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之外學會感動閱讀答案
《分數之外學會感動》原文閱讀
③我找他,問為什么。
④他告訴我,用作題目的那篇文章,他讀完第一遍,就哭了。他當然知道這是在考試,所以,再讀一遍,還是哭,哭到無法思考。他決定先完成后面的試題。直到把作文寫完,回過來讀第三遍,還是哭。于是,他選擇放棄,即便還有足夠的時間。
⑤后來,教過許多學生,做過無數的閱讀。不可避免的,我漸漸淡忘了那些學生的名字、忘卻了那些文章的內容。可是,我一直記著有這樣一個學生、有這樣一張臉——那神情真是莊嚴,莊嚴到令我心生敬畏。
⑥我們的學生真好——他們很認真地聽課、很認真地筆記,很認真地追問:“老師,課文的主旨是什么?”我多想告訴他們:不要管什么主旨,考完試,你再也不需要這些東西,再也不會用這種方式來讀書。
⑦我問學生可曾為哪篇文章感動。沒有。讀《背影》,對“背影”中凝聚的深沉的父愛——他們不感動;讀《為了忘卻的紀念》,讀魯迅和柔石相互扶持,“倉皇失措的愁一路”——他們不感動;讀《三棵樹》,讀一個人在困境中拼命抗爭——他們不感動。
⑧他們中的一些人,將來會進很好的大學,但是,他們的生命中少了一點溫暖。那溫暖并不一定能讓他們獲得一個好分數,但一定會讓他們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美好的人。
⑨我們是盡職的老師。我們在課堂上,告訴學生,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那篇文章的手法是什么。我們無法置分數于不顧。
⑩然而,我還是希望,多年以后,有人會記得,有這樣一些文章,他讀的時候流過淚;有這樣一個瞬間,他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義。沒有人可以追隨世界走向永遠,但在感動的那一刻,我們擁有了一切。
⑩和分數無關,它屬于心靈。
《東方青年》2009年2期
《分數之外學會感動》閱讀習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所講述的故事內容。
2.文中主要涉及了兩個人物——“我”和作為“校刊的主編、校文學社社長”的學生,想一想,兩人各有著怎樣優秀的品質或性格特點?
3.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①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久,有時候,一空下來,就會想起,一絲一縷地把心填得滿滿的。
②我們的學生真好——他們很認真地聽課、很認真地筆記,很認真地追問:“老師,課文的主旨是什么?”
4.文章的題目是《分數之外,學會感動》,通過對全文的閱讀,你認為“學會感動”的內涵是什么?
5.聯系全文來看,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6.在你的讀書或求學生涯中,是否也曾經遭遇過如此美麗的“感動”,回想一下,是什么感動了你(提示:什么人、事、物或什么書甚至什么文章),并簡要它們感動你的原因。
《分數之外學會感動》閱讀答案
1.故事內容:一個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因為感動于一篇文章而無法思考最終放棄了做題。
2.“我” 是一個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教育本質有深刻認識的教師。學生是一個能夠被感動、懂得感動、為感動而愿付出的好學生。
3.① “我”被這件事和這個學生深深感動和震撼,時時縈繞在“我”的心頭。 ②“真好”一語雙關,一方面是說我們的學生是為學習而學習,是為分數而學習;另一方面卻忽視了學習的本質,沒有為做人去學習。
4.學生的學習為了追求一個好的分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感動,懂得愛,付出愛,感受生活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美好的人。
5.內容上:點明了文章的中心;結構上:總結了全文,呼應了題目或前文。
6.略。只要語句通順,能扣住“感動”展開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