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之迷與李約瑟難題閱讀答案
《鄭和之迷與李約瑟難題》閱讀材料
毋庸置疑,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罕見的壯舉。它增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中國在海外諸國的聲望。特別是鄭和的出使遠航是和平目的的,沒有征討和殺伐;而哥倫布等人把掠奪、殖民和屠殺帶給了沿途人民。在這一方面,他們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與鄭和相比,實有天壤之別。哥倫布等人的航海不僅在時間上要比鄭和晚了幾十到上百年不等,而且航程、船舶數量及噸位,都遠不及鄭和船隊。但為什么鄭和卻沒有像哥倫布等人那樣,對世界歷史和文明的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什么更早的鄭和寶船卻沒有把中國較歐洲更早地“載入”工業文明?為什么鄭和之后沒有鄭和,而哥倫布之后有無數哥倫布呢?
鄭和之謎和李約瑟難題有顯而易見的共同之處,那就是,中國一度的領先優勢并沒有保持下去,沒有產生更積極的歷史影響,而是走向了衰落(中國古代航海事業的衰落以1433年鄭和下西洋活動被罷停為標志,中國古代科技停滯不前通常公認發生在明末清初),而且這種衰落都發生得出乎意料,為什么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這樣兩件如此相像的事情?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強勢的封建秩序下,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得不到正常的發展,因而中國傳統科學技術和傳統航海事業均缺乏新興社會力量帶來的創新活力,缺乏深刻的社會動力,特別是來自經濟方面的動力。
明代已經產生了向比較發達的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自發過渡的種種跡象,但明朝統治者為了穩固其封建統治基礎,強化了“重農抑商”的政策,因為商業的平等、互利、自主等特點與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關系和等級秩序是互相沖突的。活躍的航海貿易自然會帶來商品交換的活躍,這是為封建統治秩序所忌諱的。再反觀同一時期的歐洲,哥倫布曾經說,“黃金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可以把靈魂送上天堂”,這就是當時歐洲人的心理寫照。新興的資產階級更是希望通過航海獲得更多的原始積累,當時歐洲的航海行為就整體而言是被一種內在的經濟力量所推動的行為。
因此,可以推測,即便鄭和早在哥倫布之前就到過美洲,早在麥哲倫之前就實現了環球航行,世界格局也不會有什么變化。因為鄭和船隊與哥倫布船隊的最大區別不在于規模與航程,而在于:一個是曾經強大的結果,一個是開始強大的起因。
李約瑟難題早已超出了單純的學術范疇,這也正是鄭和之謎在中國受到空前關注的原因所在。 (節選自《生命世界門》)
《鄭和之迷與李約瑟難題》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近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明朝社會沒有新興的社會動力,尤其是經濟方面的動力。
B.明朝社會缺乏商品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得不到正常發展。
C.明朝統治者在強勢封建秩序下強化了“重農抑商”政策。
D.明朝社會還沒有要通過航海來獲得原始積累的心理準備。
小題2:下面是對鄭和船隊與哥倫布船隊所作的比較,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和船隊以和平交流為目的,哥倫布船隊卻以掠奪、殖民和屠殺為目的。
B.鄭和船隊提高了中國在海外的聲望,哥倫布船隊因其丑行將永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C.鄭和船隊象征著強盛中國的結束,哥倫布船隊卻象征著強大歐洲的開始。
D.鄭和船隊并沒有為中國帶來工業文明,哥倫布船隊卻將歐洲帶入了工業文明社會。
小題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鄭和船隊的和平之旅沒能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可見,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不能對世界文明史產生積極的影響。
B.中國古代航海業的衰落與中國古代科技的停滯不前幾乎在同一時期,這說明,沒有發達的航海業,便不能有科技的發展。
C.哥倫布的航海是一種內在經濟力量所推動的行為,因此可以說,沒有來自經濟方面的動力,就沒有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D.“鄭和之謎”己超出學術范疇而備受國人空前關注,這不僅是民族自豪感的反映,更是國人對民族命運深層思考的體現。
《鄭和之迷與李約瑟難題》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2:A
小題3:D
看了“鄭和之迷與李約瑟難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