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花鼓戲閱讀練習及答案
《民間花鼓戲》閱讀材料
吾鄉每遇續宗譜、祝長壽、娶媳婦、考大學之類的大好喜事,皆以演花鼓戲喜慶道賀為正宗,為有氣魄,為至上禮儀。也有在露天放映電影的,但只是湊熱鬧而已,算不得很正式。開演前,臺下人頭攢動,臺上緊鑼密鼓,臺柱兩邊貼細長細長的對聯,懸亮亮堂堂的馬燈,前后臺用暗紅或深綠的帷幕隔開,伴奏的樂者側坐臺邊吹拉敲彈氣定神閑。而小貨販們則遙對了戲臺子,擺開了小攤位,但見到列隊成一字長龍,前村后店的,四面八方的,皆拉長了調子,嘶喊了號子。小孩子們便紛紛受了誘惑,涎了口水,吵嚷著扯了大人衣襟,爭買零食吃,只一會便吃的心兒歡歡的,小臉兒通紅通紅的。其時月明星稀人定初,夜漸漸深了,轟轟火銃忽地爆出雷霆巨響,眾人驚魂未定,一片悅耳奏樂聲中,花鼓戲便正式開演了。
頗受平常鄉民青睞的角色,是小生和花旦。演一幕夫妻悲歡之事,傳一段悱惻纏綿之情,即能以哀婉之意動人心。而小孩們此時多半想困覺了,眼皮上下直打架;待得小丑躡了手腳表情夸張出了臺,登時見到愚頑油皮滑稽搞笑,遂不自禁在睡夢里嘻出聲來。老人們似乎對老生更寄托了熱情,許是皆因在唱老了聽老了的唱文聲里,一起慢慢地熏陶長大到老的吧。臺上是演,臺下是觀,遂以戲為緣,相互間便熟稔了,平時不免有了招呼往來。老生頗為恪守嚴訓,講究的是“一個名聲養到老”。那音質沉雄渾厚,那姿勢拿捏準確,一句念白,一記招式,皆運了心凝了神,針眼大的破綻也硬是找不出,不愧以嫻熟之技服人心。年輕一輩則全為湊興瞧熱鬧而來,臺詞的鄉語古調十分只聽得三分半,懵懵懂懂的,剩下的全丟爪哇國了;且閉了目只癡癡地想滿臺子咿咿呀呀的聲和打恭做揖之姿,偏巧此時現出個古裝打扮的曼妙女子,便齊齊睜圓了眼死死地瞅,不知是恍兮惚兮還是惚兮恍兮,反正后來那皓齒秋波相會在了春夢邊,那水袖紅妝便綴滿了五彩遐想。如此整晚上一場戲終了,不知不覺地,月隱了,雞鳴了,天亮了,鄉民人家卻不懈怠,皆神清氣爽,熱烈地談論起昨晚的戲,又開始翹望著那第二晚的戲了。
《民間花鼓戲》閱讀題題目
15.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內容,并說明其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
16.結合上下文解釋“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含義。(3分)
17.為什么說“一淪為‘草根’就成民間的了,花鼓戲便返璞歸真、原汁原味了”?(3分)
18.文章大量筆墨寫不同觀眾的表現有何作用?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民間花鼓戲》閱讀題答案
15(2) 總寫花鼓戲的來歷、地位、延續等內容;為下文的描寫作了鋪墊。
16(3) 陽春白雪指的是高雅的文學作品;下里巴人指的是通俗的文學作品。
17(3) 花鼓戲以前是專門唱給那些達官貴人聽的,是少數人的,后來在民間唱開了,流行最久最快,形成了突出的特點,并且代代傳唱,長盛不衰。所以說花鼓戲一到民間便返璞歸真、原汁原味了。
18(3)花鼓戲是綻放在鄉野民間的藝術之花,它本色、生動、諧俗、野趣,它為鄉村單調乏味的日子增添了幾多亮色雅趣;
表達了作者對花鼓戲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寄托了對家鄉、對家鄉的文化、家鄉的人民的熱愛之情。
看了“民間花鼓戲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