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鐘聲閱讀答案
《寒山寺的鐘聲》閱讀材料
我第二次來寒山寺,是80年代,我那時正在上海,時值年終,友人頗有雅興地邀我:白天到鄧尉賞梅,午夜到寒山寺聽鐘聲。得到如此富有詩意的邀約,我當然樂于前往。不過那次在深夜的寒山寺令我震撼終生的,卻并不是寒山寺的鐘聲本身,而是一個遠渡重洋專程來此聽午夜鐘聲的日本老人的那種吶喊。我記得,當時他一個人跪在江南那迷離一片的雪里,面對鐘聲響起的地方,用日語大聲地喊著什么,后來他身邊的翻譯告訴當時在場的人:他是一個日本老兵,曾經親歷過南京那次有名的大屠殺。
自此之后,我才領悟到寒山寺的鐘聲,不僅僅是一種和平的鐘聲,同時也是一種和解的鐘聲。由此我也開始明白:和平來自和解。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在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雖然爭端的起源各有不同,但所有的和平都應該是來自和解,不管他過去做過什么,只要他愿意和解,都應該受到歡迎,這是因為和解是來自生命進程中的一種靈魂的蘇醒,一種良知的覺悟。
近年我又有機會來過一次寒山寺。與以往不同的是,來這里聽鐘聲的人比過去多了。世界上這么多人來聽鐘聲,全中國這么多人來聽鐘聲,說明這里的鐘聲之美,并不僅僅是因為張繼詩中所說的“夜半鐘聲到客船”的那種美,而是因為它悠悠音韻中透露出的那種魅力,那種把一個普通的人推向新的精神境界的魅力,那種魅力不是別的,就是一種和諧,一種天和地的和諧,一種山和水的和諧,一種人和物的和諧,一種人和人的和諧。
仔細了解來這里聽鐘聲的人便會發現:其中不乏來自臺灣的少男少女親親熱熱地挽著來自北京上海的男孩女孩,他們就是在這里的鐘聲里相約為侶,自定終身。這里也有來自朝鮮來自韓國離散多年的父母和子女,妻子和丈夫,他們就是在這里的鐘聲里,重溫夫妻之情和家庭之樂。還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們不但同桌吃飯,還友好地舉杯共飲,完全沒有你死我活的那種感覺。活在這個世上的人到底有什么解不開的疙瘩?人們為什么要一代一代地相互仇恨相互廝殺呢?
寒山寺的鐘聲又一次在午夜里響了起來。此時此刻,面對似乎來自全世界的肅然的靜默,人們不由感到,這鐘聲已經不完全是來自寒山寺古老寺廟的那種原始的鐘聲,因為它已超越了宗教,超越了國度,超越了時空,而成為一種象征,成為一種和解的象征和一種和諧的象征。同時它也和中國的雨露和月色融為一體,變成了震顫于人們內心的一種心靈的樂音,這些樂音的主旋律,就是對和平和解及和諧的一種溫柔的呼喚。(本文有刪改)
《寒山寺的鐘聲》閱讀題目
1.“有人正在那一夜的月光下為曾被戰火毀壞而今又重建的磚屋貼上紅色春聯”,句中“紅色春聯”有何含義和表達效果?請簡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先后三次來到寒山寺,請問他對寒山寺鐘聲的感受和體會是否相同?請結合文章分別加以闡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山寺的鐘聲》閱讀答案
1.紅色春聯含有喜慶新中國成立之意,表達了人們對新生活的愿景。這句話把抽象的喜慶之情用獨特的、具有濃重節日色彩的紅色春聯表達出來,化抽象為具體,把歡樂、祥和及祈愿的具體情感形象地表達出來。(意對即可)
2.答案示例:作者第一次聆聽寒山寺的鐘聲正值共和國新生之初,他從那一聲聲的鐘聲里聽出了“人們對安居樂業的向往,對和平的贊頌和對和來的祈禱”;第二次聆聽時卻從一個日本老兵的雪夜懺悔聲中感受到和解對于這個世界的意義;第三次聆聽又從寒山寺的“悠悠音韻中”透出的“和諧”的魅力。(意思對即可)
看了“寒山寺的鐘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