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重返歐洲閱讀答案
《馬克思重返歐洲》閱讀材料
在歐洲大陸,馬克思被政黨立為精神領袖。中立的法蘭西民主聯(lián)盟黨說法國右翼政黨從未脫離馬克思主義。今年法國總統(tǒng)大選之前,主流政黨都帶有“馬克思光澤”。左翼的社會黨不斷宣稱要平衡勞資關系,要“嚇住資本家”;中偏右的人民運動聯(lián)盟指責“流氓老板”只顧給自己裝腰包,而不顧工人生存狀態(tài),把工廠都移到勞動力便宜的國外了。
東歐、中歐國家在急遽的民主化和自由化進程中,出現(xiàn)了嚴重的貧富分化,不少左翼政黨經(jīng)過“在野”的陣痛后重新認識“真正的馬克思”,在新生后重新執(zhí)政。馬克思重返歐洲且被大眾所接受,除了學術界不受冷戰(zhàn)時期意識形態(tài)影響而客觀研究的啟蒙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浪潮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困惑著勞工階層。全球化拉近了國家間的距離,讓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民擺脫貧困,但也加劇了資本家的財富集中,歐美國家的中產(chǎn)階級因生產(chǎn)、技術和資金的全球流動而被涮到勞工階層隊伍中。聯(lián)合國最近的報告估計,全球2%的富人擁有全球逾50%的財富,而全球50%的窮人僅擁有1%的財富。《資本論》很完整地指點了其中的迷津,所以有學者認為馬克思的重要性、預見性和偉大性到21世紀才能充分顯示。
同時,西方學術界對馬克思的研究更加深入。過去提起馬克思,只說《資本論》和經(jīng)濟學;現(xiàn)在說起馬克思,至少會說出《1844年哲學和經(jīng)濟學手稿》《法蘭西內戰(zhàn)》《資本論》《共產(chǎn)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認為他貫穿哲學、經(jīng)濟學、階級斗爭學說、社會學和政治學。去年,英國和美國的兩位學者發(fā)表同樣的研究成果,認為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劃時代的經(jīng)濟學著作,也是多類型的文學杰作。《資本論》完全可以當作一部哥特式小說、維多利亞情節(jié)劇、希臘悲劇或斯威夫特式諷刺文學來讀,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學大著。
無論在民間還是學術界,馬克思重返歐洲是歷史的進步。這不僅還原著馬克思的真實面目,也讓人們時時記住馬克思的自白:“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選自《南方都市報》)
《馬克思重返歐洲》閱讀題目
1.下列對文章理解錯誤的兩項是( )
A.歐洲對馬克思的真正認識有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
B.無論原來是信奉社會主義的還是信奉資本主義的人,今天都感受到了馬克思的魅力。
C.執(zhí)政的工黨在“千年來最偉大的思想家”評選中,把馬克思評為第一名,布萊爾則持反對態(tài)度。
D.文章將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的名言與“9·11”事件聯(lián)系起來,說明了馬克思的影響力。
E.《資本論》的文學多樣性,表現(xiàn)在它可以當作一部哥特式小說、維多利亞情節(jié)劇、希臘悲劇或斯威夫特式諷刺文學來讀。
F.在馬克思重返歐洲的過程中,馬克思在經(jīng)濟學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來不曾動搖的。
2.文中哪些觀點能證明馬克思所說的“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這句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簡要概括馬克思重返歐洲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什么說馬克思在歐洲復活是奇跡?為什么說無論在民間還是學術界,馬克思重返歐洲是歷史的進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馬克思重返歐洲》閱讀答案
1.CD
2.①《馬克思傳》這本書引導出歐洲人對馬克思的重新認識,還原了馬克思的原貌。
②馬克思從柏林墻的廢墟中站起來,讓墻東墻西的人看到了大胡子伯伯的溫情、嚴謹和可愛。
③在歐洲大陸,馬克思被政黨立為精神領袖。(意對即可)
3.①歐洲學術界結束冷戰(zhàn)思維,能客觀冷靜地看待馬克思。
②全球化浪潮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困惑著歐洲勞工階層。
③歐洲學術界發(fā)現(xiàn)了馬克思的多方面的魅力。
④馬克思的重要性、預見性和偉大性到21世紀得到充分顯示。(意對即可)
4.為什么說是奇跡:
在全球化的今天,共產(chǎn)主義國家在歐洲幾乎消逝,馬克思在歐洲卻受到重新認識和熱烈追捧。
為什么說是進步:
①無論是民間還是學術界,都從冷戰(zhàn)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中走了出來,能客觀地對待馬克思了。
②還原了馬克思的真實面目。(意對即可)
看了“馬克思重返歐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