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謙虛的學習態度
教孩子學會賞識別人,培養學生謙虛的學習態度。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培養學生謙虛的學習態度,希望對你有幫助。
“賞識”就是給人表揚或贊揚,以調動人的積極性。賞識好似一道陽光,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賞識猶如一劑良方,能使很多學生收益非淺;賞識是一種愛心教育,是教育的藝術。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堅信每個孩子都會成功,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捕捕捉“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贊賞,通過幾年的嘗試運用賞識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應。
一、關注每一個孩子, 用心賞識每一個孩子。
古人云:“水不擊不躍,人不擊不奮。”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我總是堅持用欣賞發展的眼光看每一個孩子,用賞識的語言和情感調動孩子潛在的能力和學習熱情。“你又進步了!”“你真是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孩子!”“老師為你喝彩,小書法家!”一句激勵的話,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充滿愛意的撫摸,不僅給孩子愉悅的心理享受,也激活了孩子的興奮點,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我班有一名叫蘇志鵬的小男孩,性格內向,作業馬虎,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成績較差,同學們都不愛跟他玩。但是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玩籃球。有一次,一下課他就找我借籃球玩,我抓住這個機會,和他說:“老師知道你愛玩籃球,希望自己長大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老師也喜歡每天教你打籃球,但你必須認認真真完成作業以后再來找我”。從此他的作業開始認真了,不再拖拉了,性格也變得開朗了,同學們愛跟他接近了,有時他還會將自己的小秘密告訴我。正是由于賞識,才使蘇志鵬有了轉變,也正是由于賞識,才建立了如此和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
二、賞識孩子錯中的“美麗”,適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每個孩子的身心都處于迅速成長時期,可塑性大,但穩定性差,他們敢想敢說,毫無顧忌,常常會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錯事。但是如果我們避重就輕,繞開他的錯處忽略不計,而對其表現出來的積極進取的一面加以肯定和贊賞,就可以滿足孩子內心的自我肯定的要求,強化其積極向上的欲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在批改學生默寫作業時,我意外地發現一張默寫紙上沒有署名,卻畫了一個機器人,旁邊還用拼音歪歪扭扭地寫了“奧特曼”三個字。第二天,我在發默寫作業的時候,故意清了清嗓子說:“奧特曼,一百分!”教室里立刻響起了一片哄笑,等了半天,才見一個叫趙克難的小男孩慢慢地站起來,眼睛里充滿了膽怯,低聲說: “老師,我……”臺下又是一陣哄笑。我沒有批評他,而是把他請上講臺,讓他說說奧特曼的故事。他大步走上講臺,繪聲繪色地講起來……足足講了三分多鐘,先前還笑話他的孩子此時都被他的講話吸引住了,眼睛里充滿了敬意。我也為口頭表達能力這么強的孩子感到驚訝和高興,要知道他入學還不到三個月。隨后,我極力贊揚了他知道得真多,講得真精彩,他帶著勝利的微笑美滋滋地回到了座位上。同時,我又以他為例進行了正面教育,告訴學生上課一定要注意聽老師講。從那以后,趙克難上課注意力集中了,學習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班上看拼音讀物的孩子多了,他們知道了白雪公主、小紅帽、灰姑娘、海爾兄弟……每每看著他們興奮、得意地講起書中的故事,我總會暗自慶幸,如果那次批評了那個孩子,還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嗎?
三、教孩子學會賞識別人,培養學生謙虛的學習態度。
作為班主任,不僅要用賞識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學生,也應該教孩子學會賞識別人,因為,能夠坦蕩地贊賞別人,是一個人的美好品質。如果一個孩子以賞識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同學,就會在與同學的交往中,真誠地關心同學,團結同學,向同學學習,消除嫉妒、敵對、沖動等不良心理品質。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時常讓孩子學著我的樣贊賞別人。在我的熏陶引導下,孩子們學會了贊賞,贊賞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是一句贊揚的話:“他讀得真有感情!”有時是一個動情的手勢,有時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在評選“每班一星”時,我讓孩子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明星”,并說說為什么選他。孩子們爭先恐后,有的說:“我選呂軍青,因為他學習認真,發言積極,字寫得十分漂亮。”有的說:“我選白鑫,她學習好,還能為大家服務。”有的說:“我選白雪,她從不違反紀律,生病了還堅持來上學,我們要向她學習。”有一個叫郝朝發的孩子還說:“我上課好講話,不如白鑫,應該選她當明星。”孩子們在相互賞識中,不僅正視了別人的優點、長處,找到了榜樣,產生了上進之心,還學會了謙讓,懂得了精誠團結,大大增強了班級體的凝聚力。
賞識,讓孩子感受到了老師的愛;賞識,讓孩子確立了自我,變得更積極、更主動、更自信。賞識教育就是孩子們覺醒,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上的自卑的巨石,只要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用好賞識這一教育藝術,堅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天才,我們的學生將永遠處于不敗之地,成為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