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時代的寫作閱讀答案
《扁平時代的寫作》閱讀材料
一個“扁平”的世界還有易破難立的特點。特別是自18世紀啟蒙運動以來,敬畏感隨著上帝一同消失。叛逆比服從更流行,權利比責任更動心,無論左右翼都造反成癖,在獲得解構主義一番學術裝備后更是見立必破,打倒一切。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一旦失去文化的約束和引導機制,一個扁平的世界就是沒有方向的世界,是無深度和無高度的世界。即使有成打的托翁和莎翁再世,他們通常也形同刺猬而不是獅子,是暗燃而不是火炬。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8年的統計報告顯示,高達47%左右的公眾已經不信任或不太信任網絡。時值二十一世紀,人類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由選擇權,但為什么從這時起人類倒變得如此猶疑不定、六神無主、手足無措、茫然無計,竟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賴和需要的東西?如果人類長期處于這樣一種文化消費中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對抗,那么這種所好即所疑、所樂即所恥、所愛即所憎的左右兩難,是不是一種文化狂歡之下的精神死機狀態?
也許需要重新啟動,重新確定一個方向。
一個重建精神價值的方向。
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一種非權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級差以及組織,即文明教化的正常體系。是的,在這里我愿意重新使用“教化”這樣一個詞,在人類幾百年來鐘情于“自由”一詞以后,在有效教化與寬幅自由互為條件的奇詭歷史之中。(摘自《新華文摘》2010年第6期,有刪節)
《扁平時代的寫作》閱讀題目
1.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A.《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認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式和格局隨著因特網的廉價推廣以及技術、資本、信息三個“民主化”的同時到來而發生著深刻改變。
B.每一個IP地址自由發聲,都可能成為強大的文化媒體,因此,由編輯、審查、批準一類關卡所組成的文化權力體系幾近瓦解,優秀作品被低端文化淹沒。
C.如果多數人的理解力構成潮流的邊界,大眾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可能被接受,冷門偏僻、艱險高難但又十分重要的文化探索則容易被冷落。
D.自18世紀啟蒙運動以來,人們少了幾分敬畏,多了幾分叛逆,無論左右翼都造反成癖,以至發展到見立必破,打倒一切。
E.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8年的統計報告的相關數據說明,在扁平時代,人類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賴和需要的東西,文化狂歡之下的精神處于死機狀態。
2.下列對“扁平時代的寫作”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文學“民主化”可能意味著一個無核心、無級差、無組織的面狀結構被一個有核心、有級差、有組織的塔狀結構取代。
B.粗品比精品多產,優秀作品在數量上沒有優勢,并且影響力下降。
C.容易失去文化的約束和引導機制,缺乏方向、深度和高度。
D.擁有文化自由選擇權,但缺乏文明教化的正常體系。
3.根據文意,解釋“一旦腸胃已經吃壞了,再多的良藥也都無濟于事”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文意,概述本文作者的主要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平時代的寫作》閱讀答案
1.BE
2.A
3.大量庸質與惡質作品(“粗品”“低端文化產能”)敗壞(妨害、影響)了讀者的閱讀情趣(興趣、享受、習慣等),優秀作品的影響力大打折扣。(相關意思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
4.①扁平時代的寫作缺乏文化的約束和引導機制,無方向、無深度,無高度。或答為“扁平時代的寫作眾聲喧沸、多數為王、易破難立。”
②扁平時代的寫作需要啟動、確定一個重建精神價值的方向,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文明教化的正常體系。“重建文明教化的正常體系”答成“重建一種非權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級差以及組織”也可。(意對即可)
看了“扁平時代的寫作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