比。
C.作者幼時和通籍后對書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
D.作者的公書和張氏的吝書行為的對比。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小題1】清袁枚(2分)
【小題2】這樣以后才慨嘆借書的人用心專一,而自己少年時代的時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小題3】D(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