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可喜的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在 可持續(xù)性學習和自主學習方面確實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你可曾聽到,人大學子清晨一勺池畔的朗朗讀書聲;你可曾看到,教室里選修課上同學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你可曾體會到,英語角里當代大學生們那令人感慨的學習激情;你可曾留意到,各種組織社團的成員們在校訓石旁集結待命、出發(fā)參觀實踐時的激動和喜悅······當今大多數(shù)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都能根據(jù)自我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價值觀自主地選擇科目、接受相關教育;大多數(shù)大學生能夠暢游圖書館悠悠書海,選取自我興趣所在的圖書研讀推理;大多數(shù)學生能組織或被組織參加豐富多樣的活動去擴展視野、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縱觀全局,可謂自主學習之花艷麗奪目,終身學習之葉蔥郁繁茂。
更加不容忽視的是,隨著近年來民族情感教育、國防教育的持續(xù)開展以及國情知識的深入普及,當代大學生已能將自己的學習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相連接,站在為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高度上嚴謹而又認真地審視自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不斷地深刻反省自我的不足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加以改正,努力用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改造自我,用科學理論知識武裝頭腦,成為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真正做到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然而美玉之中猶有瑕疵。部分大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誤解了學
習的真正含義,結果陷入困局,空有滿腹經綸卻只能紙上談兵、眼高手低;部分大學生為爭取不掛科、能順利拿到畢業(yè)證書而應付學習,平常不努力,待到考試將至卻又夜夜通宵、挑燈苦戰(zhàn),學習目標不端正、學習態(tài)度不嚴肅;更有甚者一旦脫離高中的壓力便開始無節(jié)制的放縱自我,日日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者懶散無事、虛度光陰,完全放棄了學習,不把前途當回事。至此不由得想起某評論家的一句話來,“長此以往,中國還能出大師嗎?”
瑕疵難掩美玉,不足方顯真實。千萬學子齊協(xié)力,萬古蒼龍今朝騰。傾聽著金葉滿落的一勺池畔那朗朗書聲,沐浴著滿懷活力與激情的縷縷陽光,看著成群結伴的當代精英們精神飽滿地趕往教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主學習之花定將更加美艷奪目,可持續(xù)學習之葉定將更加繁茂,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定將更加富強,我們的未來定將更加輝煌!
對于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分析
一、當前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自古以來,各位專家學者就把學習態(tài)度擺在高于學習成績的地位,“秉燭夜游、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無一不在贊譽學習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結合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作風幾個方面共同構成了學風的內容。
學校的學風如何直接影響到社會、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的評論和選擇,關系到學校的發(fā)展前途和未來命運。因此,作為學風建設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對加強學校的學風建設至關重要。但是通過觀察大學生(以青海大學全體學生為例)平常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不難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如下現(xiàn)象。
1.部分學生沉迷于游戲、電子書,且通宵沉迷其中,白天逃課來補覺。
2.部分學生白天按部就班地在上課,晚上熬夜到零點左右開始睡覺,業(yè)余時間全部在床上度過,玩兒手機、看電子書或者看電視劇。
3.部分學生雖然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上自習,但整個上自習期間都是通過玩兒手機來度過的。
二、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分析
黨的提出了“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針,而高等教育的目的即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自覺用最先進的知識武裝自己,注重全面發(fā)展,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立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最大貢獻。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現(xiàn)狀卻不太好,他們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存在很多問題。
1.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在高中階段大家把考上大學作為目標,以此來鞭策自己刻苦學習,而進入大學以后,伴隨著前期目標的實現(xiàn),大部分學生便松懈了,生活變得沒有目的,很空虛,再加上大學的“窄入寬出”性,一旦進入大學,部分學生便抱著拿到畢業(yè)證就可以的心理,得過且過。
2.對高等教育的不合理評價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受當前環(huán)境的影響,部分學生認為初中、高中為了升學,壓力太大,進入大學以后應該放松,不應該把精力再放在學習上了,玩兒得開心才最重要。殊不知大學才是真正需要學習的時候,高等教育才是由內而外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搖籃。
3.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及自制力太差。從高壓的高中進入業(yè)余時間充裕的大學,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太過清閑的生活,一時間無法平衡好學習和生活的關系,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養(yǎng)成不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4.太過浮躁,不能靜下心來將心思放在學習上。近年來,急躁、焦慮已逐漸演變?yōu)橐粋€社會問題,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網絡的普及讓大學生越來越沒有耐心,競爭壓力的加大也讓他們更加急于求成,無法安心于提升自己的內在素質,更不用說學術研究了。
三、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問題的原因分析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它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yè)能否順利完成。而分析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以下便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問題的原因分析。
1.家長方面。一些家長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道聽途說卻信以為真,給大學生灌輸一種“大學就是用來玩兒的”的錯誤思想,而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閱歷不夠,自身缺乏判斷力,進而進入大學以后產生了一種不學習還自覺其美的心理問題。
2.社會方面。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部分學生認為大學里的學習只需要做到考試不掛科就行,缺乏一種精益求精,為了學到專業(yè)知識而學習,為了養(yǎng)成學習習慣而學習的觀念。
3.學校的教學體制方面。在大學普遍存在大班教學的現(xiàn)象,通常是一間教室坐了一百多名學生,學生的聽課率很低,再加上實行抽查點名制,導致部分學生抱有僥幸心理長期逃課,教學成果自然很難得到保證。另外,大學教師都有自己的科研項目,不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從而導致了科研成果強大而教學成果寥寥無幾的不正常現(xiàn)象。
4.學生自身方面。首先,現(xiàn)在大部分大學生都是90后,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對未來、社會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其次,部分大學生自制力太差,抗壓能力不夠強,缺乏主見,人云亦云,在迷茫無助的時候選擇隨大流,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四、解決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問題的對策
1.提高家長對高等教育的認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很多想法會對孩子產生各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從根源著手,解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首先應該糾正家長對高等教育的思想偏差。具體方法如下:新生入學前給新生家長會,讓家長明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錄取通知書中附上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明確學生在大學四年應該完成的任務。
2.將高校的思想教育真正提高到思想層面,而不是一個華而不實的表面課程。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問題, 究其根源是思想上出現(xiàn)了偏差。因此, 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是關鍵。在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設過程中要,我們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繆娟.大學生學風問題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6(Z1).
[2]李濱.對大學生學風問題的思考[J].菏澤學院學報,2009(4).
[3]覃干超.西部地方高校大學生學風問題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8(6).
作者簡介:
王康惠(1995― ),女,漢,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
論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2009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一班 20094390 張玥 大學,一個富于選擇、充滿自由的小社會,充盈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在這里,我們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能,盡情發(fā)揚自己的個性,盡情享受自由的樂趣!一切都可以很盡情,很隨意,很自由,很張揚!
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過度的自由便成了放縱!過分的張揚便成了囂張!過火的安逸便成了危機重重!
有人認為大學生把時間用在學習上是對大學生活的一種浪費和奢侈。回想大學之路,我們日出而起,月落而息,披星戴月,含辛苦讀。一路走來,我們經歷過大海的波瀾,高山的巍峨,低谷的沉淪,嘗便人間的酸甜苦辣,品便人生的起起浮浮!一切的努力,一切的付出,一切的汗水,都只為十年磨一劍之憤起博發(fā)的那天!當那一天真正來臨,我們整裝待發(fā);當那一天消然逝去,我們如釋重負;當那一天已經被遺忘,我們如夢初醒!
是啊!辛苦勞累了十多年,我們已經完成的我們前二十年的光榮任務,完成了我們心中一直追尋的使命。今天,當我們在心安理得地享受那我們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幸福生活,是不是就可以我行我素地度過呢?也許這是我們的自由!度過大學生活的方式也由我們自己選擇!別人無權過問,無權干涉,無權觸及!但是,別人有權力為我們提供正確的發(fā)展方向,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和正確的生活方式供我們選擇、參考和接受!
大學,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
它是勤奮者、思想者的天堂!
它是懶惰者、無為者的地獄!
它是一個多元社會的結合體!
孟子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過分的安逸必將導致人們慘淡的一生!
所謂學習態(tài)度,一般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它通常可以從 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志狀態(tài)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說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具體又可包括對待 課程學習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tài)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tài)度等。學習態(tài)度由認識、情感和行為意向三種 心
理成分構成。認識成分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所學課程的一種帶有評價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它反映著學生對 學習的價值的認識,它是學習態(tài)度的基礎。情感成分是指學生伴隨認識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如對學習的 喜歡或厭惡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態(tài)度的核心。行為意向成分是指學 生對學習的反應傾向,即行為的準備狀態(tài),準備對學習作出某種反應。一般說來,學習態(tài)度的上述三種成分是 相互協(xié)調一致的。
學習態(tài)度對學習行為的調節(jié),首先表現(xiàn)在對學習對象的選擇上。對此心理學家瓊斯進行了如 下的實驗研究:他們以兩組美國南部的白人大學生為被試者,第一組平時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是反對種族歧視,反對 黑白人分校。第二組為種族歧視者,主張黑白人分校。實驗過程是,讓被試者個別朗讀十一篇反對黑白人分校 為主題的文章。然后請被試者將所讀過文章的內容盡力完整地寫出來。結果發(fā)現(xiàn),第一組學生,即學習材料與 自己的態(tài)度一致者,成績明顯優(yōu)于第二組。換言之,與既存態(tài)度相吻合的材料,容易被吸收、同化、記憶,而 與個體的信念、價值觀違背的材料,則容易被阻止或歪曲。由此可見,態(tài)度具有某種過濾的作用。
看得出來,學習態(tài)度對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大學生!一個相對更自由更開放的群體!
現(xiàn)在,我想說:讓我們反思一下自己的過去種種不堪,好好規(guī)劃明天的幕幕藍圖!相信我們會有美好的未來!
共勉!
如何正確對待大學的學習的態(tài)度
一、端正學習態(tài)度,擔責任,有激情
當你終于可以放下高考的重擔,開始真正去追逐自己曾經的夢想;當你終于可以離開熟悉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獨立參與可能陌生的團體和社會生活;當你終于可以不再單純地學習或簡單的背誦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是有機會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親身實踐;當你終于可以不再由父母包辦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夠的自由去處置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所有。面對這樣一個多彩自由的大學,你拿什么去面對學習,去面對成長。
二、注重細節(jié)
“細節(jié)決定成敗,態(tài)度決定命運”。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克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態(tài)度明確,注意力專注,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作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體現(xiàn)的學習態(tài)度,又是來源于對大學的認知與感悟。要勇于擔當大學生應該擔當?shù)呢熑闻c義務,要有不斷學習進取和奮勇向前的力量和激情。
三、養(yǎng)成積極的心態(tài)
積極的去面對大學,去好好生活,好好學習。有激情,有責任心,要果斷負責,要積極主動,這些都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礎素養(yǎng)。
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知識的更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迅速,新的知識不斷的產生,舊的知識不斷的被更替。所以,只有不斷努力的自學,才能具備良好的適應性。
五、掌握自主學習
我們必須自主地學習、探索和實踐。必須去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從而自主的去學習。事實上,到大學,大家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觀察角度。在學習知識或解決問題時,不要總是拘泥與固定的思維模式,不要讓自己成為課本或經驗的奴隸。只有在學習中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從全新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學生潛在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學習能力才能被真正激發(fā)出來。這就是自學的表現(xiàn)之一。
六、全面學習
記得《學會生存》一書的作者埃德加·富爾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呈送的報告中所說,“唯有全面的終身教育才能使你避免因知識落伍而市區(qū)晉升或淘汰的厄運,有利于新工作的變動,彌補你知識上的不足,使你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因次,學會自學,靠自學去理 解老師傳授的知識,靠自學去獲取新知識,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我為將來適應社會、走進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
隨著改革開放后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教育事業(yè)也在迅猛發(fā)展。應當說,今天的大學校園里各種教育教學設施都應有盡有。圖書館,網絡室,電子教育室,多媒體教室,英語聽力教室等等,很多可能大家平時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資源,其實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善于并愿意去發(fā)現(xiàn)這些資源,從而更好的利用這些資源來提升自己,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應該努力做到的事情之一。
八、獨立學習
培養(yǎng)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為適應今后的工作或進一步的深造做準備。首先,除了學習老師規(guī)定的課程以外,大學生一定要學會查找書籍和文獻,以便接觸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例如,當我們在一門課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就應當積極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了解這個課題的來龍去脈和目前的研究動態(tài)。熟練和充分地使用圖書館資源,這是大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志于科學研究的大學生的必備技能之一。其實在讀書時,可以盡量多讀一些英文原版的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寫得深入淺出,附有大量實例,比中文教材還適于自學。
九、從社團到社會,學會在實踐中前進
大學和高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大學多彩多樣的社團。從剛剛步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開始,豐富多彩的社團生活就撲面而來了。興奮、好奇、大膽、靈動,也許還帶著點兒羞澀和懵懂的你們,開始了從社團活動到一點點接觸社會的體驗。
通過一些社團活動,去培養(yǎng)自己的實際能力;通過兼職、家教等很小的實踐,去一點點的開始涉足這個對你們來說還算新奇的社會。在其中,收獲友情,收獲教訓,收獲感動,收獲繼續(xù)奮斗的勇氣和激情。
十、把握尺度
應掌握好實踐活動與學習的關系,掌握好這個“度”。因為假如離開了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單純地去實踐也是徒勞無功的。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也要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要擺正學業(yè)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實現(xiàn)魚和熊掌的兼得。
大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
一、學習的心態(tài):
學習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過時的知識等于廢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才能生存下來。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新。
二、歸零的心態(tài):
重新開始。第一次成功相對比較容易,但第二次卻不容易,原因是不能歸零。長安集團的總裁在《東方之子》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往往一個企業(yè)的失敗是因為它曾經的成功。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波浪前進,螺旋上升,周期性變化。用中國的古話講,叫“風水輪流轉”,經濟學講:資產重組。電視劇有句道白:生活就是不斷的重新再來。不歸零就不能進入新的財富分配,就不會持續(xù)性發(fā)展。
三、積極的心態(tài):
事物永遠是陰陽同存,積極的心態(tài)看到的永遠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極的心態(tài)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積極的心態(tài)能把壞的事情變好,消極的心態(tài)能把好的事情變壞。當今時代是悟性的賽跑!積極的心態(tài)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心態(tài)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不是沒有陽光,是因為你總低著頭。
四、付出的心態(tài):
舍就是付出,付出的心態(tài)是老板心態(tài)。是為自己做事的心態(tài),要懂得舍得的關系。舍的本身就是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而打工的心態(tài)是應付的心態(tài)。不愿付出的人,總是省錢、省力、省事,最后把成功也省了。
五、堅持的心態(tài):
90%以上的人不能成功,為什么?因為90%以上的人不能堅持。堅持的心態(tài)是在遇到坎坷的時候反映出來的,而不是順利的時候。遇到瓶頸的時候還要堅持,直到突破瓶頸達到新的高峰。要堅持到底,不能輸給自己。
六、合作的心態(tài):
合作是一種境界。合作可以打天下。合力不只是加法之和。1+1=11再加1是111。這就是合力。但第一個1倒下了就變成了-11,中間那個1倒下了就變成了1-1。成功就是把積極的人組織在一起做事情。
七、謙虛的心態(tài):
去掉缺點,吸取優(yōu)點。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有句話是:謙虛是人類最大的成就。謙虛讓你得到尊重。越飽滿的麥穗越彎腰。
八、感恩的心態(tài):
感恩周圍的一切,包括坎坷、困難和我們的敵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沒有周圍的一切就沒有你的存在。首先感恩我們的父母,是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其次感恩教師給了我們這么好的教育,還要感恩我們的伙伴,是大家的努力才有我們的成功。