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時代的閱讀閱讀答案
《微時代的閱讀》閱讀材料
⑤今天所說的“微時代”,是一個現代高科技傳播媒介極度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網絡這個大的綜合媒介,還有眾多附著在其上的的小媒介(應用軟件,APP)。這些媒介能夠將我們試圖通過傳統“閱讀”行為而獲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轉化為五花八門的文字圖像、聲音系統和動作影像,并且在我們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動。當我們介入這樣一種閱讀過程的時候,大腦一直在提醒我們的理性:要注意閱讀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圖像卻一直在引誘我們的潛意識:還有更神奇的“奇觀”。這就是所謂的“微時代”閱讀所特有的“撕裂性”。
⑥因此,“微時代的閱讀”,本質上并不是一種閱讀,而是一種“觀看”,甚至就是一種“獵奇”。我們要正視這種閱讀及其后果,而不是簡單地褒貶。我們如何使得這種時尚的“閱讀”,與先前那種“閱讀寫作時代”的閱讀和“沉思默想時代”的思考具有相關性呢?這是一個問題。面對極度發達的現代媒介,當我們的“閱讀”,真的變成了一種“觀看”,我們的思想發動機是否會熄滅呢?這更是一個問題。
《微時代的閱讀》閱讀題目
7、下列關于“微時代的閱讀”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微時代的閱讀”產生的后果,就是它本質上已經不再是一種“閱讀”,而是一種“觀看”,甚至就是一種“獵奇”。
B、“微時代的閱讀”與先前那種“閱讀寫作時代”的閱讀和“沉思默想時代”的思考相比,稱得上是一種時尚的“閱讀”。
C、“微時代的閱讀”具有“撕裂性”,這種“撕裂性”主要表現在人們有意注意閱讀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而圖像卻在不斷地引誘讀者“獵奇”的潛意識。
D、“微時代的閱讀”媒介必然會把傳統“閱讀”行為獲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轉化為各種文字圖像、聲音系統和動作影像。
8、下列對不同時代閱讀的背景和方式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書籍和印刷術普及之前,閱讀是一種帶有貴族色彩的行為,“鋤帶經,牧編簡”也不是一般的農民和工人能做到的。
B、“觀看獵奇時代”真正顯形,是在電視在中國家庭普及之后,在新世紀網絡文化普及之時。
C、在高科技傳播媒介極度發達的今天,隨著閱讀媒介的變化,“媒介即信息”的觀點引人注目,“微時代的閱讀”悄然來臨。
D、書籍和印刷術的普及,標志著公眾化的“閱讀寫作時代”的開始,因為它為閱讀行為的普及提供了條件。
9、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微時代的閱讀,作者對人們是否還能自主思想表達了隱憂,并指出應該從“閱讀寫作時代”的“閱讀”和“沉思默想時代”的“思考”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B、微時代的閱讀使人們對思想內容的追求發生了變化,這是因為刺激思維的媒介發生了變化,媒介與其說是思維的中介,不如說變成了思維本身。
C、“沉思默想時代”的人,“心接古今、直抵本質”,但是他們的思想在當時卻不能像“閱讀寫作時代”那樣通過閱讀得以傳播。
D、思想的整體性碎裂成零星圖像,是閱讀寫作時代轉向觀看獵奇時代的一個發展規律。
《微時代的閱讀》閱讀答案
7、D(說法絕對,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5段表述是“這些媒介能夠將我們試圖通過傳統‘閱讀’行為而獲得的信息和思想……”)
8、B(原文第3段第1句顯示,從全球范圍看,進入“觀看獵奇時代”的時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2、3句顯示我國作為后發達國家,這一時間卻是出現在20世紀末。B項“觀看獵奇時代”后缺“在中國”的限制,將中國的情況說成了全球的情況。)
9、C(A、文章最后就“微時代的閱讀”提出來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二個問題確實“對人們是否能自主思想表達了隱憂”,但第一個問題并非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B、“人們對思想內容的追求發生了變化”錯。原文第4段說“人們對思想內容的追求,或許并沒有變化”。另外,與“刺激思維的媒介發生了變化”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
D、無中生有。原文第4段是“觀看獵奇時代,是思想的整體性碎裂成零星圖像的時代,閱讀變成了對奇觀的欣賞”,從中找不到“是……發展規律”的內容信息)
看了“微時代的閱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