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史現代文閱讀答案
《中國茶史》現代文閱讀材料
清代基本上延續了明朝的飲茶方式,有兩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來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壺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現,導致小紫砂壺的流行,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點。但是隨著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個的品茗雅趣開始走向沒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沒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這之后,戰亂頻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長期無人提及,結果現在很多中國人覺得茶道是日本的國粹,與中國文化無關,這也是歷史失落太久的緣故。大多數中國百姓用大杯沖泡茶,倒是也符合質樸之道。
(節選自《醒獅國學》)
《中國茶史》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茶在上古時代的中國植物圖譜中已經出現,古籍記載的戰國時期四川一帶已經有了飲用茶的習慣等可以說明蜀地是古茶樹的發源地之一。
B.三國魏晉時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已經普遍飲茶,隨著茶葉的廣泛種植以及行銷到游牧民族等,茶在唐朝時期真正成為國人日常飲用之物。
C.宋代宮廷的點茶和斗茶是烹茶的方式,但因有著一定的系統和儀式而成為精神領域的享受,這說明整個宋代的茶書和茶人的世界在宮廷。
D.清代中期后,民生凋敝,整個品茗雅趣走向沒落,基本沒人提及品茗雅趣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很多中國人認為茶道是日本的國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在茶飲上升到精神領域方面陸羽有著重要的貢獻。他創立了完整茶葉科學體系,規范了飲用的方法,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觀念。
B.飲茶開始時是屬于貴族專利,后來飲茶擴展到士大夫階層,但飲用方式比較古樸,茶處理如同蔬菜,沒有唐代復雜精美的飲用法。
C.唐代茶的流行除了社會原因和交通外,還與禪教的興盛有關。很多寺院推廣喝茶來提神不寐,因禪宗的影響很大,最終就影響到民間。
D.現在大多數中國百姓都是用大杯沖泡茶葉,這很符合古代的質樸之道,但因歷史原因,我們祖先創造的茶道已與中國文化無關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茶最初被認為是菜蔬等,所以飲茶的方式與后來大不相同,十分有生活氣息,在三國魏晉時就是放在水里煮,再加香料和佐料。
B.唐代的制茶技術沒有宋代復雜,到明代制茶技術有了更高的發展,構成了一種發達的品茗體系,使明代成為中國茶的復興時期。
C.明朝品茶的情趣不僅是品味茶葉香味,更重要的還有通過品茶帶來的心靈修養的提升,當然在飲茶時還會像唐代一樣賞茶具。
D.清代在品茶上有著自己的特點,如茶碗變得更加少,基本使用青花瓷、白瓷杯,紫砂壺成為主要泡茶工具,福建功夫茶出現等。
《中國茶史》現代文閱讀答案
1.C 【解析】擴大范圍。“整個宋代的茶書和茶人的世界中宮廷”錯誤,文中有“宋代茶書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宮廷”,可以判斷出隨后的茶書、茶人的世界應該擴大到整個社會。
2.D 【解析】胡亂聯系。“我們祖先創造的茶道已與中國文化無關了”錯誤,原文說“現在很多中國人覺得茶道是日本的國粹,與中國文化無關”,意思是因為中國的茶道長期無人提及,造成一些人認為茶道就是日本的而不是中國的錯誤觀念。
3.B 【解析】延伸過度。“明代制茶技術有了更高的發展”錯誤,原文的意思是明代成為中國茶的復興時代,主要因為士大夫階層講究品茶,構成了一種發達的品茗體系,而不是因為制茶技術的發展。
看了“中國茶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